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29(20分)
材料一 下图为某岛屿的示意图,该岛面积1.09万平方千米,约有280万人口,岛上主峰蓝山峰海拔为2256米,山区多火山活动。山坡上的咖啡园里出产世界上最昂贵的蓝山咖啡。

材料二 栽培高品质咖啡的条件相当严格:阳光、雨量、土壤、地形、气温。咖啡树最理想的种植条件为:温度介于15℃~25℃之间的温暖气候,而且整年的降雨量必须达1500毫米~2000毫米。最适合栽培咖啡的土壤和地形,是排水良好的坡地,含火山灰质的肥沃土壤。另外,日光虽然是咖啡成长及结果所不可欠缺的要素,但过于强烈的阳光会抑制咖啡树的成长。至于最理想的海拔高度为500米~2000米。
读以上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该地区生产优质咖啡的自然原因(6分)
(3)分析该岛城市分布特点及其原因(8分)
材料一 下图为某岛屿的示意图,该岛面积1.09万平方千米,约有280万人口,岛上主峰蓝山峰海拔为2256米,山区多火山活动。山坡上的咖啡园里出产世界上最昂贵的蓝山咖啡。

材料二 栽培高品质咖啡的条件相当严格:阳光、雨量、土壤、地形、气温。咖啡树最理想的种植条件为:温度介于15℃~25℃之间的温暖气候,而且整年的降雨量必须达1500毫米~2000毫米。最适合栽培咖啡的土壤和地形,是排水良好的坡地,含火山灰质的肥沃土壤。另外,日光虽然是咖啡成长及结果所不可欠缺的要素,但过于强烈的阳光会抑制咖啡树的成长。至于最理想的海拔高度为500米~2000米。
读以上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该地区生产优质咖啡的自然原因(6分)
(3)分析该岛城市分布特点及其原因(8分)
2.
(20分)“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努力构建十大高速铁路干线(五纵五横),其中兰厦铁路;东起福建厦门,西至甘肃兰州,全长约2 400千米,贯穿甘、川、渝、黔、湘、赣、闽六省一市。读“构想中的兰(州)厦(门)铁路及沿线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比较A、B两城气温年较差的大小及原因。(8分)
(2)简述修建兰厦铁路对重庆的意义。(6分)
(3)分析D湖面积在近几十年大大缩小的原因。(6分)

(1)分析比较A、B两城气温年较差的大小及原因。(8分)
(2)简述修建兰厦铁路对重庆的意义。(6分)
(3)分析D湖面积在近几十年大大缩小的原因。(6分)
2.单选题- (共10题)
3.
如图为世界某一区域,该区域在较长时期内受图中气压系统控制。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若某科考队从甲到乙进行横跨半岛的地质地貌考察,该考察线路的直线距离约为( )
【小题2】科考队在野外考察之际,当地的天气状况是( )

【小题1】若某科考队从甲到乙进行横跨半岛的地质地貌考察,该考察线路的直线距离约为( )
A.280千米 | B.550千米 | C.760千米 | D.1 100千米 |
A.低温干燥 | B.晴朗干燥 | C.高温多雨 | D.温和多雨 |
4.
下图为某岛屿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两地气候统计图,据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岛屿可能是()
【小题2】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该岛屿可能是()
A.台湾岛 | B.马达加期加岛 |
C.加里曼丹岛 | D.海南岛 |
A.地处背风地带 | B.海拔较高 |
C.受沿岸暖流影响 | D.地处内陆 |
5.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河流注入的水域是( )
【小题2】M城所在国家的自然特点是( )
【小题3】N城兴起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小题1】图中河流注入的水域是( )
A.死海 | B.黑海 | C.波斯湾 | D.红海 |
A.面临海洋,降水丰沛 | B.地势低平,植被茂盛 |
C.冬温夏凉,四季如春 | D.气候干燥,沙漠广布 |
A.沿河、沿海的位置 | B.丰富的石油资源 |
C.便利的管道运输 | D.活跃的宗教活动 |
6.
读沿36°N纬线局部剖面示意图,判断下面小题。

