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右图为我国东部某地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C),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7月均温的范围值是 ,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冬季乙、丙两地气温高低,并分析其原因。
(3)试分析丁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

(1)甲地7月均温的范围值是 ,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冬季乙、丙两地气温高低,并分析其原因。
(3)试分析丁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
2.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左图中的D是南美位于秘鲁和玻利维亚两国之间的的的喀喀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湖区周围雪峰环绕,湖面水位有周期性的涨落现象。秘鲁海拔3500~4000米的山区,出产一种经济效益高的药用植物---玛咖。玛咖通过公路运输到沿海地区加工出口。右图是湖区的降水统计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湖面水位周期性涨落的规律并说明原因。
(2)分析秘鲁玛咖由产地到沿海采用公路运输的原因。
左图中的D是南美位于秘鲁和玻利维亚两国之间的的的喀喀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湖区周围雪峰环绕,湖面水位有周期性的涨落现象。秘鲁海拔3500~4000米的山区,出产一种经济效益高的药用植物---玛咖。玛咖通过公路运输到沿海地区加工出口。右图是湖区的降水统计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湖面水位周期性涨落的规律并说明原因。
(2)分析秘鲁玛咖由产地到沿海采用公路运输的原因。
2.单选题- (共13题)
3.
读下列省区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按纬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小题2】粤菜、鲁菜都是我国著名的菜系,其正宗来源地分别是()
【小题3】四个省区中,受寒潮影响最大的省区应该是()

【小题1】按纬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④②③ | B.④③②① | C.③②④① | D.③①④②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4.
下图是经纬网和中国著名山脉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的四至点。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山脉③南北绵延长约()
【小题2】图中山脉()
【小题3】图中山脉③的东、西两侧分别是()

【小题1】山脉③南北绵延长约()
A.550千米 | B.1100千米 |
C.1500千米 | D.2200千米 |
A.①是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
B.②位于青藏高原,是黄河的发源地 |
C.③是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 |
D.④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 |
A.山东省、山西省 |
B.季风区、非季风区 |
C.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
D.落叶林带、草原带 |
5.
【小题1】下列有关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在我国的陆上邻国中,与我国有不连续疆界的一组国家是
【小题3】关于我国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有关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为温带和亚热带,小部分为热带和寒带 |
B.我国领土最西端在青藏高原的西侧 |
C.我国最北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
D.从西向东,经度相差约60度,分属五个时区 |
A.巴基斯坦、越南 | B.俄罗斯、印度 |
C.印度、缅甸 | D.朝鲜、蒙古 |
A.各民族杂居,少数民族分散分布 |
B.少数民族相对集中在西北、西南和东南地区 |
C.少数民族相对集中在中部地区 |
D.少数民族相对集中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
6.
我国是文明古国,地域辽阔,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斜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图中字母所在地区与下列民俗文化相关错误的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斜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 B.是我国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
C.是我国人口的分界线 | D.是汉族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分界线 |
A.①地是朝鲜族的聚居区 | B.②地的传统民居是窑洞 |
C.③地喜欢吃麻辣的食物 | D.④地有傣族庆典泼水节 |
7.
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图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小题2】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小题3】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

【小题1】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A.0.55 0.50 | B.0.30 0.50 | C.0.55 0.35 | D.0.30 0.35 |
A.大气环流、地形 |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
C.纬度位置、地形 | 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 |
A.E | B.F | C.G | D.H |
8.
下图示意世界局部区域1月平均气温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最大温差可能达
【小题2】导致M处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最大温差可能达
A.4℃ | B.6℃ | C.8℃ | D.10℃ |
A.受地形影响 | B.距离海洋较远 | C.受纬度影响 | D.受洋流影响 |
9.
下图为沿某大陆34°纬线所做的气候要素变化曲线图(①表示1月均温,②表示11~4月降水量,③表示7月均温,④表示5~10月降水量)。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大陆是
【小题2】造成该大陆东、西两岸降水季节分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1】该大陆是
A.亚欧大陆 | B.北美大陆 |
C.南美大陆 | D.澳大利亚大陆 |
A.纬度位置 | B.地形 | C.洋流 | D.大气环流 |
10.
【小题1】图示湖泊的成因和湖水的性质分别为
【小题2】图示湖泊位于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湖泊的成因和湖水的性质分别为
A.冰川侵蚀--淡水 |
B.断层陷落--淡水 |
C.地壳运动--咸水 |
D.火山活动--咸水 |
A.俄罗斯 |
B.蒙古 |
C.美国 |
D.加拿大 |
11.
读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七个省级行政单位中,省级行政中心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内的有
【小题2】该植被最有可能是
【小题3】该植被区最普遍的生态问题是

【小题1】图中七个省级行政单位中,省级行政中心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内的有
A.4个 | B.3个 | C.2个 | D.5个 |
A.针叶林 | B.落叶林 |
C.阔叶林 | D.草原 |
A.酸雨 | B.土地沙漠化 |
C.水土流失 | D.大气污染 |
12.
【小题2】该省级行政区( )
①总人口数持续增加
②处于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
③人口流出现象严重
④乡村人口迁入城市现象普遍
下表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人口数据”,其人口密度与我国平均水平相当。完成下列问题。
A.贵州省 | B.青海省 | C.江苏省 | D.上海市 |
①总人口数持续增加
②处于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
③人口流出现象严重
④乡村人口迁入城市现象普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3.
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最易发生洪涝的季节是
【小题2】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是

【小题1】该地最易发生洪涝的季节是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葡萄酿酒 | B.甘蔗制糖 |
C.棉花纺织 | D.大豆加工 |
14.
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双边贸易额从1988年的12亿澳元增加到2012年的170多亿澳元,2013年两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下图为2011年双方贸易额前五位的商品和服务种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与马来西亚相比,澳大利亚具有优势的产业是
【小题2】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两国间经贸额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①空间位置邻近 ②航空运输发达 ③经济水平相当 ④经济互补性强

【小题1】与马来西亚相比,澳大利亚具有优势的产业是
A.石油开采 | B.家用电器制造 |
C.金属矿开采 | D.交通设备制造 |
①空间位置邻近 ②航空运输发达 ③经济水平相当 ④经济互补性强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15.
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避寒旅游逐渐流行起来。据研究,一月均温一般在10℃到22℃之间的地区,适合于作冬季避寒旅游的目的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冬季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偏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
【小题2】下列各组城市中,适合于冬季避寒旅游的是 ( )
【小题1】我国冬季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偏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
A.受副极地低气压的控制 | B.西伯利亚冷空气频繁南下 |
C.东部沿海受到洋流影响 | D.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短 |
A.珠海、南昌 | B.南昌、贵阳 | C.贵阳、厦门 | D.厦门、珠海 |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