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读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回答问题。

(1)就气压状况而言,图中A、B、C中低压中心是________,高压中心是________。
(2)若该地气压只受温度影响,则A、B、C中地面温度最高的是________。
(3)下图为沿AB作的剖面图,完成AB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气压值PA、PB、PA′、PB′的大小顺序是 。
气温值TA、TB、TA′、TB′的大小顺序是 。
(4)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AB高空等压面状况的示意图是( )
A. ![]() | B. ![]() | C. ![]() | D. ![]() (5)在图中甲处画出风向。甲处的风向为 风。 |
2.
纳木错湖面海拔4718米,面积1940平方千米,是我国西藏自治区最大的内陆湖。读下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a气象观测站8月气温日变化比1月的小,试分析其原因。
(2)分别指出6月a气象观测站白天和夜晚的最大风频,并分析其原因。




(1)a气象观测站8月气温日变化比1月的小,试分析其原因。
(2)分别指出6月a气象观测站白天和夜晚的最大风频,并分析其原因。
2.单选题- (共5题)
3.
“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的低,温差最高可达30℃的现象。这是由于周围沙漠、戈壁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湿润、凉爽的小气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小题2】“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 )
【小题3】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

【小题1】“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大气环流的差异 |
B.绿洲与沙漠、戈壁的热力性质差异 |
C.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 |
D.绿洲与沙漠、戈壁距海远近不同 |
A.年降水量增多 | B.热量交换变缓 |
C.水汽蒸发加快 | D.地面风速增大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4.
【小题2】若该水平面位于南半球高空,P1< P2,则O点的风向为( )
下图示意某一水平面,P1、P2为等压线,P1、P2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大气水平受力而不计空间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A.① | B.④ | C.⑤ | D.⑥ |
A.③ | B.⑧ | C.⑦ | D.② |
5.
(题文)下图为“大气热状况示意图”。完成下题。

霜冻多出现在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原因是( )

霜冻多出现在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原因是( )
A.白天①强,夜晚②弱 |
B.白天④强,夜晚③强 |
C.白天③强,夜晚②强 |
D.白天①弱,夜晚④弱 |
6.
读某地风速、风向随海拔变化而变化的状况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随海拔的升高( )
A. 风速增大加快,风向偏转幅度加大
B. 风速增大加快,风向偏转幅度减小
C. 风速增大变慢,风向偏转幅度减小
D. 风速增大变慢,风向偏转幅度加大
【小题2】该图所示地点位于( )
A. 南半球 B. 北半球 C. 赤道地区 D. 无法判断
【小题3】引起风速、风向随海拔变化而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地转偏向力随海拔的升高而变大
B. 地面摩擦力随海拔的升高而变小
C. 水平气压梯度力随海拔的升高而变大
D. 大气温度随海拔的升高而变低

【小题1】随海拔的升高( )
A. 风速增大加快,风向偏转幅度加大
B. 风速增大加快,风向偏转幅度减小
C. 风速增大变慢,风向偏转幅度减小
D. 风速增大变慢,风向偏转幅度加大
【小题2】该图所示地点位于( )
A. 南半球 B. 北半球 C. 赤道地区 D. 无法判断
【小题3】引起风速、风向随海拔变化而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地转偏向力随海拔的升高而变大
B. 地面摩擦力随海拔的升高而变小
C. 水平气压梯度力随海拔的升高而变大
D. 大气温度随海拔的升高而变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