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8440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8

1.综合题(共3题)

1.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图为我国城市化“纳瑟姆”曲线图。


材料二 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6时的气温差表。


(1)1990~203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该阶段有何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
(3)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与原因,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人口发展已进入关键的历史节点,人口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应由数量控制转向结构优化。

材料二 左图是我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其中Ⅲ阶段为预测段。右图为我国青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变化预测图。(人口抚养比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之比,以百分数表示。一般以15岁至6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14岁以下和65岁以上为非劳动年龄人口。)

(1)与现阶段相比,我国Ⅲ阶段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否会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
(2)描述我国2020年-2060年总人口抚养比的变化特点。
(3)为遏制老年人口社会抚养负担持续加重的态势,有人提出延迟退休的建议。对此,说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3.
下图为“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净迁入人口数量最多的省(区)是_____;净迁出人口数量最多的省(区)是____。
(2)试从地理角度分析我国中部省区成为人口净迁出地区的原因(至少写二点)
(3)试分析人口迁移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至少三点)

2.单选题(共12题)

4.

   如图是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风向频率图和该城市地价分布概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e依次递减)。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乙中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的大小主要受(  )
A.与商品产地距离大小的影响B.与市中心距离大小的影响
C.交通通达度高低的影响D.环境质量优劣的影响
【小题2】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钢铁厂,厂址的最佳位置在(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3】⑤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  )
A.中心商务区B.行政办公区
C.旅游休憩区D.科教文化区
5.

   雄安新区,涉及河北省保定市的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之间。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雄安新区的建设,对北京的影响是 (  )
A.降低北京的交通地位B.减少北京的首都功能
C.减少北京的服务种类D.提高北京的服务等级
【小题2】与保定城区相比,在雄县、容城、安新3县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优势条件是 (  )
A.交通便利B.开发程度低C.基础设施完善D.农业发达
6.
读下面两则人口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王琴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B.政治文化
C.交通运输D.自然环境
【小题2】影响史密斯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源开发B.宗教信仰
C.气候优越D.水源充足
7.
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先转变的是(  )
A.出生率B.生育率C.自然增长率D.死亡率
【小题2】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是(  )
A.①B.②C.③D.④
8.
读下图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欧洲迁往非洲B.从北美迁往拉美
C.从亚洲迁往拉美D.从非洲迁往西亚
【小题2】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A.从湖北流向四川B.从湖南流向广东
C.从山东流向甘肃D.从新疆流向内地
9.
下图为甲、乙两个国家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甲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约为(   )
A.1%B.2%
C.3%D.4%
【小题2】乙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
A.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B.“高—低—高”模式
C.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D.“低—低—低”模式
10.
下面左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状况图,下图为不同阶段人口发展模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右图中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
A.甲—①B.乙—②
C.丙—③D.丁—④
【小题2】类似于丙国人口增长模式的国家是(  )
A.日本B.印度C.孟加拉国D.印度尼西亚
【小题3】关于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
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
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 000千米以上
11.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条件B.交通条件
C.人口分布状况D.早期商业活动
【小题2】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该地(    )
A.位于城市外缘,环境质量好B.接近公路线,商贸活动便利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工业区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12.
下图为“某城市内一区域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读图可知,

该城市区域最可能属于(    )
A.中心商务区B.钢铁工业区C.居民住宅区D.公园游览区
13.
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  )
①大城市化
②郊区城市化
③逆城市化
④再城市化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小题2】阶段II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交通通达度差
②地价昂贵
③污染严重
④远离商业中心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4.
城市化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设施很不完善B.科技落后
C.管理水平落后D.城市人口迅猛增长,城市规模无限扩大
15.
建设生态城市的主要措施有(  )
A.尽可能发展大城市,减少中小城市的数量
B.将有污染的工业企业集中布局在一起
C.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D.将城市建在山区,景观中有山、河、植被等。

3.选择题(共2题)

16.小强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他把物体放在离凸透镜50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17.

按课文《聪明的小白兔(二)》内容填空。

       冬天的一个早晨,兔兄弟一块儿在山坡上做游戏。忽然,鸟儿们乱飞起来,对兔兄弟大喊:“不好了,老鹰来了,快藏起来!”

       小灰兔慌了:“这儿没有洞,往哪儿藏啊?”

       小白兔告诉小灰兔:“你藏到乱石堆里!”

       小灰兔忙问:“哥哥,你怎么办呢?”

        “你快藏吧,别管我。”小白兔说完,往湖边的雪地里跑去。

       老鹰飞来了,他在天上瞧了又瞧,什么也没发现。绕了几个圈子,就飞走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