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4月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8452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0

1.综合题(共3题)

1.
读“世界上两个国家的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甲、乙两幅图比较,比例尺较大的是 图。
(2)图中A、B、C、D四个城市6月22日这一天,这四个城市正午太阳高度的由大到小可以表示为
(3)两国地形特点的相同之处是
(4)乙图所示国家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气候,而甲图所示国家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和 气候。
(5)列举出甲图中的E河流突出的地理特征。
2.
读“俄罗斯地理简图及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俄罗斯地形剖面示意图”上,字母A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 ;字母C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 。据此判断,俄罗斯地形的东西分界线是 河。
(2)以乌拉尔山脉为界,俄罗斯西部地区气候类型以 气候为主,东部地区则以 气候为主。影响俄罗斯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主要是 资源不足。
(3)俄罗斯东部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储量居世界前列的资源,除了水资源、森林资源外,还有多种能源资源,最大的 油田也位于该地区。
(4)俄罗斯国内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河运不占主要地位,分析其原因。
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a为非洲及周边地区略图,图b为维多利亚湖及周边地质构造示意图。

 

材料二 下表为图b中甲地(海拔1 800米)1月和7月的气温、降水资料。


(1)简要说明图中7月份风向的形成原因。
(2)比较爱德华湖盆和维多利亚湖盆的主要地质成因的差异。
(3)比较维多利亚湖东岸和西岸降水量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4)据表简述图b中甲地的主要降水特点并分析原因。

2.单选题(共20题)

4.
在下列四国局部图中,甲、乙、丙、丁为各国的重要海港。关于四地港口气候成因及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气候相比,海洋性明显
B.丙地全年受西风控制,气候温和湿润
C.丙和丁的多雨期不一致
D.甲和乙的气候成因均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5.
读“世界上某国家的经纬网和等高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国家的地形特征可以表述为
A.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降低
B.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由北向南降低
C.平原、高原面积广大,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降低
D.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地势由东向西降低
【小题2】图中E河流内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以(单位为米)
A.199<H<200B.799<H<800
C.599<H<600D.999<H<1000
6.
读世界某区域图,对巴厘岛区域特征的描述可信的是( )
A.5月到9月比较凉爽,为旅游旺季B.地势四周高中部低,森林覆盖率高
C.四季如春,降水丰沛D.气旋活动频繁,多上升气流
7.
读下图,回答问题。

【小题1】影响图中A、B两点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①纬度  ②洋流  ③海陆位置  ④地形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图中C地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寒流经过B.暖流经过
C.有上升流D.寒暖流交汇
8.
尼日尼亚经济以农矿业为主,是非洲第一大石油出口国,东亚的中国、日本、韩国等是其主要的原油进口国,下图为尼日尼亚,读图可知,尼日利亚北部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A.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B.森林破坏,水土流失
C.经济发达,污染严重D.水网稠密,湖泊萎缩
9.