【小题1】①②两地之间的海域是( )
【小题2】①②两地相距约( )
【小题3】下列对②地区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小题1】①②两地之间的海域是( )
A.北海 | B.台湾海峡 | C.日本海 | D.英吉利海峡 |
A.270千米 | B.540千米 | C.330千米 | D.760千米 |
A.降水季节变化大于①地区 | B.最冷月出现在一月份 |
C.年降水总量少,气候干旱 | D.气温年较差较小 |
7.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示区域棉花种植有利的区位条件有()
①地处亚热带地区,太阳辐射较强 ②位于河流冲积平原,土质好 ③河网密度大,排灌方便 ④梅雨季节降水多,晴天少 ⑤接近消费市场
【小题2】甲处山脉山麓地带的植被自然带是()
【小题3】目前,图示区域的部分产业正在向安徽省转移,其原因是()
①安徽省科技发达,技术先进 ②安徽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③安徽省地价相对低廉
④安徽省气候温和适宜

【小题1】图示区域棉花种植有利的区位条件有()
①地处亚热带地区,太阳辐射较强 ②位于河流冲积平原,土质好 ③河网密度大,排灌方便 ④梅雨季节降水多,晴天少 ⑤接近消费市场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③④⑤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⑤ |
A.热带雨林 | B.温带落叶阔叶林 |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①安徽省科技发达,技术先进 ②安徽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③安徽省地价相对低廉
④安徽省气候温和适宜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 |
8.
下图为某山区降水量日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显示的降水特点是( )
【小题2】造成山顶与河谷盆地降水日变化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

【小题1】图中显示的降水特点是( )
A.山顶昼雨少 | B.河谷盆地夜雨多 |
C.河谷盆地日降水量变幅大 | D.从河谷盆地到山顶,日降水量减少 |
A.热力环流 | B.太阳辐射 | C.植被状况 | D.地形起伏 |
9.
如图为“某区域不同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假如气压变化只与气温变化有关,下列四个地点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小题2】该时间段,M点()
①由偏南风转偏西风 ②风力减弱 ③天气晴朗 ④气温降低


【小题1】假如气压变化只与气温变化有关,下列四个地点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A.(40°N,130°E) | B.(40°N,140°E) |
C.(30°N,120°E) | D.(30°N,130°E) |
①由偏南风转偏西风 ②风力减弱 ③天气晴朗 ④气温降低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0.
下图是我国某地降水的年际变化曲线,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小题2】该地降水的年际变化对当地带来的影响是()

【小题1】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
B.温带季风气候 |
C.温带海洋性气候 |
D.地中海气候 |
A.雨热同期,利于农业耕作 | B.旱涝灾害频繁 |
C.水土流失严重 | D.土地盐碱化 |
11.
2010年是近十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强度和影响最大的一年。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示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
【小题2】该天气系统给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小题1】图示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
A.低压槽徘徊 | B.高压脊徘徊 |
C.冷锋过境 | D.暖锋过境 |
A.甲地区有暴雨洪涝灾害 |
B.乙地区持续多雨,频发泥石流灾害 |
C.丙地区干旱少雨,旱灾严重 |
D.丁地区台风频繁登陆,暴雨成灾 |
12.
下图为我国 2007 年十大粮食输出和短缺省份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粮食输出前两位的省份发展商品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地形平坦,光热充足
②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③人口稀少,本地消费量较小
④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
【小题2】下列选项中,广东省需大量调入粮食的最主要原因是( )

【小题1】粮食输出前两位的省份发展商品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地形平坦,光热充足
②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③人口稀少,本地消费量较小
④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A.耕地污染严重,单产低 | B.水旱灾害频发,粮食减产快 |
C.工业化和城市化占地多 | D.人口自然增长过快,粮食供给不足 |
3.选择题- (共10题)
15.
辨字组词。
豪{#blank#}1{#/blank#} 尤{#blank#}2{#/blank#} 震{#blank#}3{#/blank#}
毫{#blank#}4{#/blank#} 犹{#blank#}5{#/blank#} 振{#blank#}6{#/blank#}
18.
辨字组词。
规{#blank#}1{#/blank#} | 搁{#blank#}2{#/blank#} | 抢{#blank#}3{#/blank#} | 顺{#blank#}4{#/blank#} |
现{#blank#}5{#/blank#} | 阁{#blank#}6{#/blank#} | 抡{#blank#}7{#/blank#} | 须{#blank#}8{#/blank#} |
19.
辨字组词。
规{#blank#}1{#/blank#} | 搁{#blank#}2{#/blank#} | 抢{#blank#}3{#/blank#} | 顺{#blank#}4{#/blank#} |
现{#blank#}5{#/blank#} | 阁{#blank#}6{#/blank#} | 抡{#blank#}7{#/blank#} | 须{#blank#}8{#/blank#}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