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8492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6/11

1.综合题(共2题)

1.
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
(1)描述M城气候特征。
(2)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
(3)分析N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
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 塞上江南景观组图。

(1)从河流汛期、含沙量两方面比较图中河流A段、B段水文特征的差异及成因。
(2)图中C平原被誉为“塞上江南”,请你用地理学原理加以说明。
(3)说明由于不合理灌溉导致C平原盐碱化的过程。

2.单选题(共15题)

3.
小明暑假准备从成都出发去哈尔滨、武汉、昆明、广州旅游。他在查阅地图时分别把四个省会城市所在省区的轮廓绘了出来,还将各省最大的河流绘在了轮廓图中。请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四省区中有我国最大的河流流经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
【小题2】四个省会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
A.昆明B.广州C.武汉D.哈尔滨
4.
读成渝经济开发区资源、交通与城市分布及发展规划图和重庆月均温及浓雾发生频率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重庆市被称为“雾都”,关于其浓雾天气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年多雾,秋冬更多B.位于四川盆地中央,水汽不易扩散
C.四季多雾,雨季更多D.工业生产、居民取暖造成凝结核多
【小题2】成渝经济开发区(  )
A.北部产业地带水运便利B.南部产业地带农业基础更好
C.可发展化学工业为支柱产业D.环境洁净是吸引产业转移的主要条件
5.
下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距海距离B.地形条件C.局地水域D.植被分布
【小题2】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
A.虫害B.冻害C.滑坡D.洪水
6.
下图是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各省市区编号是2010年某项指标在全国的排名,该指标可能是(  )
A. 面积    B. 人口
C. 城市化水平   D. 经济总量
【小题2】长江干流②河段的特征是(  )
A. 水流平缓河道弯曲 B. 水量丰富流速急
C. 江水混浊泥沙多     D. 峡谷幽深猿声啼
7.
下图为1950~2007年黄河入海口附近的利津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读图推断该水文站河水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流域工业用水的增加B.流域降水量的增加
C.上中游水库的增建D.中游水土流失的加剧
8.
2013年10月17日是第21个“国际消除贫困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倡议,城市人群在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只花费6.3元生活一天(即一日三餐的花费),希望号召大家能够用6.3元钱体验城市中的一日三餐,感受因拮据而食不果腹的感觉,体验贫困标准,思考贫困问题,并采取积极行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这一数字源自中国的扶贫标准,6.3元的计算依据是(  )
A.2.5亿农民工的人均月收入
B.大学生的人均月薪
C.农民人均年纯收入
D.退休员工的人均年退休金
【小题2】对世界大多数贫困缺粮的人口来说,首当其冲的问题是(  )
A.人口问题B.生态破坏
C.环境污染D.粮食紧缺
9.
近年来,乌海市(内蒙古)以“蔬菜、葡萄”产业为主导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葡萄种植基地每年以4 000亩左右的速度增长,到目前为止种植面积近2.5万亩,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气候干旱,降水少
C.地下水丰富,灌溉便利D.冲积平原,黑土肥沃
10.
读长江沿江地带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与东北松嫩平原相比,图示地区①~⑤五大商品粮基地的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热量充足B.水源充足
C.耕地广阔D.市场广阔
【小题2】图中a~e五大钢铁工业基地中,区位特点不同于其他且布局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a—市场导向型B.b—原料导向型
C.c—燃料导向型D.d—技术导向型
11.
在内蒙古西南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的黄河两岸,如今数十千米的狭长地带分布着一系列的工业园区,拥挤着近千家企业,形成一条“工业长廊”。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带属于
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能开发为主的工业地域
【小题2】该区域的工业园区的主要区位优势不包括
A.土地廉价B.能源资源丰富
C.劳动力素质高D.政策优势
12.
下图是我国重要的四条交通干线分布示意图。对四条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线路穿越高原、丘陵,人口密度最小
B.③~④线路穿越高原、平原,聚落分布均匀
C.⑤~⑥线路穿越高原、山脉,经济较发达
D.⑦~⑧线路穿越丘陵、平原,聚落密度较大
13.
读图甲某区域水系图和图乙沿汉中-西安一线剖面图,回答下面各题。

【小题1】目前,丹江口水库集水区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丹江口水库的集水区是汉水和丹江的流域范围
B.汉水流域径流量和含沙量均大于渭河流域
C.集水区的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且自西向东降低
D.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使得集水区的范围缩小
【小题2】关于图乙中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谷地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②处山地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C.③处平原是断层陷落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D.④处黄土地貌经流水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
14.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铁路的分布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①~④铁路沿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④沿线经过温带森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B.①~②沿线所属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温和湿润,多内流河
C.②~③沿线跨越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其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D.③~④沿线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热量
【小题2】⑤~⑥铁路沿线的车站,使用的新能源最可能是(  )
A.风能B.地热能C.太阳能D.水能
15.

   下图为“沿我国32°N纬线所做的地势剖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数字代表的地形区依次是
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B.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吐鲁番盆地、华北平原
D.柴达木盆地、黄土高原、东北平原
【小题2】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在
A.利于印度洋水汽深入我国内陆地区
B.有利于种植业的均衡布局
C.有利于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
D.决定了我国大多数外流河的流向
16.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9月29日上午10时正式挂牌开张。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花落上海并非偶然,下列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A.上海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B.上海市土地资源丰富
C.上海市距港澳地区近D.上海是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
【小题2】当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开张时(  )
A.我国北方地区酷热难耐B.我国南方地区春暖花开
C.我国北方地区秋高气爽D.青藏高原是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
17.

   每年秋季“寒露”节气前后,是南方晚稻抽穗扬花的关键时期,这时如遇低温危害,就会造成空壳、瘪粒,导致减产,通常称为“寒露风”。读2015年9月19~22日南方晚稻区寒露风预报图。

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云贵地区一般没有晚稻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热量不足
B.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C.地形起伏大,交通不便
D.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
【小题2】为了积极防御寒露风灾害,晚稻种植区一般采用夜间灌深水或喷水的措施,其目的主要是(  )
A.保温B.保湿
C.保墒D.利于有机质积累

3.选择题(共4题)

18.

在用电火花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是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电源频率为50Hz)

19.若一元二次方程式4x2+12x﹣1147=0的两根为a、b,且a>b,则3a+b之值为何?(   )
20.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4个大小相同的小立方体组成,其俯视图是(   )

21.

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以上数据表明我国(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