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市清江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 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十一)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84651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包兰铁路全长990千米,其中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包兰铁路建成通车后,风沙对铁路的危害非常严重。在治沙过程中,老一代治沙人根据腾格里沙漠的特殊环境,创造了用草方格固定沙丘的做法,保障了铁路的安全。

材料二 包兰铁路部分路段示意图和某观测断面剖面示意图(图甲)。


材料三 “新型材料及复合方法固定流动沙丘绿化项目”是将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的砂砖铺设成条带状,在条带间种植适宜的草种和灌木,如图乙所示。

(1)描述图甲观测断面处的地表环境特点。
(2)说出该地区冬季盛行风的风向,并分析其形成过程。
(3)说明图乙中条带状砂砖的作用。
2.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潘塔纳尔湿地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湿地,位于巴拉圭盆地(见下图),范围涉及巴西、玻利维亚及巴拉圭等多个国家,总面积达242 000 km2,是全球最丰富的水生植物分布地区。

材料二 咖啡种植需均匀的降雨和排水通畅的土地,理想的气温是15~25 ℃,全年降水量为1 500~2 000 mm,同时降雨时间要能配合咖啡树的开花周期,理想的海拔为500~2 000 m。巴西以咖啡质优、味浓而驰名全球,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咖啡王国”之称。
(1)分析潘塔纳尔湿地面积的季节变化规律,并解释其原因。
(2)分析潘塔纳尔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的原因。
(3)分析“咖啡王国”巴西咖啡生产的优势自然区位条件。
3.
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加强荒漠化防治是当前我国重要而紧迫的一项战略任务。下图为我国原生、次生荒漠的分布图。

材料二 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品种。目前,甘肃省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下图为河西走廊地区水系及主要城市分布示意图。

(1)简述材料一图中A地和B地周围荒漠化加快的人为原因。
(2)评价甘肃省成为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的条件。
(3)分析甘肃省大力发展玉米制种可能对当地和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
(4)为实现我国土地荒漠化防治目标,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4.
捷列克河是俄罗斯北高加索东部的河流。读捷列克河所在区域图,回答问题。

(1)捷列克河三角洲广泛分布着盐渍化土壤,分析其成因。
(2)试分析土壤盐渍化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3)说明防治土壤盐渍化的措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