   南极洲是世界绝对气温最低的地区,那里冰天雪地。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80°25′S,77°06′E),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读下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和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 )
A.昆仑站在长城站的西南方向
B.三地中均有极夜现象,昆仑站持续时间最长
C.三个科考站的地球自转速度相同
D.中山站至昆仑站的直线距离约为1200千米
【小题2】关于南极洲冰冻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永久冰冻线的范围比南极大陆还大,说明南极大陆表面全部都是冰川
B.长城站在永久冰冻线之外,说明此处的温度很高,不会发生冰冻现象
C.4月份与10月份相比较,10月份冰冻的范围要比4月份小些
D.当南极洲冰冻范围达最小值时,我国天山雪线的海拔高度升到最高值
10.
读“澳大利亚≥10℃积温(单位:℃)及年降水量(单位:mm)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区的积温比周边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甲地区地处迎风坡,年降水量比周边地区大,蒸发消耗热量
B.甲地区海拔高,气温低
C.甲地区地处背阳坡,太阳辐射弱
D.甲地区地处雨影区,晴天多,昼夜温差小,积温少
【小题2】A、B两地农业地域类型差异很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不同,热量差异大
B.离海远近不同,降水量差异大
C.海拔不同,热量差异大
D.大气环流不同,降水量差异大
11.
读“尼罗河流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青尼罗河的流量特点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水位季节变化小
B.冬季受来自陆地风的影响,流量小
C.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流量大
D.下游流经干旱地区,流量大减
【小题2】古代尼罗河洪水泛滥时,地中海往往有赤潮发生,其原因可能是
A.尼罗河泛滥时,带来大量营养物质
B.尼罗河泛滥时,海水温度高
C.尼罗河泛滥时,海水盐度高
D.尼罗河泛滥时,有利于海底盐类物质上泛
12.
读中亚局部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代号所示地理事物名称正确的是(   )
①乌拉尔山脉;②乌拉尔河 ③伏尔加河;④勒拿河;⑥阿姆河;⑧里海;⑩咸海
A.①③⑧B.①③⑥⑧
C.③⑧⑩D.①②③⑧
【小题2】流经中亚的外流河是(    )
A.锡尔河B.阿姆河
C.乌拉尔河D.额尔齐斯河
【小题3】有关中亚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B.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C.地处西风带,深受湿润的西风影响,气候温湿
D.境内多为内流河、内流湖
13.
图示地区
A.河流短小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B.南北温差大,降水量东多西少
C.峭耸悬崖多分布在陆地东南岸
D.荒漠草原广布,森林面积较小
14.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土壤、水源B.光热、降水C.风向、地势D.地形、河流
【小题2】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沙尘暴C.土地盐碱化D.洪涝灾害
15.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附近地势起伏大,降水差别明显
B.甲处为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季
C.乙附近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严重
D.乙附近等值线弯曲主要是地形所致
【小题2】1963年,图中湖泊面积2.5万平方千米,但到了2007年面积不到2000平方千米。与该湖泊面积变化无关的因素是
A.泥沙淤塞,导致湖面缩小
B.气候变干,降水少,蒸发旺盛
C.沿河地区用水量增加
D.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16.
下图为30ºN附近四条河流的河口位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对四条河流河口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是世界著名的黄麻产区
B.乙处是世界著名的石油产区
C.丙处是所在国最大的工业区
D.丁处是所在国最大的林业区
【小题2】有关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河流经地区均为热带沙漠气候
B.丙丁流量都很大,容易出现洪灾
C.乙丙都为季节性河流
D.丁是所在国流量最大,汛期最长的河流
17.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附近地势起伏大,降水差别明显
B.甲处为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季
C.乙附近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严重
D.乙附近等值线弯曲主要是海陆差异所致
【小题2】1963年,图中湖泊面积2.5万平方千米,但到了2018年面积不到2000平方千米。与该湖泊面积变化无关的因素是
A.泥沙淤塞,导致湖面缩小B.气候变干,降水少,蒸发旺盛
C.沿河地区用水量增加D.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18.
读南美洲两个气候区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①②两地气候成因的相同点是
A.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B.都受下沉气流控制
C.都位于盛行风向的迎风坡D.都受沿岸暖流影响
【小题2】有关①、②两地自然带,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热带荒漠带,②是温带荒漠带
B.像①这样的自然带都分布在大洋西岸
C.像②这样的自然带都分布在大陆东岸
D.①和②都是在地带性因素作用下形成的
【小题3】③区域所属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①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   ②位于信风带的迎风坡   ③位于信风带的背风坡 
④沿岸有寒流经过   ⑤沿岸有暖流经过   ⑥位于低纬地区,终年受上升气流的影响
A.①④⑥B.②④⑤C.②⑤D.⑤⑥
19.
下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小题1】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
A.50 mmB.150 mmC.200 mmD.250 mm
【小题2】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
①引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 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
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
①气温年较差   
②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③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   
④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小题2】日本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8度纬线基本吻合,中国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3度纬线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
A.日本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B.日本南北温差大
C.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D.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
21.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光热、降水B.土壤、水源
C.风向、地势D.地形、河流
【小题2】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沙尘暴
C.土地盐碱化D.洪涝灾害
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
A.技术力量较雄厚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D.劳动力较充足
【小题2】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
A.专业化水平较高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
23.
读世界某地区地形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O地和P地沿岸气候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B.洋流C.大气环流D.植被、土壤
【小题2】关于图中R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1月该河流处于丰水期
B.该河流域地势起伏不大,水能资源不丰富
C.该河流每年会出现凌汛
D.一般情况下,该河河道西岸较陡,河道较深
【小题3】Q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的特点是
A.劳动力丰富,但劳动生产率低
B.田地规模小,土地租金低,经济效益良好
C.当地高度发达的工业促进了当地高度机械化农业的形成
D.依托铁路和海港,促进商品经营,产品商品率较高

3.选择题(共4题)

24.

文物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对象。结合如图分析,对该文物理解正确的是(    )

25.

文物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对象。结合如图分析,对该文物理解正确的是(    )

26.高三年级的三个班到甲、乙、丙、丁四个工厂进行社会实践,其中工厂甲必须有班级去,每班去何工厂可自由选择,则不同的分配方案有(  )
27.

下列与植物蒸腾作用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