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红壤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下图示意坡度与土壤冲刷量的关系。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我国红壤分布区夏季最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并简述其自然原因。
(2)说出Ⅱ坡度范围内的土地合理利用方式并简述原因。
红壤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下图示意坡度与土壤冲刷量的关系。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我国红壤分布区夏季最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并简述其自然原因。
(2)说出Ⅱ坡度范围内的土地合理利用方式并简述原因。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分析山西形成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的区位条件。
(2)简析山西钢铁、煤炭行业要压产能、调结构的原因和措施。
(3)说出山西煤炭综合利用的意义。
材料一 山西多年来发展了以煤炭、冶金、电力、焦炭、化工和建材等六大类以资源为核心的资源型产业,其中煤炭、冶金、电力、焦炭成为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
材料二 2015年以来,受国内外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国际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等影响,山西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成为影响经济和就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山西的钢铁、煤炭行业压产能、调结构的任务迫在眉睫。
材料三 山西省煤田分布图和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

(1)分析山西形成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的区位条件。
(2)简析山西钢铁、煤炭行业要压产能、调结构的原因和措施。
(3)说出山西煤炭综合利用的意义。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左图为意大利1861年~1991年间农业人口迁移方向示意图。
材料二
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河流汛期长,含沙量较大;流域为粮食(水稻、小麦)主产区。该国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波河平原上。右图为波河流域示意图。

(1)分析1861年~1991年农业人口迁移对意大利经济发展的影响。
(2)从地形角度分析波河流域南北部水电站数量差异。
(3)分别分析L与N两处地形对波河流域农作物生长环境带来的影响。
材料一
左图为意大利1861年~1991年间农业人口迁移方向示意图。
材料二
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河流汛期长,含沙量较大;流域为粮食(水稻、小麦)主产区。该国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波河平原上。右图为波河流域示意图。

(1)分析1861年~1991年农业人口迁移对意大利经济发展的影响。
(2)从地形角度分析波河流域南北部水电站数量差异。
(3)分别分析L与N两处地形对波河流域农作物生长环境带来的影响。
2.单选题- (共4题)
4.
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岳阳位于洞庭湖的东侧,下图为岳阳逐时湖陆风风速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四个时段中,为岳阳陆风最小的时段是
【小题2】图中陆风转湖风的时刻所在时段是
【小题3】下列各项中,能减弱岳阳市湖风的是

【小题1】下列四个时段中,为岳阳陆风最小的时段是
A.2时~3时 | B.5时~6时 |
C.13时~14时 | D.15时~16时 |
A.5:30~6:30 | B.8:30~9:30 |
C.13:30~14:30 | D.17:30~18:30 |
A.地面硬化 | B.城市扩大 | C.工业发展 | D.绿化增加 |
5.
2015年8月16日~18日,图1所示地区东北部遭遇强降雨,部分城市遭受洪涝灾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此次降水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小题2】下图为①、②、③、④四地的水位变化过程预测曲线图,其中最可能与②地相吻合的是

【小题3】2015年8月8日4时为立秋时分,气候学上,常以立秋之后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下的始日划分为秋季开始。不考虑地形因素,下列四地中秋季开始最早的可能是

【小题1】形成此次降水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受地形影响 | B.受锋面影响 | C.受台风影响 | D.受高压控制 |

A.a | B.b | C.c | D.d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6.
下图 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最可能是
【小题2】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有
①喜光②抗风③喜湿④耐寒⑤喜阴⑥耐贫瘠
【小题3】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

【小题1】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最可能是
A.1 800~1 900 m | B.1 900~2 000 m | C.2 000~2 100 m | D.2 100~2 200 m |
①喜光②抗风③喜湿④耐寒⑤喜阴⑥耐贫瘠
A.①⑥ | B.②③ | C.③⑤ | D.④⑥ |
A.土壤肥力增强 | B.封山育林 | C.气候变暖 | D.降水增加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