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麻章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8398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9

1.综合题(共2题)

1.
读下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欧国家芬兰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的人口变化情况,堪称世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代表。
18世纪中期即前工业化时期,芬兰实行土地私有制,使农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那时需要较多的劳动力,但由于生存环境较恶劣,人口死亡率也高。工业化开始后,尤其是 1825-1830年期间,虽然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出生率仍然很高。二战以后,制造业的发展产业工人人数增加,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芬兰许多居民点扩大,导致城市化,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模式开始进入现代型。
材料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

(1)人口增长模式是由         三项指标共同构成。芬兰在前工业化时期人口增长模式为 ,这种增长模式的特点表现为
(2)在图中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的时间段是   段。进入现代型后,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3)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    阶段。我国由于大力开展  工作,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 的转变。
2.
对比甲、乙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说出甲图中A、B、C三大农业带各自主要的农作物类型,并比较A、B两农业带农作物类型产生差异的原因。
(2)说出甲图中A、B、C三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发展的优势条件。
(3)分析乙图中①地形成良性农业生态系统的途径。

2.单选题(共7题)

3.
下表为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海拔高度 D. 洋流性质
【小题2】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 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C. 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D. 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小题3】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B. 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C. ③以水田农业为主 D. ④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
4.
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下图示意我国东线放蜂线路。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小题1】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光照B.降水C.气温D.市场
【小题2】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是( )
A.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B.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
C.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D.在东北遇初霜蜜蜂挨冻
【小题3】蜂农“追花夺蜜”应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B.内河航运C.铁路运输D.公路运输
5.
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 )
A. 科技水平 B. 自然资源 C. 开放程度 D. 消费水平
【小题2】青藏地区人口容量的特点是( )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人口容量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人口容量小
③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人口容量小
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能增大人口容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6.
下图是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属于D类型的国家是 (   )
A.尼日利亚B.印度C.泰国D.日本
【小题2】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较大和劳动力不足的国家分别是( )
A.A国、D国B.B国、C国
C.C国、D国D.A国、C国
7.
当前,轿车正逐步进入普通百姓家庭,成为大众消费的热点。读下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小题1】轿车销售商店的区位较适宜选择在
A.中心商务区B.居民区C.商业区D.交通方便的城乡接合部
【小题2】不同等级城市每百户拥有的汽车数量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愈发达,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多
B.人口密度愈大,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多
C.公共交通愈发达,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少
D.城市空间面积愈大,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多
8.
近日,高德地图正式发布了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在第三季度中国“堵城”排行榜中,哈尔滨排名第一、济南第二、北京第三、昆明第四。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昆明城市交通拥堵关联度不大的是( )
A.路网布局不合理B.主干道红绿灯时间设置不合理
C.基础设施施工占道严重D.城市新区建设过快
【小题2】下列措施中对短期内缓解城市高峰期交通拥堵影响不大的措施是( )
A.应用智能交通管控系统B.调整土地利用率
C.加强停车规划与管理D.规定私家车按单双号出行
9.
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故稻米被称为“亚洲的粮食”。左图为美国水稻种植区图,在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也分布着大片稻田,但采用大规模的旱地直播技术进行生产,而我国水稻种植为水田耕作。右图为世界水稻生产投入三角坐标图,其中右图中的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投入中的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投入。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与美国水稻种植方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B.水源C.技术D.劳动力
【小题2】右图中的甲、乙、丙、丁四点最能代表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3.选择题(共1题)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4.填空题(共1题)

11.
(题文)下图为某城市规划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地主导风向最有可能是
(2)该市拟在①、②、③三处布局服装厂、水泥厂和软件园,你认为①处应该布局    ;②处应该布局    
(3)从矿产资源角度来看,甲处布局钢铁企业的不利条件是 ,有利条件是
(4)乙、丙两个商业区中,其布局最能体现市场最优原则的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