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读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试根据图中信息,从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角度分析水稻种植选择图中的②地而没有选择①、③、④三地的原因。
(2)加强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是该区域平原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之一,根据所学知识,简述其农业综合开发的方向。

(1)试根据图中信息,从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角度分析水稻种植选择图中的②地而没有选择①、③、④三地的原因。
(2)加强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是该区域平原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之一,根据所学知识,简述其农业综合开发的方向。
2.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马拉开波湖(下图),南美洲第一大湖,平均水深达20多米,渔业、石油资源丰富,素有“聚宝盆”的美誉。湖区北部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除此外,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

材料二 为开采石油,湖底遍布石油管线,50多年前人们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并定期清澈,以便大吨位的 货轮和油轮驶入湖区装载石油及产品。20世纪90年代中国石油与委内瑞拉政府合作,开始在马拉开波湖投资开采石油。
(1)比较马拉开波湖南、北部盐度差异并说明原因。
(2)试分析委内瑞拉吸引我国石化企业投资的优势条件。
(3)近半个世纪来,马拉开波湖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简析原因。
材料一 马拉开波湖(下图),南美洲第一大湖,平均水深达20多米,渔业、石油资源丰富,素有“聚宝盆”的美誉。湖区北部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除此外,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

材料二 为开采石油,湖底遍布石油管线,50多年前人们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并定期清澈,以便大吨位的 货轮和油轮驶入湖区装载石油及产品。20世纪90年代中国石油与委内瑞拉政府合作,开始在马拉开波湖投资开采石油。
(1)比较马拉开波湖南、北部盐度差异并说明原因。
(2)试分析委内瑞拉吸引我国石化企业投资的优势条件。
(3)近半个世纪来,马拉开波湖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简析原因。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甘肃省武威市玉米种植区(包括金昌市、永昌县的朱王堡镇和水源镇)是我国西北优质玉米育种制种基地之一,这里占据着甘肃省玉米育种制种种植面积的1/4~1/3,总产量占到甘肃全省的1/3,2006年以来武威市各级党委、政府就提出“种子工程”建设规划并加大投资和支持力度,加大对“种民”种植技术、经营技术的培训力度。“种民”的素质大幅提高,该工程已成为武威市育种制种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下图为“甘肃省武威市育种制种区分布示意图”。
(1)分析武威市气候对发展玉米育种业的有利条件。
(2)请从位置和水源两个方面,说明武威市玉米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
(3)有人提出武威市应尽快扩大玉米育种业种植规模,请你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甘肃省武威市玉米种植区(包括金昌市、永昌县的朱王堡镇和水源镇)是我国西北优质玉米育种制种基地之一,这里占据着甘肃省玉米育种制种种植面积的1/4~1/3,总产量占到甘肃全省的1/3,2006年以来武威市各级党委、政府就提出“种子工程”建设规划并加大投资和支持力度,加大对“种民”种植技术、经营技术的培训力度。“种民”的素质大幅提高,该工程已成为武威市育种制种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下图为“甘肃省武威市育种制种区分布示意图”。

(1)分析武威市气候对发展玉米育种业的有利条件。
(2)请从位置和水源两个方面,说明武威市玉米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
(3)有人提出武威市应尽快扩大玉米育种业种植规模,请你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单选题- (共9题)
4.
读下表和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1978-2010年R河流域
【小题2】黄铜矿的开发利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3】图示区域自然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1978-2010年R河流域
A.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 B.土壤层变薄 |
C.生物多样性增加 | D.下游泥沙沉积增多 |
A.露天开采引发地面沉降;填埋、复垦 | B.矿产冶炼导致土壤酸性大幅度增强;使用石灰中和 |
C.矿产开采造成水资源枯竭;跨流域调水 | D.矿产冶炼导致大气污染加剧;建硫酸厂 |
A.温度高 | B.成土母质含氮低 |
C.植被稀疏 | D.地势起伏大 |
5.
雪花的形态与生长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是温度和湿度。根据国际研究,树枝状“最美雪花”多在-10℃~-20℃的环境中形成,同时需要充裕的水汽补给以及较为漫长的生长时间。下图为冬季温度适宜“最美雪花”生长的地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四个地点中,最有可能拍摄到“最美雪花”的是
【小题2】在温度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下列区域出现“鹅毛大雪”频率较高的是
【小题3】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这主要是因为我国

