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读图18,分析回答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1)①地区草场退化严重,其自然原因是 ,该地区淹没在沙漠中的古代文明遗址有 。(2分)
(2)①-②地区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比较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我国正在该地区建设的巨大的生态工程是 。(4分)
(3)③④⑤三个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是 ,原因是 。(3分)
(4)④⑤地区也是我国酸雨影响严重的地区,酸雨对土壤的危害是 。请你为该地区酸雨的防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6分)

(1)①地区草场退化严重,其自然原因是 ,该地区淹没在沙漠中的古代文明遗址有 。(2分)
(2)①-②地区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比较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我国正在该地区建设的巨大的生态工程是 。(4分)
(3)③④⑤三个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是 ,原因是 。(3分)
(4)④⑤地区也是我国酸雨影响严重的地区,酸雨对土壤的危害是 。请你为该地区酸雨的防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6分)
2.
左图为2009~2013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及增速示意图,右图为垃圾处理流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09—2013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及增速的变化特点分别是 、 。
(2)城市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可燃垃圾、有害垃圾,图中的A、B、C依次为 、 、 。
(3)右图城市垃圾处理流程体现了 、 、 的原则。
(4)作为中学生,在减少城市垃圾中应具备的行为有 。

(1)2009—2013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及增速的变化特点分别是 、 。
(2)城市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可燃垃圾、有害垃圾,图中的A、B、C依次为 、 、 。
(3)右图城市垃圾处理流程体现了 、 、 的原则。
(4)作为中学生,在减少城市垃圾中应具备的行为有 。
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钱开始垦荒,日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钱开始垦荒,日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很多传统工业区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辽中南工业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材料二:“东北平原地形图”和“辽中南地区简图”。
材料三: 所经60余年的发展,辽中南工业基地也出现了技术设备落后,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
(1)与长江中下游比较,简述PQ河段不同的水文特征。
(2)简述鞍山钢铁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国家提出“振兴东北”的计划,针对辽中南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你有哪些建议。
2.单选题- (共11题)
5.
下表为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海拔高度 D. 洋流性质
【小题2】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 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C. 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D. 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小题3】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B. 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C. ③以水田农业为主 D. ④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

【小题1】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海拔高度 D. 洋流性质
【小题2】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 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C. 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D. 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小题3】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B. 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C. ③以水田农业为主 D. ④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
6.
读下面某区域局部图和某日降水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所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
【小题2】有关该日降水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左图所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
A.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 |
B.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带 |
C.中小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 |
D.土壤肥沃,黑土分布广 |
A.盛行西风带来海洋水汽遇到山地迎风坡的阻挡 |
B.夏季风带来暖湿气流遇到山地迎风坡的阻挡 |
C.东南信风带来海洋水汽遇到山地迎风坡的阻挡 |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对流雨 |
7.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7月气温及年均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由图可知( )
【小题2】影响②处年降水量的主要因素有( )

【小题1】由图可知( )
A.太原与石家庄最大温差小于4 ℃ | B.①处气温高于24 ℃ |
C.北京的年均降水量多于郑州 | D.太原、石家庄年均降水量均小于600 mm |
A.冬季风、地形 | B.夏季风、地形 |
C.冬季风、洋流 | D.夏季风、洋流 |
8.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丁地区河川夏季平均径流量占全年的百分比及其成因分别是( )
【小题2】造成图示南部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是( )
①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坡度较陡
②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
③土壤为红壤,土质疏松
④河网密集,对地表的冲刷作用较强

