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四川省会理县境内山峦起伏,沟谷相间,山地、丘陵、平坝之比大约为4:5:1,最大相对高差为3081 m,平均海拔约为2000 m。该县属于亚热带西部半湿润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年平均气温在16. 5 0C——19. 0℃之间,素有“小春城”之称。
石榴喜温暖、向阳、通风的环境,耐旱、耐寒、耐痹薄,不耐涝和荫蔽,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的沙土栽培为宜。会理县是“中国石榴之乡”,5 -- 6月为花期,8一10月为采摘期。全县石榴大多数种植在1000^1800 m的河谷及缓坡,面积达32万亩,年产量40万吨以上,果品除销往全国20多个省(区、市)外,还远稍东南亚、中东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目前会理石榴主要面临单产量不高、品种结构单一、果园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管理水平低、产业化和组织化不健全、产业化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1)分析会理县被称为“小春城”的原因。
(2)简述会理县发展石榴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3)针对会理县石榴生产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材料一 我国东北地区不同时期人口迁移图。

材料二 2017年“五一”劳动节山东某中学生小明调查“家族人口迁移”情况时,了解到他的爷爷在20世纪70年代从山东迁往东北,1990年又从东北迁回山东。
材料三 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山东省高2/3,可到了1985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超过了黑龙江。
(1)由材料一可知1980年前人口迁入地区主要是________。(2)结合材料二、三,小明的爷爷20世纪70年代从山东迁往东北的原因是什么?1990年又迁回山东的原因是什么?
(3)1985年后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又称“雁南飞”现象,该现象给山东城市发展带来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宋代临安城的选址与地形、水文、气候等自然要素关系密切,其城市形态与自然要素具有很好的适应关系,体现了中国古代都城营建中巧妙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创造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的智慧。下图为宋代临安城位置及布局示意图。

(1)宋代临安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江,河流穿城而过。简述该城市布局顺应山水自然格局的主要功效。
(2)古代都城的建设一般都采用传统方正规矩、左右对称的空间形态,而宋代临安城的布局则呈现南北狭长的不规则长方形,形似“腰鼓”。简析形成这种城市形态的原因。
(3)临安城在充分适应城内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形成“南宫北市”的空间布局,分析地形、气候要素对宫城选址的影响。

(1)A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________农业,B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
(2)A、B两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的相同点是什么?
(3)请分别说明图中A农业区与美国同类农业地域类型经营方式的差别。
(4)说出图中B农业区与南非同类农业地域类型经营品种的差异。
(5)简述图中B农业区发展相应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优势。
2.单选题- (共11题)
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下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
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 | B.外出务工人员激增 |
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 | 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 |
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 | 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 |
C.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 | 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 |
【小题1】荷兰吸引山东蔬菜生产企业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生产技术先进 | B.交通运输便捷 |
C.自然条件优越 | D.生产成本低廉 |
A.满足国内需求 | B.拓展国际市场 |
C.提高研发水平 | D.增强国际影响 |

【小题1】产生图中所示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光照 |
B.热量 |
C.水源 |
D.土壤 |
A.水源充足 |
B.土壤肥沃 |
C.地势平坦 |
D.热量条件 |
春运是中国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由大规模人口流动导致的高交通运输压力现象,这种具有显著规律性、高度集体性的社会行为的形成,与我国转型期的社会结构及独特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小题1】M、N曲线所表示的省区分别可能是( )
A.江苏 安徽 | B.河南 北京 | C.广西 广东 | D.新疆 青海 |
A.经济 | B.宗教 | C.文化 | D.婚姻 |
①合理规划春节休假时间,错峰出行 ②加强宣传,改变传统的文化习惯③重点发展大中城市,吸引人口迁入 ④加强交通建设,合理布局交通网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小题1】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的时期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据图,中国“人口机会窗口”达到顶点的时间为
A.1970年前后 | B.1990年前后 | C.2010年前后 | D.2030年前后 |
A.生育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结构失衡 |
B.人口老龄化加剧,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
C.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
D.劳动人口过多,失业率下降 |

【小题1】重庆市的城市发展重心经历了①→②→③→④的经济区位的转移,影响其转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 B.河流 |
C.政策 | D.交通 |
A.逆温现象 | B.水土流失 |
C.热岛效应 | D.酸雨 |
A.将有污染的工厂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
B.将工业区布局在城市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带 |
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 |
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 |
2017年武汉市提出,要以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为重点,大力推进“四水共治”,巩固完善防洪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提升排水防涝标准和能力。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武汉“四水共治”的措施不包括
A.建设海绵城市 | B.推行河长制 |
C.改造供水管网 | D.完善交通网 |
A.乌鲁木齐 | B.呼和浩特 | C.西宁 | D.长沙 |

【小题1】由于填海造地,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位于澳门半岛的
A.东北部 | B.西北部 | C.东南部 | D.西南部 |
A.狭窄 | B.曲折 | C.坡大 | D.路面凹凸 |

【小题1】南沙岛礁种植蔬菜主要限制性的自然条件是
A.热量条件光照条件 | B.热量条件土壤条件 |
C.水分条件光照条件 | D.水分条件土壤条件 |
A.减少暴雨的影响 | B.减少热量损失 |
C.有利于循环通风 | D.减少强烈的光照 |

【小题1】“环京新城”吸引珠三角地区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环京新城”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较低 | B.“环京新城”科技力量雄厚 |
C.两地原有工业企业类型相同 | D.两地之间交通便利 |
A.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 B.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C.使环渤海地区由城市化带动工业化 | D.利于两地改善交通条件、缓解就业压力 |
“一村一品”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目前,甘肃省加快“一村一品”发展,力争到“十三五”末在全省形成一批 “一村一品”的经济强村、产业强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甘肃省发展区域特色鲜明的“一村一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A.人口分布稀疏,土地面积辽阔 | B.“一带一路”战略要地,对内对外联系通畅 |
C.农业历史悠久,产业基础雄厚 | D.地跨多个干湿地区和温度带,环境复杂多样 |
A.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优势主导产业 |
B.扬长避短,合理布局特色高附加值产业 |
C.重视经济效益,推动第二、三产业发展 |
D.拓宽产业增收渠道,提高农民的就业率 |
A.规模化、专业化、自动化生产,品牌化经营 |
B.农业机械化、自动化、良种化、水利化发展 |
C.生产要素集中投入,土地生产潜力得到发挥 |
D.外出务工人员回流,保障美丽乡村战略实施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