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8489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11/16

1.综合题(共3题)

1.
(22分)下图为世界某局部区域2月份气候资料分布图,冬季冷湿是影响该区域人们活动的主旋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2月份的降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并简要分析图示地区的湖泊多为不冻湖的原因。(8分)
(2)归纳总结图示地区0°等温线走向的分布规律并分别说明其影响因素。(8分)
(3)2014年图示国家的粮食自给率仅为39%,多种农产品对外依赖度非常高,尽管图示区域冬季冷湿,但该国的图示区域的全年粮食自给率达到128%,请说明图示地区粮食自给率高的原因。(6分)
2.
(24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图中山地呈东西走向,夏、秋两季均有大量降雨,每年为关中地区送去大量优质淡水资源。山地北侧发育了上千条瀑布,而山地南侧则难见瀑布的身影。
(1)当图中河流一年中第一次进入汛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分)
A.西安昼夜变化幅度最小B.正是图中山地红叶满山
C.该地区小麦正值收割期D.我国雨带移至华北地区
(2)请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解释:
①为什么瀑布多出现在该山地北坡。②图中山脉夏、秋季均多雨的原因。(12分)
(3)图中的城市80%以上被道路、广场等硬质地面占据,改变了城市的自然状态。请说明城市硬质地面面积过大会对自然环境要素产生哪些影响。(8分)
3.
(10分)【自然灾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太阳风暴似乎太阳因能量的增加而使得自身活动加强,从而向广袤的空间释放出大量带电粒子所形成的高速粒子流。通常每隔11年就会进入一个太阳风暴的活跃期,但具体发生的时间却是难以预测的。历史上曾发生多次严重的太阳风暴事件,其中1859年发生的“卡林顿事件”是历史记录中最大规模的,强烈的地磁效应使得刚刚形成的世界电报网络陷入瘫痪;1989年的太阳风暴,在90秒内烧毁1万多个变压器,致使加拿大魁北克省电力中断9小时。有人说:“太阳风暴是我们高技术时代的一种富贵病。”
(1)材料中反映了“太阳风暴”灾害的哪些特点?(4分)
(2)根据材料说明为什么说“太阳风暴是我们高技术时代的一种富贵病”?(6分)

2.单选题(共3题)

4.
下图为长江河谷某地冬季某时刻等温线分布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时刻,下列说法最可能的是
A.空气质量①④两处最差B.a处的气温比b处低C.②③处有逆温现象发生D.江面以下沉气流为主
【小题2】晴天中,下图中c、d两点距离最近的时间最可能是
A.8时B.12时C.14时D.18时
【小题3】据图推断,该日图示河谷地区最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夜雨B.雾霾C.洪涝D.冻害
5.
下图为“某日10时亚洲局部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季节最可能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此时天气晴朗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6.
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依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观测点的相关信息记录在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底层新老关系
地层代号
观测点坐标



C
(31°38′13″N,117°50′12″E)(31°37′54″N,117°50′59″E)
D
(31°38′10″N,117°50′19″E)(31°37′57″N,117°50′52″E)
S
(31°38′05″N,117°50′32″E)(31°38′01″N,117°50′43″E)
 
【小题1】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A.南北方向B.东西方向
C.西北—东南方向D.东北—西南方向
【小题2】该小组考察的构造地貌为
A.背斜山B.背斜谷C.向斜山D.向斜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