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云南玉溪一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8445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3/7/25

1.单选题(共8题)

1.
下图为海陆间大气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若此图表示一天中某时段的气流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所示气流运动常见于夜间
B.该图所示气流运动只见于季风气候区
C.该气流运动因太阳辐射量不同而产生
D.陆地与海洋的高度差导致该气流运动的形成
【小题2】若此图表示亚欧大陆东部一年中某季节的气流运动,则所代表的典型季节为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小题3】北半球该季节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A B    C D
2.
下列四幅等压线圈(单位:百帕)中,能正确反映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的是
A.B.C.D.
3.
读下图,回答题:

【小题1】假定①②等温线弯曲是由洋流影响导致的,则
A.①是暖流,②是寒流B.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C.①②都是暖流D.①②都是寒流
【小题2】假定该海域位于太平洋中,则②海域水温异常升高时
A.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异常增多
B.秘鲁、智利等可能出现暴雨,发生洪灾
C.印尼、菲律宾等地异常多雨
D.秘鲁渔场饵料丰富,鱼类异常丰富
4.
读下图“某地貌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的山前地貌名称是
A.三角洲B.沙丘
C.冲积扇D.背斜
【小题2】图中所示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A.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D.风力沉积
5.
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读图完成题。

【小题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物质直接来自
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
【小题2】这些喷发出来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啊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小题3】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对其覆盖地区的影响是
A.增强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升高
B.减弱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降低
C.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作用,使昼夜温差变小
D.减弱了大气逆辐射作用,使昼夜温差变小
6.
读某区域自然景观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图中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的基础是
A.地形B.水分C.热量D.土壤
【小题2】图中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分布
7.
制约环境承载力(即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消费水平B.科技发展水平C.自然资源D.区域开放程度
8.
下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图中②国最可能的是
A.印度B.德国C.日本D.中国

2.选择题(共6题)

9.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    )

①但是这些优秀并非万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客观情况、周围环境即使发生一丁点儿变化,优秀也可能变成劣势。

③一个人的知识、能力优势都是后天点滴积累的结果。

④如刻舟求剑,麻痹大意,更可能发生逆转,最终导致失败。

⑤因此,不能让经验主义冲淡了规律。麻痹思想遮挡了双眼,从而败在了优势上。

10.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    )

①但是这些优秀并非万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客观情况、周围环境即使发生一丁点儿变化,优秀也可能变成劣势。

③一个人的知识、能力优势都是后天点滴积累的结果。

④如刻舟求剑,麻痹大意,更可能发生逆转,最终导致失败。

⑤因此,不能让经验主义冲淡了规律。麻痹思想遮挡了双眼,从而败在了优势上。

1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近日,鸟类专家在大纵湖景区发现了全球性危鸟类——堪称“鸟类大熊猫”的震旦雅雀。震旦雅雀行动婕,生活在静mì的芦荡深处,喜欢啄食种子和昆虫,叫声青脆。目前,多达上百种鸟qī息在大纵湖景区宽阔的原生态芦苇荡里。

1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近日,鸟类专家在大纵湖景区发现了全球性危鸟类——堪称“鸟类大熊猫”的震旦雅雀。震旦雅雀行动婕,生活在静mì的芦荡深处,喜欢啄食种子和昆虫,叫声青脆。目前,多达上百种鸟qī息在大纵湖景区宽阔的原生态芦苇荡里。

13.在点燃蜡烛时,小红发现有一根烛芯沾有食盐的蜡烛比普通蜡烛燃烧的时间长一些.请你与小红一起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盐是否能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猜想:①一定量的食盐可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②其他盐也可以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不同量的食盐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

实验方案:取6支相同的蜡烛,在其中5支的烛芯周围分别放入不同量的食盐,另1支做对照实验,分别测定它们的燃烧时间.

实验结果:

食盐质量(g)

0

0.1

0.5

0.7

0.9

1.0

燃烧时间(分钟)

10

15

18

23

25

27

燃烧稳定性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易灭

极易灭

14.两同学为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一个将一根干燥的铁丝弯成图一所示的形状,并将其两端分别插入盛有水的烧杯甲中和盛有植物油的烧杯乙中,放置一星期后,观察铁丝A、B、C三处表面发生的变化,你认为何处铁锈最明显?为什么?{#blank#}1{#/blank#}.

另一同学采用图B装置,放置三个星期后,他能观察到的除了铁丝表面变化外,还有的现象是{#blank#}2{#/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