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广泛使用一种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示意图。这种日光温室前屋面上覆盖的材料包括透明薄膜和保温材料两层,后墙采用多层复合结构。

(1)日光温室前屋面最好的朝向是 (东、南、西、北),这种温室主要在 季节(冬季,夏季)使用。
(2)当大棚的门打开时,大棚内外空气流动状况最可能是 ( )

(3)日光温室前屋面上覆盖了两层材料,白天需要覆盖 层(透明薄膜、保温材料),请用温室效应原理解释原因。
(4)后墙所起作用是 。
材料一 电视剧《闯关东》是一部宏观展现山东人闯关东历史的民族史诗。从清朝初期至新中国成立之前,迫于生计的大批华北穷苦百姓历尽艰辛,闯荡到东北大地谋求生存。在这股移民大潮中,尤以山东人最多,是我国近代最大的一次移民浪潮,被称为“闯关东”。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由此导致了两地人口迁移的方向出现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1)改革开放以来,为什么人口迁移出现“雁南飞”现象?(2)“闯关东”和“雁南飞”时期对东北地区产生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2.单选题- (共12题)

【小题1】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
A.植被丰富 | B.河网密布 |
C.雨热同期 | D.市场广阔 |
①气候变暖 ②南水北调 ③劳动力向北迁移 ④科技进步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A.科技水平低 | B.小农经营 |
C.机械化水平高 | D.单产高商品率低 |
下图为 “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 )
A.山间低地 | B.山谷地带 |
C.盆地中部 | D.山前冲积扇 |
A.地形 | B.气候 |
C.水源 | D.土壤 |

【小题1】该方法揭示了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包括( )
①风力
②地球重力
③太阳能
④温室效应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①蒸发
②水汽输送
③大气降水
④地下径流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下图示意我国中部平原地区某村庄的土地利用情况。该村将不同位置的农用地按人口进行均分,图中①②③④分别示意某农户分到的地块。该村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与粮食作物相比,蔬菜种植的劳动投入较多。随着农民进城落户,该村农用地逐步向种田专业户集中。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农户分到的地块中,最便于种植蔬菜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形状规整 | B.地形差异小 |
C.分散细碎 | D.距离村庄近 |
A.农产品商品率提高 | B.农用地面积减少 |
C.农产品种类多样化 | D.农产品质量下降 |
慕尼黑(德国南部城市)郊区农业被认为是创意农业的经典,其主要内容为文化休闲、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被称为“绿腰带”。绿腰带项目实施的目的是保持农业用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种植与当地生态环境相符的农作物,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和适宜的休闲场所。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发展绿腰带项目的前提是当地拥有
A.高度发达的交通网 | B.都市居民的消费需求 |
C.充足的剩余劳动力 | D.掌握现代科技的农民 |
A.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 B.地域范围得到扩展 |
C.完善了服务功能 | D.改变了土地利用类型 |

【小题1】甲组人口死亡率是( )
A.0.775% | B.0.95% | C.3.7% | D.0.885% |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
B.各年龄段死亡率是甲组小于乙组,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组小于乙组 |
C.所有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都高于发达国家 |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

【小题1】表中城市等级由高到低是
A.甲、乙、丙、丁 | B.乙、丁、丙、甲 |
C.甲、丙、丁、乙 | D.丁、乙、丙、甲 |
A.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彼此间的距离越远 |
B.同一种服务种类,低等级城市拥有的数量更多 |
C.高等级城市比低等级城市服务种类少,级别高 |
D.同一区域内低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大,嵌套在高等级城市服务范围中 |
2017年2月21日,《2017年春运返程网络购票大数据报告》火热出炉,报告选定1月30日至2月21日春节后出发的列车数据,对2017春运返程形势进行了整体描述和分析。下图为“2017年春运返程主要出发地和到达地统计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图示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 | B.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 |
C.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 D.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 |
A.增加沿海地区的人口容量 | B.缓解了东部地区的就业压力 |
C.减缓中西部地区的老龄化 | D.促进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
近年来在政府的引领下浙江多地农村涌现农特基地,形成上游农产品生产—中游农产品加工—下游农产品销售和旅游等全产业链集聚,并引入“互联网+”形成新的运营模式。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近年来农村出现特色农产品基地主要得益于
A.气候变化 | B.交通改善 | C.河流整治 | D.政策支持 |
①提高人口迁出率 ②加快城镇化进程
③加快交通运输建设 ④提高老龄化人口比重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环境人口容量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有学者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
C.科技发展水平 | D.蕴藏的资源数量 |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
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

【小题1】图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①—商业区 | B.②—住宅区 | C.③—工业区 | D.④—农业区 |
A.![]() | B.![]() | C.![]() | D.![]()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