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中日关系因钓鱼岛问题持续紧张。2013年1月13日,日本外相的亚太之旅到达最后一站澳大利亚,欲与澳大利亚等国形成对华包围圈。下面是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5分)

(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6分)
(2)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震级为9.0级的地震,使本州岛东移2.4米。地震引发巨大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次地震引发的海啸对我国沿海影响较小,原因是?(2分)
(3)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4分)
(4)当A国盛行西北风时,B国西北部盛行什么风?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分)

(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6分)
(2)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震级为9.0级的地震,使本州岛东移2.4米。地震引发巨大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次地震引发的海啸对我国沿海影响较小,原因是?(2分)
(3)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4分)
(4)当A国盛行西北风时,B国西北部盛行什么风?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分)
2.单选题- (共5题)
2.
读下图,回答题。

【小题1】a、b、c、d四幅图中符合右图气候类型的是()
【小题2】图中字母所示地点位于世界主要地震带上的有()

【小题1】a、b、c、d四幅图中符合右图气候类型的是()
A.a图 | B.b图 | C.c图 | D.d图 |
A.a、b、c | B.a、b、d | C.b、c、d | D.a、c、d |
3.
尼罗河与刚果河是非洲两条主要河流。读右图,完成题。

【小题1】图中两水系的支流密度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小题2】对两河流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两水系的支流密度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 B.纬度因素 | C.气候 | D.海陆位置 |
A.刚果河水量大,航运便利 |
B.两河流水量季节变化明显,均以7、8月为汛期 |
C.尼罗河下游水流平稳,而刚果河下游水力资源丰富 |
D.两河下游地区森林资源均丰富 |
4.
右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有关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小题2】从甲海域到乙海域运输某种货物,走最短线路必须经过的海域是 ( )

【小题1】有关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乙海域为比斯开湾 | B.丙山脉的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 |
C.甲海域为地中海 | D.夏季时C处的降水比B处多 |
A.直布罗陀海峡 | B.英吉利海峡 |
C.苏伊士运河 | D.非洲好望角 |
5.
下图是某地气温年较差(单位:℃)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空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由图中数据可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小题1】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空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南向北增大 | B.平原地区小,高原、山地大 |
C.由西向东增大 | D.由沿海向内陆、由低纬向高纬增大 |
A.大陆西岸的降水量多于东岸 | B.大陆东岸的森林覆盖率大于内陆 |
C.大陆西岸的海洋性强于东岸 | D.大陆东岸河流结冰期大于内陆 |
6.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两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小题2】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小题1】图中甲、乙两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为山地,乙为河谷 | B.甲为河谷,乙为山地 |
C.甲、乙两地均为山地 | D.甲、乙两地均为河谷 |
A.土壤盐碱化 | B.水土流失 | C.土地沙化 | D.酸雨污染 |
3.选择题- (共8题)
9.
水展示万千气象,因势而变,舒缓为溪,低吁浅唱;陡峭为瀑,虎啸龙吟。水因势利导,焕发勃勃生机。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可盘龙,故此“水无常形”。这启示我们看待事物要( )
10.
水展示万千气象,因势而变,舒缓为溪,低吁浅唱;陡峭为瀑,虎啸龙吟。水因势利导,焕发勃勃生机。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可盘龙,故此“水无常形”。这启示我们看待事物要(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