1.综合题- (共4题)
1.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是世界第三大矿业大国,全国拥有大小矿山约15万多座,单一型的矿业城镇就有200座左右。存在许多积重难返、问题丛生的废矿区,如脏乎乎的煤矿、污染深重的金属矿,以及诸多和城市连接成片、面积巨大的矿区。下图所示为辽宁鞍山大孤山铁矿。这些城市中有七八成已进入成熟期或衰退期,岁月流逝,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矿坑也越来越多,那些废弃的矿坑要如何重生?

列举废弃矿坑带来的问题并提出废弃矿坑综合利用的措施。
我国是世界第三大矿业大国,全国拥有大小矿山约15万多座,单一型的矿业城镇就有200座左右。存在许多积重难返、问题丛生的废矿区,如脏乎乎的煤矿、污染深重的金属矿,以及诸多和城市连接成片、面积巨大的矿区。下图所示为辽宁鞍山大孤山铁矿。这些城市中有七八成已进入成熟期或衰退期,岁月流逝,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矿坑也越来越多,那些废弃的矿坑要如何重生?

列举废弃矿坑带来的问题并提出废弃矿坑综合利用的措施。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坐落在群山怀中,距离成都和拉萨都有1300多千米。昌都邦达机场海拔4300多米,有世界“三最之称”:(民用机场)跑道最长5千米、离城镇最远125千米,地理气候环境最复杂的机场。通航初期航班正常率只有47%左右。
材料二 机场跑道长度与起飞重量、飞机发动机功率和风力等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起飞重量越大、发动机功率越小、逆风风速越小,飞机起降滑跑的距离越长。
材料三 昌都地区水系及主要峡谷分布图。

(1)昌都地区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达90%,多达500 mm,分析其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昌都邦达机场通航初期航班正常率只有47%左右的原因。
(3)结合材料,说明昌都邦达机场跑道长的主要原因。
(4)分析昌都邦达机场离城镇最远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坐落在群山怀中,距离成都和拉萨都有1300多千米。昌都邦达机场海拔4300多米,有世界“三最之称”:(民用机场)跑道最长5千米、离城镇最远125千米,地理气候环境最复杂的机场。通航初期航班正常率只有47%左右。
材料二 机场跑道长度与起飞重量、飞机发动机功率和风力等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起飞重量越大、发动机功率越小、逆风风速越小,飞机起降滑跑的距离越长。
材料三 昌都地区水系及主要峡谷分布图。

(1)昌都地区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达90%,多达500 mm,分析其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昌都邦达机场通航初期航班正常率只有47%左右的原因。
(3)结合材料,说明昌都邦达机场跑道长的主要原因。
(4)分析昌都邦达机场离城镇最远的主要原因。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a为缅甸部分区域示意图,图b为伊洛瓦底江①地的年水位变化图,图c为图a中②③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图。

(1)结合图b简析伊洛瓦底江的水位变化特征,说明①地最高水位年内变化曲线出现双峰形的原因。
(2)比较②③两地自然带的类型,并解释②地自然带的形成原因。
(3)说出②地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中的限制因素及应采取的措施。
(4)目前正在铺设④地至中国昆明的油气管线。简析④地作为该油气管线起点的区位条件。
图a为缅甸部分区域示意图,图b为伊洛瓦底江①地的年水位变化图,图c为图a中②③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图。

(1)结合图b简析伊洛瓦底江的水位变化特征,说明①地最高水位年内变化曲线出现双峰形的原因。
(2)比较②③两地自然带的类型,并解释②地自然带的形成原因。
(3)说出②地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中的限制因素及应采取的措施。
(4)目前正在铺设④地至中国昆明的油气管线。简析④地作为该油气管线起点的区位条件。
4.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国同时拥有地中海的浪漫和撒哈拉沙漠的荒凉,被称作“欧洲后花园”。该国既有海洋、雪山、沙漠和荒漠公路,也有尘土漫天的古城、华美堂皇的欧式大道、地毯、神灯和吃不完的饼,还有热情善良的阿拉伯人。近年来,来该国旅游的中国游客逐渐增多。

(1)分析甲国旅游资源开发的区位优势。
(2)制约中国普通游客到甲国旅游的因素有哪些。
甲国同时拥有地中海的浪漫和撒哈拉沙漠的荒凉,被称作“欧洲后花园”。该国既有海洋、雪山、沙漠和荒漠公路,也有尘土漫天的古城、华美堂皇的欧式大道、地毯、神灯和吃不完的饼,还有热情善良的阿拉伯人。近年来,来该国旅游的中国游客逐渐增多。

(1)分析甲国旅游资源开发的区位优势。
(2)制约中国普通游客到甲国旅游的因素有哪些。
2.单选题- (共3题)
5.
伊朗古城亚兹德位于热带沙漠地区,城中古老的“风塔”是一种可通风降温的建筑。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左图),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右图)。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可让人们享受着酷暑中的阵阵清爽。据此完成下列各。

【小题1】“风塔”顶部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小题2】“风塔”顶部四面镂空的主要目的是
【小题3】与“风塔”原理相同的是

【小题1】“风塔”顶部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辐合上升 | B.辐合下沉 | C.辐散上升 | D.辐散下沉 |
A.便于室内空气流出 | B.便于采光 |
C.便于室内热量散发 | D.便于室外空气流入 |
A.库区比周边降水少 | B.锋面暖气团的上升运动 |
C.秘鲁沿岸的上升流 | D.温室大棚气温较高 |
6.
根据有效风能密度和有效风速全年累计小时数,我国可划分为丰富区、较丰富区、可利用区和贫乏区四类风能资源分布区。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四类风能资源分布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四地所属风能资源分布区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下列四地风能资源丰富程度与④地最接近的是( )

【小题1】关于图中四地所属风能资源分布区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风能贫乏区;盛行中纬西风,地形闭塞 |
B.②地:风能较丰富区;盛行西南季风,地形平坦 |
C.③地:风能可利用区;盛行东南季风,地形闭塞 |
D.④地:风能丰富区;邻近冷气团源地,地形平坦 |
A.雅鲁藏布江谷地 | B.黄土高原 |
C.四川盆地 | D.东南沿海地区 |
7.
河床像蛇一样弯弯曲曲,是一种以河水作用为主造就的地貌景观,被称为曲流地貌或蛇曲地貌。自由蛇曲也被称作迂回蛇曲,主要形成于宽广、开阔的地区(如图甲所示)。有些蛇曲沿崇山峻岭穿行流淌,这种类型的蛇曲叫做嵌入式蛇曲(如图乙所示)。通常情况下,乙是由甲演变而成的。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甲蛇曲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由甲蛇曲向乙蛇曲演化的地质过程是( )
【小题3】在甲图区域中较难开展的娱乐活动是( )

【小题1】关于图中甲蛇曲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侧蚀作用较弱 | B.水流迂回是受河谷的限制 |
C.河流下蚀作用较弱 | D.地壳以上升运动为主 |
A.地壳缓慢抬升,伴随河流持续下蚀 | B.地壳缓慢抬升,水流加快,侧蚀加剧 |
C.地壳缓慢下沉,落差增大,下蚀增强 | D.地壳缓慢下沉,河流沿岸不断接受堆积 |
A.观鸟 | B.垂钓 | C.泛舟 | D.漂流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