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具有动态平衡性,与人类自身“共生共荣”。“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使生态要素合理配置。贵州省政府扶持贫困石山区农民,将山区坡耕地建设为石坎梯高标准农田,成为精准扶贫的成功案例。石坎梯田就是用石头砌田埂进行农田改造。下图为贵州省石山区威宁县石坎梯高标准基本农田。

分析威宁县建设石坎梯田的自然背景和意义。
死亡谷国家公园位于美国落基山脉和内华达山脉之间,面积1408km2,死亡谷曾是个大湖泊,后因冰川消退逐渐干涸终成荒芜的干谷,最低点海拔低于海平面86米。这里不仅极度干旱,而且是地球上夏季最热的地区之一。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种子可以在土壤中沉睡多年;几百万年前幸存下来的内华达鳉鱼,隐藏在几处与世隔绝的水注中,经过不断进化,已经适应高盐度和超过38℃高温的水域环境。死亡谷经常整年不下雨,偶尔一场暴风雨过后,雨水积聚形成浅湖泊,之后很决就会干涸,春季,湖水退去后的谷地就会迎来被称为“超级绽放”的盛大花事:瀑布般的野花漫溢在大片的土地上,展现着旺盛的生命力。山谷里很多石块都会在谷底到处跑,后面还会留下它们滑动的轨迹,有的是直线滑动,有的沿着优美的曲线滑动。下图为死亡谷的位置示意图及谷内石块自己走动的景观图。

(1)说明死亡谷夏季酷热的原因。
(2)根据材料推断“死亡谷”内石头会自己走动的原因。
(3)简述死亡谷出现“超级绽放”盛大花事的原因。
(4)分析内华达鳉鱼能在死亡谷生存至今的原因。
芒果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芒果树喜温暖,不耐寒霜,耐旱能力强,但不耐涝。一般认为,北回归线是芒果栽培的北缘。攀枝花市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纬度最高、海拔最高、成熟期最晚、品质最优的大规模芒果生产基地,2014年芒果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8%左右。攀枝花的苦果一般比国内其他芒果产区晚熟1-2个月,9-11月才上市。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1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2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相比海南芒果产地,简述攀枝花市成为我国晚熟芒果基地的气候条件。
(2)攀枝花芒果主要种植在河谷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芒果种植的原因。
(3)你是否赞同攀枝花市扩大芒果种植业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凤凰县地处湖南省西部边缘,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角。凤凰古城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迷人的夜景、吊脚楼、苗寨是凤凰旅游的魅力,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凤凰旅游的灵魂,加之风光无限的山、水、洞景观,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往凤凰。凤凰巷道多,古街道上紧挨着各种各样的小商铺,通常营业的时间都是到24:00。旅游业的发展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之外还影响着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简述假如你作为凤凰古城当地的导游,应如何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2.单选题- (共4题)
为缓解城市环境问题,北京市和南京市均规划建设“通风廊道”。图A为北京市和南京市1月、7月风玫瑰图,图B为南京市“通风廊道”规划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北京市、南京市两地1月最大风频风向差异明显的直接原因是( )
A.海陆分布 | B.纬度位置 |
C.地形阻挡 | D.地转偏向力 |
A.南北走向 | B.东西走向 |
C.放射状 | D.环形式 |
A.多为东北一西南走向,与1月最大风频一致.有利于冬季雾霾的扩散 |
B.南京市的“通风廊道”均经绿地、水域,有利于形成五个景观大道 |
C.形成“狭管效应”、加大风速,提升空气流动性,起到净化城区空气的作用 |
D.有利于城市热量的散发,起到缓解热岛效应的作用 |
土壤中排放的CO2主要来自生物残体分解和根系呼吸。受人类干扰,我国东北某山植被群落发生了逆行演替:红松阔叶林→阔叶杂木林→白桦林→灌木林→草本。下图示意该山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群落8月份土壤CO2排放通量时间变化。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山植被群落从红松阔叶林向草本逆行演替过程中
A.草本物种数逐渐增加 | B.植被覆盖率逐渐下降 |
C.地上生物量逐渐减少 | D.群落内光照逐渐减弱 |
A.红松阔叶林 | B.阔叶杂木林 |
C.白桦林 | D.灌木林 |
A.土壤微生物 | B.地下生物量 |
C.表层凋落物 | D.土壤含水量 |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 B.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
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 D.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
A.技能与素质的提升 | B.年龄构成的年轻化 |
C.数量的大幅度提高 | D.性别结构的均衡化 |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 B.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
C.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 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