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湖区周围地区土地荒漠化不断加剧,东西岸沙漠化面积扩大。湖区盛行西北风,最大风力达9~10级。位于布哈河口的鸟岛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湖中孤岛变成半岛。

(1)说出布哈河的水文特征。
(2)分析鸟岛由湖中孤岛变成半岛的原因。
(3)简述青海湖东部沙漠的形成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我国生态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南方丘陵区、西南山地区、青藏高原区及东部沿海水陆交接地区。加强生态脆弱区保护,增强生态环境监管力度,促进生态脆弱区经济发展,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图中A地区日照时数不及B地区,而积温却高于B地区,试分析其原因。(2)B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试分析造成该地区生态脆弱的原因。
(3)请为B地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材料一:富士康制造了全球约40%的消费性电子产品(包括组装世界众多品牌的电脑和手机等)。其员工总人数已经接近120万人,其中大陆员工超过100万人。
材料二:下图为富士康的企业发展历程示意图。

(1)富士康将部分产业转移至深圳、郑州,试分析其对深圳、郑州发展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2)说明富士康在上海浦东设立总部而不选择深圳的理由。
2.单选题- (共17题)

【小题1】一年中,内罗毕有两个气温最高值的原因是
A.地处南半球 | B.地处高原 |
C.地处赤道附近 | D.靠近大湖泊 |
A.2月 | B.5月 | C.8月 | D.10月 |

【小题1】有关孟买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B.全年温和多雨 |
C.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 D.全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 |
A.一月吹东北季风,降水较多 | B.一月吹西南季风,降水较少 |
C.雨季吹东北季风 | D.西南季风给南亚带来丰沛的降水 |
A.经常发生水旱灾害 | B.人口数量大 |
C.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 D.铁、锰资源丰富 |

【小题1】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土壤、水源 | B.光热、降水 | C.风向、地势 | D.地形、河流 |
A.水土流失 | B.沙尘暴 | C.土地盐碱化 | D.洪涝灾害 |

【小题1】影响该区域未来种植作物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 B.气候 | C.土壤 | D.水源 |
A.香蕉 | B.椰子 | C.柑橘 | D.苹果 |

【小题1】受自然环境影响,该地民居的特点是
A.房屋为尖顶 | B.多竹楼 | C.墙体厚 | D.南北都留窗 |
A.集中于平原 | B.集中于山谷 | C.分布在盆地边缘 | D.分布在高原面上 |
A.以草原畜牧业为主,有灌溉农业 | B.以山地畜牧业为主,有绿洲农业 |
C.以传统旱作农业为主 | D.沿河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 |

【小题1】图中四地,位置最南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渔光互补”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的发展模式,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得到推广且以小型分散式为主。下图为“渔光互补”产业园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渔光互补”生产模式的最大优势是
A.提高渔业产量 | B.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C.减少鱼塘蒸发量 | D.提高太阳能发电率 |
A.华北平原 | B.黄土高原 | C.成都平原 | D.长江三角洲 |

【小题1】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光热、降水 | B.土壤、水源 |
C.风向、地势 | D.地形、河流 |
A.水土流失 | B.沙尘暴 |
C.土地盐碱化 | D.洪涝灾害 |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岛的地势特征是()
A.西高东低 | B.北高南低 |
C.四周高,中间低 | D.中间高,四周低 |
A.接近消费市场 | B.力量雄厚技术 |
C.接近原料产地 | D.接近能源基地 |
A.市场、热量 | B.交通、热量 |
C.市场、水分 | D.交通、水分 |
读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曲线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A.农业 |
B.工业 |
C.第三产业 |
D.采矿业 |
A.市区道路网密度较小 |
B.郊区环境优美 |
C.市区劳动力短缺 |
D.郊区地价较低 |
【小题1】1990年以前,珠江三角洲中小型加工企业属于
A.高新技术工业 | B.重工业 | C.劳动密集型工业 | D.资源密集型工业 |
A.靠政策扶持 | B.靠资源支撑 | C.靠外资推动 | D.靠技术支持 |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 B.城市建设相对滞后 |
C.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 D.产业升级日趋加强 |
叠图分析是GIS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空间分析功能,也是科学选址最常用的方法。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叠图分析已被政府部门广泛应用,下列业务最适合用叠图分析处理的是
A.分析家乡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
B.界定某工地噪音影响范围 |
C.分析某景点旅客观赏景观的最佳位置 |
D.规划交通高峰时段避开堵车的替代道路 |
A.大型垃圾处理场 | B.大型仓储式超市 |
C.汽车加油站 | D.水源保护区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图中农业主产区呈条带状分布是因为
A.地处暖温带,光热资源充足 |
B.沿铁路线分布,交通便捷 |
C.沿山麓地带,灌溉水源丰富 |
D.地处山前平原,黑土肥沃 |
A.山区修建梯田——水土流失 |
B.绿洲种植小麦、棉花——土壤次生盐渍化 |
C.过渡带植灌种草——土地荒漠化 |
D.荒漠繁育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减少 |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都江堰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甲角 | B.乙角 |
C.丙角 | D.丁角 |
A.上游破坏植被和湿地 |
B.下游随意添加辅助设施 |
C.上游乱建水利工程 |
D.下游不断扩大灌区面积 |

【小题1】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 )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 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
C.节省建筑材料 | 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
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 | B.高温多雨的气候 |
C.降雨强度大 | 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 |
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它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工业区之一;山西省是我国的煤炭生产大省,但尚未成为经济强省。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与鲁尔区相比,山西省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A.水源丰富 | B.科技发达 |
C.劳动力廉价 | D.交通便利 |
A.酸雨蔓延 | B.市场萎缩 |
C.运输量大 | D.资源枯竭 |
①大力增加煤炭工业的比重 ②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③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④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华中地区煤炭调入的最佳方案是( )
A.从贵州调入 | B.从东北地区调入 |
C.从新疆调入 | D.从陕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地区调入 |
①缓解铁路运力不足的矛盾 ②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③减小华中地区的能源缺口 ④降低运输成本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3.选择题- (共7题)
阅读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的过程:
x2﹣2x﹣8=x2﹣2•x•1+12﹣12﹣8=(x﹣1)2﹣9=(x﹣1)2﹣32=(x﹣1+3)(x﹣1﹣3)=(x+2)(x﹣4)
这种把多项式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配方法”,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解答下列问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