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8444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24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某地区气温年较差(单位:℃)分布图。

表:两省土地、耕地、水田面积表(单位:万平方千米)

(1)与Q地比较,P地气温年较差更小,试分析其原因。
(2)试分析贵州、江西两省耕地面积和水田面积差异的自然原因。
(3)湖南省南部地处南岭地区,请你为该地区农业发展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4)列举图示西部地区交通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遭受到哪些自然灾害。
2.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冲积扇面积广阔,分析其形成原因。
(2)列举图示地区黄河下游河段水文特征。
(3)读河南省快速铁路规划示意图,描述图中快速铁路的分布特点,并说明河南省发展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的有利条件。
(4)结合生活实际,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河南发展速冻食品(如三全水饺、思念汤圆等)的有利条件。

2.单选题(共13题)

3.
下列省(区)中邻国由多到少排列正确的是
A.藏、陇、滇、内蒙古B.新、滇、黑、内蒙古
C.藏、滇、吉、桂D.新、辽、黑、滇
4.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疆域的四个端点中,位于寒温带的有:
①北端②南端③东端④西端
A.①B.①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2】关于下图中四个省区叙述正确的是
A.四个省区由北而南的排序是①②③④B.四处省区中没有一个濒临海洋
C.四个省区彼此之间互不相邻D.图中①省位于四川省北边
5.
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①~④)的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四地均位于平原,且受东部雨带的影响。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东部雨带位于③地时,正常年份时间约在
A.3-5月B.6-7月C.7-8月D.10-11月
【小题2】图中,②地可能位于
A.松嫩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珠江三角洲
【小题3】在夏季风势力较弱的年份,往往造成我国东部地区
A.南北皆涝B.北涝南旱C.南北皆旱D.北旱南涝
6.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清明节气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地区符合“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是
A.长江三角洲B.黄河三角洲C.辽东半岛D.珠江三角洲
【小题2】“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是民间描述清明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在下列地区中,该谚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
A.珠江三角洲B.华北平原C.湟水谷地D.三江平原
7.
下图是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各省市区编号是2010年某项指标在全国的排名,该指标可能是
A.面积B.人口C.城市化水平D.经济总量
【小题2】长江干流②河段的特征是(    )
A.水流平缓河道弯曲B.水量丰富流速急
C.江水浑浊泥沙多D.峡谷幽深猿声啼
【小题3】与图中其他省市区相比,甲省区输出的最具优势的农产品是(    )
A.柑橘B.稻米C.天然橡胶D.棉花
8.
下图为我国四座重要的山脉位置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既是省区分界线,又是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
A.①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山脉及其两侧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B.②以西地区土地盐渍化现象严重
C.③附近有我国目前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D.④是我国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9.
山东黄河入海口一带盛产海盐,使滨州成为全国最大的海盐生产基地之一。如图为山东及周边局部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小题1】黄河入海口一带盛产海盐的原因是(   )
A.河流带来大量的盐类物质B.广阔的海滩和多晴天的气候
C.黄河入海口处海水盐度高D.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
【小题2】关于滨州和临沂两市气温差异,最明确的是(   )
A.1 月滨州气温低于临沂B.1 月滨州气温高于临沂
C.7 月滨州气温高于临沂D.7 月滨州气温低于临沂
10.

   下图示意华北某地2012年2月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台田模式”是指当地在低洼处挖土成鱼塘,堆土成基台(台田)的一种常见耕作模式。

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小题1】图中(  )
A.北京附近地势高,导致地下水埋藏深度较深
B.保定因为无河流补给,地下水埋藏深度较深
C.各城市中,衡水地下水埋藏深度是最浅的
D.唐山附近过度抽取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区
【小题2】“台田模式”可改善当地的(  )
A.海水倒灌问题B.土壤盐碱化问题
C.土地沙化问题D.水资源短缺问题
【小题3】衡水与唐山两地地下水水位差异可能为(  )
A.10米B.16米C.4米D.无法判断
11.
有专家将率风区因地质环境特殊(如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又缺少水利设施而存留不住水的现象,称为工程性缺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地区中,工程性缺水最严重的是
A.华北平原B.四川盆地C.云贵高原D.珠江三角洲
【小题2】缓解当地“工程性缺水”的最有效措施是
A.修建水库B.跨流域调C.植树造林D.人工降雨
12.
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因黄河贯穿,早在2000年前,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银川平原灌溉农田,发展农业。1958年8月开工建设的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结束了银川平原两千多年无坝引水的历史。下图为银川平原古灌区渠系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引水渠中,海拔最高的是
A.唐徕渠B.惠农渠C.汉延渠D.秦渠
【小题2】长期维持引水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是
A.大水漫灌B.河水蒸发C.泥沙淤积D.河水下渗
【小题3】兴建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对银川平原的直接影响是
A.增加灌溉面积B.缓解土壤盐碱化
C.增加农产品种类D.提高通航能力
13.
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B.山谷走向基本一致
C.等高线基本平行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
【小题2】修筑梯田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
A.形态B.土壤类型C.坡向D.物质组成
14.
下面为2012年我国四地区水资源、人口、耕地和GDP占全国比重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小题2】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我国(  )
A.西南区、西北区、南方区、北方区
B.西北区、南方区、西南区、北方区
C.西南区、北方区、西北区、南方区
D.北方区、南方区、西北区、西南区
15.

