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灰霾注定要成为今冬的热点,下图为12月10日下午15点百度搜索的结果;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城市近年来月均灰霾天数与月均气温的年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⑴月均气温与月均灰霾日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⑵PM2.5是灰霾的主要成份之一,其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试分析冬季灰霾天数较多的原因。
⑷灰霾天气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

⑴月均气温与月均灰霾日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⑵PM2.5是灰霾的主要成份之一,其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试分析冬季灰霾天数较多的原因。
⑷灰霾天气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
2.
(2)简述东北地区城市地下水污染严重的原因。
(3)地下水污染产生的影响有 。
(4)我国不仅地下水污染较严重,而且地表水污染也严重。请你就建设美丽家园中的“碧水” 提出合理化建议。
下图是我国部分城市、工矿区及农种地下水污染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简述东北地区城市地下水污染严重的原因。
(3)地下水污染产生的影响有 。
(4)我国不仅地下水污染较严重,而且地表水污染也严重。请你就建设美丽家园中的“碧水” 提出合理化建议。
3.
广东出台的《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首次对广东各区域赋予不同的经济发展功能定位,而粤北山区4市明确定位为“生态发展区”。结合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下图为广东省四大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二 下表为广东省四大经济区对比表。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出现了一批产业相对集中、产供销一体化的专业城镇,佛山、中山、东莞等地2/3以上的建制镇已经成为专业镇。
近年来,在政府引导下,珠三角地区的火电、陶瓷等工业转移到粤北,服装、制鞋等工业转移到粤东,食品、金属制品等工业转移到粤西。
(1)请阐述粤北地区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2)根据资料分析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3)专业镇形成的有利条件有(多选题) ( )
E.工业生产链完整,原材料综合利用率高
(4)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对全省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材料一 下图为广东省四大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二 下表为广东省四大经济区对比表。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出现了一批产业相对集中、产供销一体化的专业城镇,佛山、中山、东莞等地2/3以上的建制镇已经成为专业镇。
近年来,在政府引导下,珠三角地区的火电、陶瓷等工业转移到粤北,服装、制鞋等工业转移到粤东,食品、金属制品等工业转移到粤西。
(1)请阐述粤北地区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2)根据资料分析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3)专业镇形成的有利条件有(多选题) ( )
A.政府扶持,民营企业基础好 |
B.工业门类增加,企业之间协作加强 |
C.熟练技术人员集中,劳动力资源丰富 |
D.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强 |
(4)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对全省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4.
阅读材料和图20,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9月22日19点40分(农历8月18日),强台风“天兔”在沿海地区登陆,多城市多处出现海水倒灌,致使城区内涝。
材料二 2013年11月23日,中国政府公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这是中国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领空安全的必要举措,也有利于维护国际空域飞行安全,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

(1)多城市城区内涝是由强台风和 叠加引发的 引起的。试述应对该种自然灾害应该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
(2)从海洋权益上讲,图20中领海线以西海域包括 、 。
(3)浙江附近海域的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近海渔场,近年来渔获量逐年减少,请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
材料一 2013年9月22日19点40分(农历8月18日),强台风“天兔”在沿海地区登陆,多城市多处出现海水倒灌,致使城区内涝。
材料二 2013年11月23日,中国政府公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这是中国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领空安全的必要举措,也有利于维护国际空域飞行安全,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

(1)多城市城区内涝是由强台风和 叠加引发的 引起的。试述应对该种自然灾害应该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
(2)从海洋权益上讲,图20中领海线以西海域包括 、 。
(3)浙江附近海域的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近海渔场,近年来渔获量逐年减少,请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
2.选择题- (共3题)
5.请从下面的报道中提炼新闻要点:(20字左右)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德国汉堡大学的天文学家在银河系中发现了一颗已有140亿年历史的恒星,它的形成能够追溯到宇宙形成的初期。这颗恒星被编号为HE0107―5240,其罕见之处在于:与其他历史稍短的恒星不同,它完全是由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几种简单元素组成的,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颗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
3.单选题- (共9题)
8.
读“某大洋环流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若AB线是30°纬线,则
【小题2】若AB线是60°纬线,则这个海域位于

