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6题)
1.
(海洋)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是海—气相互作用异常的表现,下图为“南美洲不同年份某季节大气环流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海域形成大渔场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
(2)⑤附近海域水深达6000m以上,判断该海域的海底地形是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
(3)图中①②③④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
(4)表示厄尔尼诺年份的图是____(“A”或“B”)图,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该现象发生时,①海域海—气相互作用发生的变化主要有____________。

(1)①海域形成大渔场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
(2)⑤附近海域水深达6000m以上,判断该海域的海底地形是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
(3)图中①②③④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
(4)表示厄尔尼诺年份的图是____(“A”或“B”)图,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该现象发生时,①海域海—气相互作用发生的变化主要有____________。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辽中南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业基地,区内工业发展条件优越。
材料二 美国东北部的匹兹堡,最初是一个普通的毛皮贸易场所,19世纪中叶才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城市,如今匹兹堡已华丽转身为美国东北部的一座科技新城。
材料三 下图为“辽中南工业基地和美国五大湖工业区位置图”。

(1)与五大湖工业区比较,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的自然资源优势是 ,劣势是 ;为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两地均适宜发展 等工业部门。
(2) 除资源条件外,两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还有哪些?
(3)匹兹堡的“华丽转身”,对辽中南地区发展转型具有哪些借鉴意义?
材料一 辽中南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业基地,区内工业发展条件优越。
材料二 美国东北部的匹兹堡,最初是一个普通的毛皮贸易场所,19世纪中叶才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城市,如今匹兹堡已华丽转身为美国东北部的一座科技新城。
材料三 下图为“辽中南工业基地和美国五大湖工业区位置图”。

(1)与五大湖工业区比较,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的自然资源优势是 ,劣势是 ;为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两地均适宜发展 等工业部门。
(2) 除资源条件外,两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还有哪些?
(3)匹兹堡的“华丽转身”,对辽中南地区发展转型具有哪些借鉴意义?
3.
根据下图和文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化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严格控制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新型乡镇城市的发展方针又被提上日程。全国各个地区积极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势互补,既有利于北京市城市化问题的解决,也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1)北京市把部分产业和职能分散出去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唐山市承接北京重化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
(3)如果北京要把部分政治职能从①②两个方向分散出去,最有可能选择 城市,请简述主要原因。
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 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 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3)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
(4)请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 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 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3)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
(4)请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5.
图甲为“长江经济带位置示意图”,图乙为“长江流域主要水利枢纽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居我国首位,其主要分布在 ,原因是这些地区的河流 。
(2)长江流域大力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有 等。
(3)长江中下游河段,开发利用的重点有 。
(4)为加强长江流域区际联系,实现优势互补,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有 、 。这对江苏社会经济影响有哪些?
(5)能源的跨区域调配,体现了区域间的 性和 性特征。

(1)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居我国首位,其主要分布在 ,原因是这些地区的河流 。
(2)长江流域大力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有 等。
(3)长江中下游河段,开发利用的重点有 。
(4)为加强长江流域区际联系,实现优势互补,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有 、 。这对江苏社会经济影响有哪些?
(5)能源的跨区域调配,体现了区域间的 性和 性特征。
6.
2014年12月12日下午14时32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工人打开丹江口水库闸门放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个省市沿线约6 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间接惠及人口近1亿。丹江口水库集水区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图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列举出分界线的类型: 。
(2)比较汉江与渭河水文特征的异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向北京、天津等地输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该工程对北京的主要影响。

(1)图中 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列举出分界线的类型: 。
(2)比较汉江与渭河水文特征的异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向北京、天津等地输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该工程对北京的主要影响。
2.单选题- (共13题)
7.
下图为“西北大西洋冬季浮冰南界分布图及格陵兰岛冰川上广泛出现的圆形孔洞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冬季浮冰南界西段位置偏南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冰川上的圆形孔洞是因深色尘埃飘落冰面所致。
其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深色尘埃能

【小题1】图中冬季浮冰南界西段位置偏南的主要原因是
A.寒流①势力弱 | B.暖流②势力强 |
C.寒流③势力强 | D.暖流④势力弱 |
其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深色尘埃能
A.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
B.减弱地面辐射的散失 |
C.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
D.减弱大气逆辐射 |
8.
下图为“北太平洋部分海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下列表示①、③两处洋流流向及其附近海域等温线的是

【小题1】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性大渔场最有可能位于②③海域之间 |
B.洋流②延长了上海至旧金山的船只航行时间 |
C.洋流③利于污染物向北扩散,加快净化速度 |
D.洋流④对北美西岸地区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
A.![]() | B.![]() |
C.![]() | D.![]() |
9.
图示为“甘肃石羊河流域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古冲积扇相比,图中新冲积扇位置更靠近山麓,其原因有
【小题2】在祁连山地区,由于矿产开发及过度放牧,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小题1】与古冲积扇相比,图中新冲积扇位置更靠近山麓,其原因有
A.流水搬运能力下降 | B.区域水循环水量增大 |
C.下游地区地势降低 | D.山麓因风化侵蚀后退 |
A.草场严重退化 | B.洪涝灾害频发 | C.水土流失 | D.次生盐碱化 |
10.