   “陕西十大怪: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也是一道菜,泡馍大碗卖,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不装头上戴,唱戏大声吼起来。”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形成“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是由于陕西关中地区主要种植(  )
A.玉米B.小麦C.水稻D.高粱
【小题2】“帕帕不装头上戴”的主要原因是(  )
①冬春季节风沙较大 
②降水较少,为减少洗头次数 
③与当地宗教习惯有关
④当地气候炎热,方便擦拭汗水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选择题(共5题)

16.

下列符号中,同时表示一种单质、一种原子、一种元素的是(   )

17.

下列符号中,同时表示一种单质、一种原子、一种元素的是(   )

18.

下列函数中,反比例函数是(  )

19.
下列省区跨四个温度带的是(  )
A.陕西省B.内蒙古自治区C.甘肃省D.山西省
20.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面小题。

窗花

耿翔

    ①在大雪封山的日子里,是这些贴得红堂堂的窗花告诉我,在被雪埋得很深很死的山坡上,还有人家。或许是命里有缘,每次到陕北,都能遇上一些让我动心的剪纸人,并且在回城后很长的时间里,都一心想着她们的面容。就是这次踏雪北上,在除了雪的白色几乎无别的色泽可寻的时候,也有一些生动极了的窗花,会突然从一个极不显眼的地方,亮在一条村道上。

    ②说句真话,最初让我倾倒,并把窗花看得神物似的,是在好奇地抓住一位剪纸老人的双手的那一次。现在坐下来,坐在这一目了然的雪塬上,用没有尘土的心想一想,我迎着风的脊背,也会冒出一层很热的汗来。那时,我就等在她的对面,看她像侍弄土地一样,在一块红纸上剪些什么。一剪一剪,随着一阵嚓嚓的剪刀之声,红粉似的纸屑,落了一怀。她每动一次剪刀,我的心都会收缩一次。在陕北,能让心一次次收缩的东西太多了。细数一下,有一路冲刷出来的壶口瀑布,有震动整面山坡的安塞腰鼓,有躺在沙漠中的红石峡,有悬在黄河上的白云山,还有绥德的狮子,清涧的石板,以及从每一道沟里,甚或每一块庄稼地里,都会随时响起来的信天游。而唯一让我的心收缩得发疼的,是她为我剪一幅窗花的全过程。守在她安详的神态里,我最初的浮躁,也像多余的纸片,被一剪一剪地铰去了,剩下的,正如在她手上成形的窗花,完全是一种艺术化了的东西。我不想说破,她剪给我的那一对窗花叫什么,但我要说,那里面一定藏着一个很美的传说。那是在陕北的山坡上,比荞麦和苜蓿花还开得热烈的传说呵。那传说中的主角,正盘腿坐在一方土炕上,内心热烈如火,亦平淡如水地为我铰着她的故事……

    ③看着窗花,我突然想起,陕北人在如此严实的窑洞里,为什么要安这么大的窗子这么大的门?在这么大的门窗上,为什么要贴这么多的窗花?应该这样说,他们守望的几孔窑洞,仅仅是家园的一部分,而更广大的,还有他们一生躬耕着的土地。他们住在窑洞里,土地上一年的收成,不能把他们送入梦乡。只有这些贴在窗户上、囊括各种风物的窗花,才会让他们觉出,日子在这片贫瘠之乡,还过得很瓷实。因此,再不讲究的人家,也不会忘记在贴得拥挤的窗棂上,再添些新窗花上去。

    ④我不是地道的陕北人,无法说透这些剪纸艺术的真正奥妙。但我深刻地记得,许多剪纸艺人只要一握起剪刀,就进入一种半癫状态。有的剪到入神时,一两天不吃不喝。有的边剪边唱,嘴里尽是些无字句的歌。看着她们,你一定会想,真正的艺术在哪里?真正的大师又是谁?对于这群以食为天之民,剪刀的分量会比镰刀重么?

    ⑤在陕北,这些出现在剪刀下,一看就勾魂的俗物,能让人一眼望出一条吐纳百川的文化之河。由此,我在对这些窗花惊叹之余,最为看重的,就是创造这种艺术的工具:一把普通的剪子。在这些婆姨们手上,一把剪子,就是一个大千世界,它能真实或者夸张地铰出存在于陕北的所有物象。谁会相信,这些很抽象的窗花是出自一群文化水平极低的陕北女人之手?有时,我更愿意这样说:窗花,是一种与人俱存的艺术。上苍在造人的同时,就很认真地创造了它。

    ⑥当我冒着一天的雪花,要敲开一户人家的窑门时,我想,在紧挨着窗户的炕头上,应该坐着一位铰窗花的老人。她那不停的剪子声,应该是在雪的覆盖下,唯一剩下来的一种超越感觉的响动,我也应该在开口说话之前,先去摸一摸这双虽被剪子磨僵,却能铰活陕北的手……

    ⑦站在贴得红堂堂的窗花里,我敲门的手,好光亮呵。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百家(上)》,有删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