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 城市化与城市区位同步训练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84401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9/13

1.综合题(共2题)

1.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图为我国城市化“纳瑟姆”曲线图。


材料二 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6时的气温差表。


(1)1990~203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该阶段有何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
(3)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与原因,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2.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实线表示的是    国家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虚线表示的是    国家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 
(2)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迅速增加的拐点出现在    年附近,而此时发达国家却已出现了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我们称该过程为 现象。 
(3)天津市中心城区现今仍保留有郑庄子、盐坨村、小王庄等原农村的地名,这些地名体现出的城市化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单选题(共4题)

3.
下图为我国某规划合理的重化工业城市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市重化工业中心位于    (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该城市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  )
A.西北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东南地区
4.
下表示意某河口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变化情况。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01—2015年,该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的变化情况是    (  )
A.各类农业用地比重均有减少
B.水田减少幅度大于旱地的
C.湿地面积大大增加
D.增加的城镇建设用地一部分来自未利用地
【小题2】该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  )
①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②改变大气组成,水汽含量增大 ③城市建筑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 ④城市地面汇流速度减慢,内涝加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5.
涅瓦河三角洲地区原为大片丛林和泥潭,平均海拔仅1~2米。1703年,彼得大帝在兔子岛上建设军事碉堡——彼得堡罗要塞,此后克服重重障碍,逐步扩建为圣彼得堡市(位置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军事碉堡选址于兔子岛是因为该岛 (  )
A.地质稳固,便于建设防御工事
B.资源丰富,适于布局大量兵力
C.气候适宜,适于长期屯兵驻扎
D.四面环水,便于抵御外敌入侵
【小题2】除泥潭广布外,圣彼得堡市政建设的推进过程中还需克服的障碍有    (  )
A.土层冻融B.地形复杂
C.海水倒灌D.丛林繁茂
6.

   埃及沙漠广布,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首都开罗人口约1800万,是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5年3月,埃及宣布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区兴建新首都。新首都作为政治中心,规划容纳500万居民,提供175万个长期工作职位。下图为埃及略图。

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推测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是( )
A. 平衡地区发展 B. 提升国家形象
C. 分散开罗人口 D. 吸引国家投资
【小题2】与开罗以北地区相比,在开罗以东地区建设新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
A. 农业发达 B. 用地充足
C. 基础设施完善 D. 交通便利
【小题3】埃及新首都提供的长期工作职位,所属的主要部门为( )
A. 农业    B. 制造业
C. 建筑业 D. 服务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