【小题1】下列四个地点中,最有可能拍摄到“最美雪花”的是
A.M | B.N | C.P | D.Q |
A.伊犁河谷地 | B.大兴安岭西坡 | C.藏北高原 | D.内蒙古高原 |
A.季风气候显著 | B.气候复杂多样 | C.夏季普遍高温 | D.雨热同期 |
6.
天津滨海地区已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上图中所示工业部门集聚的主要原因,是共同利用了天津滨海地区的
【小题2】下图中的三幅照片拍摄于天津濒海地区,其地理景观均反映了


【小题1】上图中所示工业部门集聚的主要原因,是共同利用了天津滨海地区的
A.原料 | B.基础设施 | C.燃料 | D.消费市场 |

A.科技发展影响传统文化 | B.地域文化影响建筑风格 |
C.自然环境影响人类活动 | D.自然资源影响城市景观 |
7.
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节目介绍了一种神奇果柑——黄果柑(下图),每年都会出现“花果同树”的自然景观。黄果柑产地冬季气温日较差不大,平均气温在10℃左右,没有严寒,无霜期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花果同树”奇观出现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小题2】能观赏到“花果同树”奇观的季节是
【小题3】“花果同树”奇观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1】“花果同树”奇观出现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黄土高原 | B.四川盆地 | C.松嫩平原 | D.江淮地区 |
A.春 | B.夏 | C.秋 | D.冬 |
A.市场 | B.气候 | C.技术 | D.地形 |
8.
读“甲、乙两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M、N是世界著名的湖泊,关于两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2】两湖泊所在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为( )。

【小题1】图中M、N是世界著名的湖泊,关于两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
A.M湖是内力作用形成的,N湖是外力作用形成的 |
B.两湖分别是所在地区面积最大的湖泊 |
C.M湖周围的植被为热带雨林,N湖周围的植被为温带草原 |
D.两湖均为内流湖 |
A.甲、乙两区域经济发达,农业分别为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
B.甲区域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乙地区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 |
C.甲、乙两区域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
D.甲、乙两区域资源丰富,资源分别为铁矿、铀矿和煤炭、石油 |
9.
读太平洋沿岸某国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自然角度考虑,下列月份中图示区域时令河径流量最大的是
【小题2】推测图示区域内大量出产的天然有机肥料是
【小题3】该国铜矿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从自然角度考虑,下列月份中图示区域时令河径流量最大的是
A.7月 | B.10月 | C.4月 | D.1月 |
A.植物绿肥 | B.鸟粪 | C.牛粪 | D.火山灰 |
A.地壳活跃,岩浆活动频繁 | B.多高山,冰川侵蚀作用强 |
C.气候干旱,风力沉积作用强 | D.落差大,流水侵蚀主要强 |
10.
冰塔林(如图所示)是一种罕见的珍稀的地貌景观。由于冰川各部分运动速度的不同,或下垫面的变化,在冰川表面造成一些裂缝和裂隙,近乎直射的太阳光穿过这些裂隙深处,加深这些裂隙,也使得冰塔林变得更高。冰塔林的变化为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地球某地的冰塔林已经退缩到海拔5800米的高度。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地区能够看到冰塔林景观的是
【小题2】冰塔林对于登山者来说是一种灾难,其原因是
【小题3】为了监测冰塔林的变化,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小题1】下列地区能够看到冰塔林景观的是
A.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 B.南极大陆 |
C.喜马拉雅山脉 | D.格陵兰岛 |
A.坡度较大,不易攀爬 | B.结构脆弱,易崩塌 |
C.表面有融水,易滑落 | D.气压较低,空气稀薄 |
A.GPS、RS | B.GPS、GIS | C.RS、GIS | D.RS、GPRS |
11.
下图示意“青藏高原东南某河谷夏季气温分布情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河谷北坡属于
【小题2】图中四地气温的正确排序是
【小题3】该河谷农作物的贮藏器官特别发达,单株生产力高。春小麦单产为985千克/亩,萝卜、黄瓜单个重10-15千克,马铃薯单个重0.5-1千克。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西藏夏季气温较低,作物各发育阶段无抑制性高温影响,光合作用无“午睡”现象,作物有机质累积多 ②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累积 ③白天光照强,有利于光合作用 ④地势高,利于有机质的累积

【小题1】该河谷北坡属于
A.阳坡和迎风坡 | B.阴坡和迎风坡 |
C.阳坡和背风坡 | D.阴坡和背风坡 |
A.②>③>④>① | B.①>④>③>② |
C.①=④>③>② | D.①>④>②=③ |
①西藏夏季气温较低,作物各发育阶段无抑制性高温影响,光合作用无“午睡”现象,作物有机质累积多 ②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累积 ③白天光照强,有利于光合作用 ④地势高,利于有机质的累积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