【小题1】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图中各点分别A、B、C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
有的学者将区域的发展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
B.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
D.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
A.C—A—B | B.B—C—A | C.B--A--C | D.A--B--C |
11.
读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自然资源支撑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产业结构由M阶段向N阶段演进的主导因素是( )
【小题2】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 )

【小题1】影响产业结构由M阶段向N阶段演进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 | B.政策 |
C.人才 | D.市场 |
A.纺织、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部门消失 |
B.工业部门的种类日趋多元化 |
C.资源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渐降低 |
D.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攀升 |
12.
【小题2】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是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某国外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A.市场规模 | B.劳动力成本 |
C.原材料成本 | D.技术水平 |
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 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 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
13.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小题2】“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小题1】“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自然植被改善 | B.风力侵蚀减弱 |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
14.
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和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同一地区湿地变化对比图,阴影部分为湿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地区湿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湿地沿岸的企业大规模排放废水 ②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③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④长江上游地区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和毁林种粮
【小题2】图中湿地面积变化对当地的影响最可能是

【小题1】图示地区湿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湿地沿岸的企业大规模排放废水 ②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③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④长江上游地区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和毁林种粮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A.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 | B.地下水水质恶化,海水入侵 |
C.气温年较差变大,旱涝灾害频发 | D.灌溉水源增多,农业增产 |
15.
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形成了脆弱的生态环境。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黄土高原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较南方丘陵山区严重,其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小题1】关于黄土高原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深居内陆,且位于阶梯交界处 | B.水土流失严重,但地质地震灾害较少 |
C.位于从半干旱向干旱过渡的地区 | D.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交错,自然环境条件不够稳定 |
A.黄土高原降水量较南方丘陵山区大 | B.黄土高原降水强度较南方丘陵山区小 |
C.黄土高原植被破坏较南方丘陵山区严重 | D.黄土高原上黄土抵抗侵蚀能力极低 |
16.
《人民日报》2017年3月3日报道,湖北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大力发展生物质能产业取得良好效益。下图为“蕲春县清水河村秸秆不同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省(区)中,适宜推广该秸秆利用方式的有
【小题2】推广新型秸秆利用方式的意义主要有

【小题1】下列省(区)中,适宜推广该秸秆利用方式的有
A.藏 | B.新 | C.湘 | D.皖 |
A.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 B.解决农业污染问题 |
C.提高农田土壤肥力 | D.增加农村就业岗位 |
17.
读我国地理自然分区局部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中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且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小题2】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风沙、盐碱、旱涝
B. 乙——洪涝、风沙、低温
C. 丙——积温低,生长期短
D. 丁——水源不足、风沙危害

【小题1】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中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且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小题2】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风沙、盐碱、旱涝
B. 乙——洪涝、风沙、低温
C. 丙——积温低,生长期短
D. 丁——水源不足、风沙危害
18.
南京市构建一个以全面“感知”为基础的新型智能交通系统,为2014年青奥会提供交通服务。通过该系统可清楚显示由运动员驻地前往赛场之间的路况。根据提示信息,司机可以灵活选择合适线路,避开拥堵路段,确保运动员按时到达比赛场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青奥会期间该智能交通系统可为青奥会服务车辆提供的智能监控、调度服务主要有
①最佳行车路线 ②运行车辆的车况 ③提供实时路况信息 ④动态导航服务
【小题2】南京的智能交通管理是未来南京城市管理GIS的具体表现,通过图层叠加可获取城市交通信息。青奥会期间为工作人员提供的从居住小区到所工作的比赛场馆的最短行车路线图,是综合了下列________而获得的
①南京市交通图层 ②南京市居民区图层
③南京市公园分布图层 ④南京青奥会比赛场馆分布图层
【小题1】青奥会期间该智能交通系统可为青奥会服务车辆提供的智能监控、调度服务主要有
①最佳行车路线 ②运行车辆的车况 ③提供实时路况信息 ④动态导航服务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①南京市交通图层 ②南京市居民区图层
③南京市公园分布图层 ④南京青奥会比赛场馆分布图层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6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