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二地理暑期作业(江苏)(新高三)高考复习方法策略18讲:第3讲 用因果推导法珠串大气圈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84014

试卷类型:假期作业
试卷考试时间:2017/8/4

1.综合题(共1题)

1.
锋面是全球最主要的天气系统之一,在中纬度地区最为常见。读图表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上海2013年11月23日至25日的气象数据
日期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风力
气压
天气
2013.11.23
20 ℃
11 ℃
3~4级
1 018 hPa

2013.11.24
19 ℃
8 ℃
7~8级
1 021 hPa

2013.11.25
14 ℃
6 ℃
4~5级
1 029 hPa

 
(1)观察对比图a和图b,从锋面的定义、锋面坡度、雨带位置和范围大小等角度,以列表形式比较冷锋和暖锋天气的不同点。
(2)根据表中气象数据判断这期间影响上海的天气系统,并说出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及过境后天气的变化情况。

2.单选题(共6题)

2.
读下图,回答下题。

图中 (  )
A.晴朗天气,a大部分为大气吸收B.湖泊湿地,b能和缓地加热大气
C.CO2增多,c较少补偿地面失热D.冰雪地面,a→b的转化率增加
3.
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问题。

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
4.
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模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气压的分布状况与月份的对应关系最有可能的是
A.甲图—5月份B.甲图—3月份
C.乙图—7月份D.乙图—10月份
【小题2】高原隆起使M地在图示季节的气候特征出现的变化是
A.气温降低,降水量减少B.气温降低,降水量不变
C.气温不变,降水量减少D.气温增高,降水量增多
5.
如图为四个地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示意图,四个地区位置由南向北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③①②D.④①③②
6.
2015年11月7日,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从上海出征,踏上了为期159天、总航程约3万海里的科考征程。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启程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是
A.亚洲低亚B.亚洲高压
C.阿留申低压D.夏威夷高压
【小题2】此季节,北半球发生断裂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小题3】考察期间,东亚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东南风B.西南风
C.东北风D.西北风
7.
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混浊现象。气温越低,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就越少,越容易形成霾。从自然条件考虑,出现雾霾天气主要受下列哪种天气系统的控制

A.甲B.乙C.丙D.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