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气候的大陆性是相对于海洋性而言的,大陆性气候是主要受大陆热力性质变化大、水分少的性质影响的气候,在我国主要表现为最热月与最冷月紧跟在夏至与冬至之后出现,春季气温高于秋季气温,降水集中在夏半年,气温年、月平均日较差均>10℃,等等。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分布图。

(1)四川盆地能够成为我国西部内陆的海洋性气候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为什么许多滨海城市,如大连、天津、青岛,甚至上海都不能算作海洋性气候,而只是海洋性过渡气候?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从降水方面分析青藏高原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为海洋性过渡气候,而藏北高原是大陆性气候的原因?
材料一 气候的大陆性是相对于海洋性而言的,大陆性气候是主要受大陆热力性质变化大、水分少的性质影响的气候,在我国主要表现为最热月与最冷月紧跟在夏至与冬至之后出现,春季气温高于秋季气温,降水集中在夏半年,气温年、月平均日较差均>10℃,等等。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分布图。

(1)四川盆地能够成为我国西部内陆的海洋性气候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为什么许多滨海城市,如大连、天津、青岛,甚至上海都不能算作海洋性气候,而只是海洋性过渡气候?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从降水方面分析青藏高原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为海洋性过渡气候,而藏北高原是大陆性气候的原因?
2.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北亚部分地区略图。

材料二 下表为北亚三大河流年平均流量表。

(1)总结表中河流径流量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及其主要原因。
(2)鄂毕河和叶尼塞河两河中下游地区有大片沼泽,从地形和水文角度分析其成因。
(3)说出北亚地区矿产资源的主要特征,并简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
材料一 下图为北亚部分地区略图。

材料二 下表为北亚三大河流年平均流量表。

(1)总结表中河流径流量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及其主要原因。
(2)鄂毕河和叶尼塞河两河中下游地区有大片沼泽,从地形和水文角度分析其成因。
(3)说出北亚地区矿产资源的主要特征,并简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
2.单选题- (共12题)
3.
读印度示意图,分析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班加罗尔是印度重要的工业中心之一,其主要的工业类型和分布组合正确的是( )
【小题2】由孟买直线到加尔各答,其年降水量的变化是( )
【小题3】图示农作物分布区的农作物是( )

【小题1】班加罗尔是印度重要的工业中心之一,其主要的工业类型和分布组合正确的是( )
A.技术指向型工业-c | B.技术指向型工业-b |
C.市场指向型工业-c | D.原料指向型工业-b |
A.逐渐减少 |
B.先逐渐减少,后逐渐增加 |
C.逐渐增加 |
D.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少 |
A.小麦 | B.棉花 | C.黄麻 | D.水稻 |
4.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分布在图中( )
【小题2】B处的传统聚落是( )

【小题1】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分布在图中( )
A.A处 | B.C处 | C.D处 | D.E处 |
A.帐篷 | B.高脚屋 |
C.窑洞 | D.厚墙、小窗的住房 |
5.
下图为某国(①区域不属于该国领土)玉米主产区和玉米种植、收获的时间示意图。该国制造业、采矿业是其经济支柱。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7~10月为该国玉米主产区的农闲时期,主要自然原因是( )
【小题2】7月,一艘轮船把该国矿产品从甲港口经澳大利亚西岸运往上海,沿途大多( )
【小题3】根据自然地理特征分析,该国重点防治的最主要环境问题是( )

