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8402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9/8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雾凇(俗称“树挂”)是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饱和水汽遇冷附着于地面物体凝华而成。吉林市区溯流而上15千米,因修建丰满水电站而形成的巨大人工湖泊——松花湖,冬季尽管湖面结冰,但从大坝底部水电站水闸放出来的湖水却是4℃以上,特定的条件让吉林雾凇驰名天下。图甲为吉林省等高线图,图乙为吉林市雾凇景点分布图。


材料二 东北有机大米是农民选定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山泉水或无污染河水灌溉的地区种植的稻米。通常一年一熟。吉林省的舒兰大米、万昌大米、大荒地大米盛名中外。

(1)吉林雾凇观赏区有“夜看雾,晨看挂”之攻略,请利用所学地理知识简析当地“挂”形成的主要原因。
(2)简述图乙所示河段的水文特征。
(3)分析吉林省盛产优质大米的自然条件。
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古人登上大别山主峰,不禁感叹南北两侧的景色:“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

(1)推断古人登山的季节,分析该季节南北景色差异的原因。

图示灌区是我国高产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该区水利工程具有“蓄、引、提、排相结合”的特色。

(2)简述形成该特色的自然条件,说明灌区水利工程在高产农田建设中的功能。

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为大别山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新契机。

(3)阐述大别山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有利因素。
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体种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制约鱼类资源的数量。位于天山南麓的博斯腾湖是中国内陆最大淡水湖,盛产胖头鱼、鲤鱼、鲢鱼等68种鱼类。胖头鱼生活在水的上层,性情比较温和,主要食水中的浮游动物,也食浮游植物,有冬眠习惯,适宜于大型湖泊、水库放养。博斯腾湖是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该湖西北芦苇(水生植物)高大茂密,春季发芽,秋季枯黄,落叶进入湖中。沙漠与湖泊南岸相连,并延伸到水下。每年博斯腾湖冬捕活动从1月中旬持续到春节前后。一支冬捕队在湖泊南部捕捞收获甚微,而在湖泊西北部收获颇丰。该地区也是全球西红柿种植和加工的三大中心之一。下图为博斯腾湖及周边地区图及冬捕情景图

(1)分析博斯腾湖大规模捕鱼在冬季的原因。
(2)冬季捕鱼不可天天连续作业,一般每隔3~5天捕捞一次为宜,捕大放小。说明理由。
(3)分析冬捕队在博斯腾湖西北捕捞量大,而在南部捕捞量极少的原因.
(4)有人提出把西北大面积的芦苇种植区开垦为西红柿种植区,你是否赞同?请说明你的理由.

2.单选题(共8题)

4.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A纬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是( )
A.鲁、冀、晋、甘、新B.辽、冀、晋、陇、新
C.冀、晋、内蒙古、陇、青D.苏、豫秦、宁、青
【小题2】B经线自北向南依次穿越我国的大地形区是( )
A.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B.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5.
下面四幅图是长江四条主要支流年内水量分配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与下面选项排列顺序一致的是( )
A.乌江、汉江、湘江、嘉陵江
B.湘江、乌江、嘉陵江、汉江
C.汉江、嘉陵江、湘江、乌江
D.嘉陵江、湘江、乌江、汉江
【小题2】下列对各河流域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①河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泄洪不畅
B.②河流域空气湿度大,多云雾、阴天
C.③河盛夏水量大减,注入我国最大淡水湖
D.④河大部分流经高原,冬半年多阴雨冷湿天气
【小题3】上述四河流域的共性是( )
A.春夏之交梅雨期较长B.水田比重均大于旱地
C.能源、原材料开发潜力大D.梯级开发的重点地区
6.
下图为从阿拉山口至连云港铁路沿线地区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与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图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曲线表示年太阳辐射总量,②曲线表示年降水量
B.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与纬度高低无关
C.乙地海拔高,空气稀薄
D.甲地为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小题2】据图可知,从阿拉山口至连云港铁路沿线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
A.与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呈正相关
B.与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呈负相关
C.在乙地以东地区受地形地势和天气状况的影响自东向西不断增加
D.在乙地以东地区随地形地势变化而具有起伏波动较大的特点
【小题3】阿拉山口与连云港的共同区位优势不包括(  )
A.风能资源开发前景广阔B.石油资源丰富
C.对外交往便利D.政策优势明显
7.

   人们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来形容青藏高原的气候特色。在青海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下图为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局部图。


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解释正确的有(   )
①“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青藏高原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都较大
②“一日须携四季装”——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
③“山下百花山上雪”——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④“日愁暴雨夜愁霜”——该地区白天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暴雨;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易结霜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小题2】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或面临的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区光照资源丰富,可在区内大力推广小麦种植
B.该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资源丰富,增加牲畜数量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出路之一
C.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主要是干旱、霜冻、风沙
D.该地区南部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
8.
上海浦东新区、成渝实验区、武汉城市圈是我国的三个实验区。读“三个实验区的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规划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B.发展新的经济部门,缓解城市就业问题
C.寻求洁净优美环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分散过多人口和工业给市区带来的压力
【小题2】武汉是“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关于其形成和发展条件的正确叙述是( )
A.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水资源丰富
B.位于京九铁路与长江交汇处,交通便利
C.所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较发达
D.位于东部经济地带,有国家政策支持
9.
宁西铁路是我国跨世纪铁路建设中一条横贯东西的铁路干线,东起南京,西至西安,途经五个省区,总长1075.6千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自西向东与宁西铁路交汇的南北向铁路干线是(  )
A. 焦柳线一京九线一京广线一浙赣线    B. 焦柳线一京广线一京九线一京沪线
C. 宝成线一京广线一京九线一京沪线    D. 陇海线一焦柳线一京广线一京九线
【小题2】宁西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是(  )
①改善中西部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 ②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③促进沿线地区煤铁资源的开发 ④激活全国铁路网,增强路网的灵活性
A. ①②③④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10.
如下图为“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⑤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 荒漠化、水土流失
B. 空气污染、水土流失
C. 地面塌陷、土壤盐碱化
D. 土壤盐碱化、空气污染
【小题2】对图中②所示资源调出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
A. 改善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B. 沿途将经过河南、河北等省区
C. 调出区是从长江干流直接取水,水量丰富
D. 该项目对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均能产生积极效应
11.
读黄河干流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B附近河段的水质要好于A附近河段,可能原因之一是(  )
A.A附近河段工业发达,污染严重,B河段附近没有工业污染
B.A河段支流多,B河段支流少
C.B河段河流的自我净化能力比A河段强
D.A河段流域年蒸发量大于B河段
【小题2】甲、乙两地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都不是以土地荒漠化为主
B.甲以荒漠化为主,乙以水土流失为主
C.都以水土流失为主
D.甲以水土流失为主,乙以荒漠化为主
【小题3】C河段的支流和水系的密度明显大于B附近河段,原因是C河段(  )
A.附近地区的地形平坦,而B河段附近地区地形起伏大
B.流经半干旱地区,流水对地表的作用比B河段附近强
C.附近地区地形更为破碎
D.位于B河段的下游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