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图中B、R、I、C四个国家被称为“金砖四国(BRIC)”。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四个国家的名称是:B 、R 、I 、C 。
(2)世界上大多数河流的下游平原都是重要的农业区,但R国东部三条重要河流的下游几乎没有农业生产,主要原因是什么?
(3)I国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该国新兴产业以 为主,世界著名。
(4)B国北部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这里人口密度低的主要原因是 。

(1)四个国家的名称是:B 、R 、I 、C 。
(2)世界上大多数河流的下游平原都是重要的农业区,但R国东部三条重要河流的下游几乎没有农业生产,主要原因是什么?
(3)I国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该国新兴产业以 为主,世界著名。
(4)B国北部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这里人口密度低的主要原因是 。
2.
读我国华北某区域图,回答。(10分)

(1)图中河流的流向 。
(2)简述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
(3)说出公路的以下两处弯曲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A处 ,理由
B处 ,理由
(4)据图中信息说出该地适合发展何种工业?
试分析发展该工业的优势区位是
(5)该地聚落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1)图中河流的流向 。
(2)简述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
(3)说出公路的以下两处弯曲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A处 ,理由
B处 ,理由
(4)据图中信息说出该地适合发展何种工业?
试分析发展该工业的优势区位是
(5)该地聚落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3.
读下列“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表,回答问题。
(1)通常用 比重来衡量城市化水平。在19世纪的100年间,世界城市化水平仅上升了10个百分点;而20世纪最后40年间,世界城市化水平上升了 个百分点,说明当今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特点之一是 。
(2)从20世纪 年代起,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开始接近并超过发达国家;至2000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是发达国家的约 倍,说明当今世界城市化的重心已由_____国家转移至 国家。
(3)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可得出,到2010年世界总人口约达70亿,其中发达国家的总人口约达 亿,因此控制 国家的人口数量是当务之急。
(4)依据表中数据,绘制“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图。(要求用折线图分别表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
年 份 | 世 界 | 发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 | |||
城市人口(亿) | 城市化水平(%) | 城市人口(亿) | 城市化水平(%) | 城市人口(亿) | 城市化水平(%) | |
1960年 | 10.32 | 34.2 | 5.71 | 60.5 | 4.60 | 22.2 |
1970年 | 13.71 | 37.1 | 6.98 | 66.6 | 6.73 | 25.4 |
1980年 | 17.04 | 39.6 | 7.98 | 70.2 | 9.66 | 29.2 |
1990年 | 22.34 | 42.6 | 8.77 | 72.5 | 13.57 | 33.6 |
2000年 | 28.54 | 46.6 | 9.50 | 74.4 | 19.04 | 39.3 |
2010年 | 36.23 | 51.8 | 10.11 | 76.0 | 26.12 | 46.2 |
(1)通常用 比重来衡量城市化水平。在19世纪的100年间,世界城市化水平仅上升了10个百分点;而20世纪最后40年间,世界城市化水平上升了 个百分点,说明当今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特点之一是 。
(2)从20世纪 年代起,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开始接近并超过发达国家;至2000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是发达国家的约 倍,说明当今世界城市化的重心已由_____国家转移至 国家。
(3)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可得出,到2010年世界总人口约达70亿,其中发达国家的总人口约达 亿,因此控制 国家的人口数量是当务之急。
(4)依据表中数据,绘制“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图。(要求用折线图分别表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

2.单选题- (共11题)
4.
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说明
A.只有经济高度发达,才能实现环境质量的改善与提高 |
B.发展经济必然会带来环境污染 |
C.必须靠发展生产力来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 |
D.发达国家环境问题较发展中国家严重 |
5.
我国某地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是
A.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 |
B.杂草填入沼气池减少了秸秆还田,所以土壤的肥力下降 |
C.饲料、肥料、燃料之间相争激烈,农民需要根据实际调整三者关系 |
D.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但不利于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 |
7.
如图为世界某区域的交通状况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2】从图中各国的铁路分布看,显示其发展过程深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小题3】关于图中A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陆资源的出口 | B.促使人口向内陆迁移 |
C.开发内陆 | D.重要自然资源的进口运输 |
A.人口的分布 | B.矿产的分布 | C.殖民的背景 | D.地势的高低 |
A.上中游径流季节变化小 | B.河流含沙量小 |
C.有凌汛现象出现 | D.下游河流流量大 |
8.
关于东南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锡的产地 |
B.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产地 |
C.处于亚欧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十字路口”上 |
D.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 |
9.
下列四组河流中,河口都位于北纬20°---25°之间的是
A.印度河、恒河、红河、西江 | B.印度河、尼罗河、恒河、西江 |
C.恒河、印度河、长江、西江 | D.恒河、红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
10.
下列有关西亚地区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炎热干燥,淡水资源短缺,农业中畜牧业占重要地位 |
B.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较平坦,发展种植业的条件优越 |
C.居民均为白色人种,称为阿拉伯人,故有“阿拉伯世界”之称 |
D.被“五海”所围绕,受海洋影响明显,气候温暖湿润 |
12.
读下图,沿直线从A到B所经过的气候类型依次有


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
B.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气候 |
C.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
D.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
13.
如图是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有关城市热岛强度的信息,正确的是
【小题2】若图示热岛强度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密切,其依据是:
①城市人口密度高于农村 ②臭氧层空洞不断扩大
③海陆热力环流显著 ④峰值时刻与人流、车流高峰期吻合

【小题1】图中有关城市热岛强度的信息,正确的是
A.晴天日平均值约2.2℃,最大值约3.7℃ |
B.阴天日平均值约0.9℃,最大值约2.4℃ |
C.热岛强度与天气形势有关,云量少,风速小,热岛效应微弱 |
D.阴天时热岛效应显著 |
①城市人口密度高于农村 ②臭氧层空洞不断扩大
③海陆热力环流显著 ④峰值时刻与人流、车流高峰期吻合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①② |
14.
读某类工业收益性空间界限的区位模型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工业布局的最佳区位是
【小题2】为了吸引投资,当地政府出台了相关补贴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该工业布局的最佳区位是
A.a | B.c | C.d | D.f |
A.e点所在区域范围扩大 | B.企业利润增多,但分布范围减小 |
C.平均费用的最低值会升高 | D.图中a与b点间的距离会增加 |
3.选择题- (共7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