【小题1】7~10月为该国玉米主产区的农闲时期,主要自然原因是( )
A.降水稀少,水源条件差 |
B.为冬春季节,气候寒冷不适合玉米生长 |
C.气候过于炎热干燥 |
D.降水过多,多洪涝灾害 |
A.逆风顺水 | B.逆风逆水 |
C.顺风顺水 | D.顺风逆水 |
A.森林锐减 | B.湿地破坏 |
C.荒漠化 | D.酸雨问题 |
6.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河流注入的水域是( )
【小题2】M城所在国家的自然特点是( )
【小题3】N城兴起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小题1】图中河流注入的水域是( )
A.死海 | B.黑海 | C.波斯湾 | D.红海 |
A.面临海洋,降水丰沛 | B.地势低平,植被茂盛 |
C.冬温夏凉,四季如春 | D.气候干燥,沙漠广布 |
A.沿河、沿海的位置 | B.丰富的石油资源 |
C.便利的管道运输 | D.活跃的宗教活动 |
7.
我国山川壮丽,地形多种多样,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地形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是( )
【小题2】下列山脉与大兴安岭走向大致相同的是( )
【小题1】下列地形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 B.黄土高原 |
C.青藏高原 | D.华北平原 |
A.秦岭 | B.阴山 |
C.喜马拉雅山 | D.巫山 |
8.
读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连线PQ东南部属于( )
【小题2】下列自然资源中,不属于该地区优势资源的是( )
【小题3】造成连线PQ的东南部与西北部两地人口密度不同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小题1】连线PQ东南部属于( )
A.青藏高原 | B.四川盆地 | C.云贵高原 | D.横断山区 |
A.风能 | B.水能 | C.地热能 | D.有色金属 |
A.地形 | B.气候 | C.水文 | D.矿产资源 |
9.
下图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和富山市气温和降水季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富山市气温、降水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日本IT工业集中在甲岛,因此该岛被称为“硅岛”,其原因是该岛( )
①环境洁净 ②资源丰富 ③现代高速交通便利 ④劳动力丰富 ⑤科技发达

【小题1】关于富山市气温、降水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降水较少——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有关 |
B.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常年受西风影响 |
C.冬季降水丰富——处于冬季风的迎风坡 |
D.气温季节变化较大——主要受海洋影响 |
①环境洁净 ②资源丰富 ③现代高速交通便利 ④劳动力丰富 ⑤科技发达
A.①②③ | B.①③⑤ | C.②④⑤ | D.③④⑤ |
10.
读世界某区域洋流与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X地降水主要集中在( )
【小题2】沿X-Y-Z自然景观的变化是( )

【小题1】X地降水主要集中在( )
A.12月至次年1、2月 | B.3~6月 |
C.6~9月 | D.9~12月 |
A.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 | B.硬叶林、稀树草原、荒漠 |
C.落叶林、草原、荒漠 | D.雨林、稀树草原、荒漠 |
11.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农业地带沿0°经线发生变化,其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
【小题2】相对于其周边地区而言,甲地区农业发达,其主要原因是( )

【小题1】农业地带沿0°经线发生变化,其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
A.由南向北,热量越来越少 | B.由南向北,降水越来越少 |
C.由南向北,地势越来越高 | D.由南向北,土壤越来越贫瘠 |
A.光照充足 | B.热量丰富 | C.水源充足 | D.土壤肥沃 |
12.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局部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地球上某种资源的分布。若人类不合理利用这种资源,将可能会出现( )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致甲乙两地气候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洋流 |
B.乙到丙体现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 |
C.图示洋流降低了沿岸地区的干热程度 |
D.甲、丙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 |
A.海水升温,二氧化碳减少 |
B.两极冰川融化,山地雪线下降 |
C.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加剧 |
D.全球气候变干,物种增加 |
13.
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成因( )
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甲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③乙国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小题2】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形平坦 ④水源丰富
【小题3】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

【小题1】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成因( )
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甲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③乙国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热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形平坦 ④水源丰富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 | 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 |
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 | 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 |
14.
读美国主要农业带(区)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因受冰川的影响,冰碛土的分布最为普遍的农业带(区)是( )
【小题2】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因受冰川的影响,冰碛土的分布最为普遍的农业带(区)是( )
A.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 B.小麦区 |
C.乳畜带 | D.棉花带 |
A.中央大平原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
B.乳畜带气候冷湿,适合牧草的生长,同时还是美国人口密集的地区,乳畜产品需求大。 |
C.西部畜牧区因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有着大面的干旱、半干旱草原,以游牧业为主。 |
D.东南部棉花带光热充足,生产条件好,目前仍是世界最大的棉花生产地。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