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达标检测17——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84492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6

1.综合题(共2题)

1.

   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通过研究作出的有关气候变化的分析和预测显示:我国北方增温在过去50年更为明显;近50年西部降水增加,东部频繁出现南涝北旱;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可能比20世纪略有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变化将更明显;农作物受旱面积和粮食产量波动将加大。下图为我国近30年气温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出我国1970-2010年,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
(2)目前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什么纬度地带?
(3)单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推测我国河西走廊的粮食产量如何变化?试说明理由。
(4)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至少列举3点)
(5)全球气温升高与CO2等温室气体的增加有直接关系。可采用哪些措施以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根据目前的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到2050年,全球夏季将更干燥,冬季更潮湿多雨,极端天气现象更多。随着全球气候继续变暖,预计德国到2100年的气温将比目前升高2 ℃~4 ℃。
材料二 可怕的全球变暖。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全球变暖将给大洋洲带来的严重后果及其形成原因。
(3)简要分析全球变暖对全球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4)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提倡“低碳经济”,请简要分析“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及可采取的措施。

2.单选题(共5题)

3.
气候异常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它严重威胁与影响人类的生存与生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    (  )
①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 
②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消失
③北美中高纬小麦减产 
④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减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2018年4月,太平洋周边某些国家出现异常高温干旱天气,有专家认为这与厄尔尼诺有关。根据厄尔尼诺影响的一般规律判断,发生干旱的国家可能是 (  )
A.日本B.泰国
C.智利D.秘鲁
4.

   读“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全球气候变化状况的基本特点是(  )
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
B.降水量总的趋势在增加
C.冷暖、干湿交替
D.气候变化周期长短一致
【小题2】图中①~②时段(  )
A.气候由暖湿转为干冷
B.冰川面积减小
C.雪线高度不变
D.海平面在上升
5.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题。

本区农业生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人类使用冰箱,破坏臭氧层,导致本区气候变暖
B.现代工业的发展,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导致本区气候变暖
C.国家注重调整当地的农业生产结构
D.当地居民为了脱贫致富,采取了调整农业结构的措施
6.
某地理研究性小组预计2030年我国的熟制会发生如下表变化。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理研究性小组的理论依据是(  )
A.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减少
B.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C.南方自然灾害增多
D.全球降水量增多
【小题2】按照该小组的研究,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我国0 ℃等温线南移
B.内蒙古高原气候生长期延长
C.山东半岛大面积种植水稻
D.松嫩平原气候生长期缩短
7.

   据报道,随着地球高山上的温度变得越来越高,植物种群踏上了漫长的“搬家”之路——平均每10年向上转移10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现象中,与植物种群“搬家”相似的是(  )
A.许多海洋鱼类选择游向更深更冷的水域
B.我国有组织地向西北移民
C.青藏高原的冻土变化加剧,冻土层温度下降,厚度增加
D.巴西的房屋建在巴西高原上
【小题2】为抑制类似现象的发生,人类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科学的是(  )
A.大力植树造林
B.禁止使用化石能源
C.控制人口数量
D.推广使用可再生资源

3.选择题(共1题)

8.

兰州西客站在建设中,使用了大量建筑材料.下列有关材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