【小题1】若AB线是30°纬线,则
A.该海域位于北半球 | B.丁是寒流 |
C.该海域位于南半球 | D.乙是南赤道暖流 |
A.太平洋和印度洋 | B.北冰洋和大西洋 |
C.印度洋和大西洋 | D.太平洋和大西洋 |
9.
【小题2】造成甲海域与同纬度海域输入大气总热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读北太平洋年平均每日从海洋输入大气的总热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A.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部 | B.副热带附近的太平洋东部 |
C.副极地附近的太平洋东部 | D.副极地附近的太平洋西部 |
A.洋流 | B.大气运动 |
C.太阳辐射 | D.海陆差异 |
10.
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吐鲁番盆地在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方面,有许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良,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两地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是( )
【小题2】两地农业的发展方向分别是( )
【小题1】两地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是( )
A.太湖平原土地减少,吐鲁番盆地劳动力不足 |
B.太湖平原土壤贫瘠,吐鲁番盆地土壤矿物质缺乏 |
C.太湖平原土地租金过高,吐鲁番盆地距离市场过远 |
D.太湖平原气象灾害多发,吐鲁番盆地过于干燥 |
A.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耕业为主 |
B.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立足于干旱农业 |
C.太湖平原突出农业技术的投入,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 |
D.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吐鲁番盆地注重灌溉农业的发展 |
11.
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必备条件和健康的基本保证。近期全国各地屡有食源性疾病的报道,给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由于养殖污染、化肥农药污染,使长三角水体中氮、磷过剩、蔬菜农药残留物超标,按清洁生产评估( )
【小题2】媒体曾对阜阳奶粉、龙口粉丝和四川泡菜等食品安全案件的连续报道,引起了日本、美国等国家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高度关注,并相继采取设限措施。这表明( )
【小题1】由于养殖污染、化肥农药污染,使长三角水体中氮、磷过剩、蔬菜农药残留物超标,按清洁生产评估( )
A.原料的开采过程是不安全的 |
B.食物的加工过程是不安全的 |
C.食物的消费过程是不安全的 |
D.废弃物的处理过程是不安全的 |
A.发展农业应走产业化之路 |
B.绿色食品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 |
C.食品安全问题不利于提高我国食品的劳动生产率 |
D.食品安全问题影响我国食品的国际贸易 |
12.
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 | 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
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 | 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
13.
【小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小题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小题3】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工作是( )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 B.风蚀作用 | C.水蚀作用 | D.沉积作用 |
A.破坏植被 | B.过度放牧 | C.开山取石 | D.环境污染 |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 D.彻底退耕还林 |
14.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三大自然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小题1】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 |
B.河流水量从南向北依次增大 |
C.地貌从西向东为山地—高原—平原 |
D.降水量总体上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
15.
黄河上游河段水量丰富、落差集中、水能蕴藏量丰富,尤其是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全长918 km,天然落差1 324 m,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33万kW,具有工程投资相对较小和水库移民相对较少、对外交通方便、经济指标好等优点,被誉为我国水电建设中的“富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河段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海拔高度大
②河流流量大
③水库移民较少
④河流落差大
【小题2】河流上游的梯级开发对中下游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有( )。
①减轻旱涝灾害威胁
②增加年径流量
③改善枯水期水质
④提高地下水位
【小题1】该河段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海拔高度大
②河流流量大
③水库移民较少
④河流落差大
A.②④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④ |
①减轻旱涝灾害威胁
②增加年径流量
③改善枯水期水质
④提高地下水位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16.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2】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

【小题1】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 B.暖流 | C.寒流 | D.径流 |
A.2月 | B.5月 | C.7月 | D.10月 |
4.多选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3道)
单选题:(9道)
多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