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东六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8424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3

1.综合题(共2题)

1.
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 M、P、Q 中 处是高级住宅区。简述判断的理由。
(2)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 城应建在 处。简述甲、乙两卫星城的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
(3)该城市早期选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分析促进该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区位优势。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山东省东南部的莒南县大店镇,人口7.1万,耕地面积 4666.7公顷,境内 3/5面积位于沐河、浔河冲积平原上。近几年,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大力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在科技示范田的带动下,有 9500户农民常年从事草莓专业生产,形成了1333.3公顷的环浔河无公害草莓生产基地,草莓种植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镇政府对草莓生产及销售实施服务的系列化,依托镇农贸公司,广开镇外销售市场,在各大中城市设立销售网点,使草莓进入鲁、豫、皖、苏、京、津、沪等省市的几十个大中城市的水果市场。随后在镇内草莓生产基地附近建立了13个批发市场。现已发展成为“山东草莓第一镇”。大店镇草莓生产的规模化发展、一体化经营机制不仅促进了草莓这一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拉动了包装、印刷、运输、餐饮服务、金融、劳务输出和建筑等第二、三产业的蓬勃兴起。

(1)根据材料归纳大店镇的草莓生产有哪些特点?
(2)草莓属于易腐烂变质产品,大店镇的草莓能够进入国内几十个大中城市的水果市场,是得益于哪些条件的保证?
(3)根据材料分析促使大店镇草莓专业化生产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
(4)简述大店镇的草莓生产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2.单选题(共8题)

3.
读成都某月热岛现象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城市(  )
A.气溫从市中心向四周逐渐递减
B.气温从城市四周向市中心逐渐递减
C.四环以外没有任何热岛现象
D.二环到三环之间甲处热岛现象不明显
【小题2】城市热岛区形成主要是因为( )
①热岛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大气逆辐射强
②热岛区域植被覆盖率高,地面辐射弱
③热岛区域生产生活废热排放量大
④城市建筑规模的扩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 2000~2013 年人口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年份中该城市人口净迁入最少的是(   )
A.2003 年B.2006 年C.2009 年D.2012 年
【小题2】该城市人口变动将导致(    )
A.平均预期寿命缩短B.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减轻
C.老龄化的进程延缓D.文化和价值取向趋向单一
5.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曲线图”,①到⑥代表顺次的年份为(1990年—2011年),各点年份间隔相同。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城市人口总量最少和最多的年份分别是( )
A.①⑤B.②⑥C.③⑤D.③⑥
【小题2】有关该市人口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年段人口净迁出的原因可能是主城区污染严重,重工业向卫星城迁移
B.该市自④开始城市化加快发展
C.③—④年段迁入人口数量与④—⑤年段的相同
D.⑥年份迁入人口减少的原因可能是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外迁
6.
下图为某国城市人口数量、城市数目和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国(    )
A.自 1953 年以来城市人口数量波动上升
B.60 年代受政策影响城市数目减少
C.2000 年以来城市化已步入后期稳定阶段
D.近半个世纪以来城市化处于中期加速阶段
【小题2】该国可能是(    )
A.中国B.美国C.印度D.印度尼西亚
7.
下图为“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中,排在第二圈层的省级行政区,除重庆、四川、海南外还有(   )
A.吉林、安徽、湖北、河南
B.安徽、湖北、湖南、江西
C.广西、湖南、江西、福建
D.福建、江西、湖南、贵州
【小题2】深圳户籍人口中四川人较多的主要原因是四川(    )
A.政府安排外迁人口多
B.自然资源短缺
C.生态移民较多
D.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小题3】大规模人口迁移(    )
A.减慢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B.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
C.扩大了地区间的经济差异
D.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8.

   人口数量的增长由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和机械增长率(由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分别是表示自然增长速度和机械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下图是世界某年甲、乙、丙三个城市市区人口数量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丙三个城市中市区人口数量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是(    )
A.甲、丙、乙B.乙、丙、甲
C.乙、甲、丙D.甲、乙、丙
【小题2】从甲城市市区人口数量变化分析,最有可能的现象是(    )
A.人口大量迁移到其他城市B.老年人口比重较小
C.逆城市化现象D.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9.
某城市地处平原,下图是该城市及郊区气温和降水的统计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城市所处平原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水稻种植业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D.商品谷物农业
【小题2】图中①代表的城市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
A.工业区B.中心商务区
C.居民住宅区D.科教文化区
10.
双塔灌区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疏勒河下游盆地,是疏勒河三大灌区之一。双塔灌区所产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下表为 2010 年双塔灌区农作物生产相关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双塔灌区相对华北地区发展种植业的显著优势是 ( )
A.土壤肥沃B.昼夜温差大C.地形平坦D.水源充足
【小题2】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双塔灌区棉花种植面积扩大了 10 倍左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市场需求量增加,棉花价格上涨
B.棉花品种改良,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C.棉花需水量较少,种植效益高
D.生态改善,适宜棉花种植的土地增加
【小题3】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出发,双塔灌区对农作物结构进行调整。今后种植面积可能扩大的是   ( )
A.瓜类B.小麦C.棉花D.蔬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