【小题1】丁地区河川夏季平均径流量占全年的百分比及其成因分别是( )
A.小.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B.小.受西北季风控制 |
C.大.受西南季风控制 | D.大.受东南季风控制 |
①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坡度较陡
②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
③土壤为红壤,土质疏松
④河网密集,对地表的冲刷作用较强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9.
2015年春季云南省部分地区出现气象干旱,下图为滇中引水工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滇中地区春季出现缺水现象的自然原因有
【小题2】有关滇中引水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滇中地区春季出现缺水现象的自然原因有
A.污染、浪费较为严重 |
B.春季降水少,河流径流量较小 |
C.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加剧缺水 |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
A.需要动力逐级提水才能输水到目的地 |
B.施工活动会影响沿线生物群落 |
C.缓解受水区用水紧张状况 |
D.澜沧江和怒江为调水工程提供充足水源 |
10.
下图是邯郸市的位置和城市土地利用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邯郸市布局棉纺织工业的主导因素是( )
【小题2】邯郸市土地利用图中代表工业用地的是 ( )
【小题3】下表为四地气候统计资料,其中代表邯郸的是( )


【小题1】邯郸市布局棉纺织工业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 B.原料 | C.政策 | D.交通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1.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和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
【小题2】图中②所在的省区,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主要有 ( )
【小题3】图中③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树种却比东北第一大林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③所示山区 ( )
【小题4】图中④处所示地形单元的农业生产类型和重要农产品组合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①和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
A.地形、水源 | B.水源、气温 |
C.水源、光照 | D.土壤、地形 |
A.太阳能、生物能 | B.风能、石油 |
C.太阳能、地热能 | D.地热能、天然气 |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
C.纬度低、海拔高 |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
A.河谷灌溉农业——小麦 | B.绿洲灌溉农业——棉花 |
C.温带草原畜牧业——细毛羊 | D.山地畜牧业——滩羊 |
12.
定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海拔1420-3941米,独特的地理环境为马铃薯的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种植历史悠久,有“中国薯都”之称,产品部分出口。下图为甘肃省定西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定西成为“中国薯都”的优势条件是( )
【小题2】定西马铃薯种植业的发展,带动了( )

【小题1】定西成为“中国薯都”的优势条件是( )
A.复杂气候,品种多样 | B.种植历史悠久,综合优势明显 |
C.濒临黄河,水源充足 | D.公路发达,利于外运 |
A.旅游产业 | B.食品加工业 | C.农业结构的调整 | D.高新技术产业 |
13.
2014年12月26日,贵广高铁和南广高铁同时开通运营。下图为贵广高铁、南广高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南广高铁
【小题2】贵广高铁和南广高铁的建设对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小题1】南广高铁
A.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 |
B.地跨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 |
C.连接两个沿海省区,经济发展互补性强 |
D.连接云贵高原与珠江三角洲 |
A.加剧沿线地区的土壤盐渍化 | B.施工期间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
C.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 | D.可能加剧沿线地区的水土流失 |
14.
下图为我国现有主要盐碱地占耕地面积比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AB两地耕地中盐碱地所占的比重大,其共同原因主要是( )
①灌溉措施不当,加上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集聚
②土壤贫瘠,化肥使用量大
③降水量少,盐分随季节变化小
④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
【小题2】C地盐碱地占耕地比重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 )

【小题1】AB两地耕地中盐碱地所占的比重大,其共同原因主要是( )
①灌溉措施不当,加上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集聚
②土壤贫瘠,化肥使用量大
③降水量少,盐分随季节变化小
④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人类不合理灌溉 | B.降水集中,盐分随季节变化小 |
C.地势低平,沿海地区海水浸渍 | D.夏季风强劲 |
15.
读我国某区域能源跨区域调配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中①②③④四条能源调配路线,调配的能源依次是( )
【小题2】②③两条路线调配的能源主要来源分别是( )

【小题1】上图中①②③④四条能源调配路线,调配的能源依次是( )
A.煤炭、水电、石油、天然气 | B.石油、天然气、水电、煤炭 |
C.天然气、煤炭、水电、煤炭 | D.水电、天然气、煤炭、石油 |
A.四川、江苏 | B.新疆、山西 |
C.山西、黑龙江 | D.辽宁、河北 |
3.选择题- (共1题)
16.写出中动词的过去式。
go {#blank#}1{#/blank#} buy {#blank#}2{#/blank#} eat {#blank#}3{#/blank#} take {#blank#}4{#/blank#} ride {#blank#}5{#/blank#}
4.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