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部,素有“烈日下的清凉国土”之称,其南部地区有“羊上树”奇景,这种树叫阿甘树,是一种多刺的常青树,需生长40至60年才能结果。其果实经繁杂工序、纯手工加工,制成摩洛哥精油,产量较低,有“液体黄金”之称。下图为摩洛哥所在区域及马拉喀什气温和降水资料图。


(1)分析马拉喀什气温年较差较小的原因。
(2)推测“羊上树”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3)写出阿甘树对当地地理环境的生态意义。
(4)说明摩洛哥精油产量较低的原因。
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部,素有“烈日下的清凉国土”之称,其南部地区有“羊上树”奇景,这种树叫阿甘树,是一种多刺的常青树,需生长40至60年才能结果。其果实经繁杂工序、纯手工加工,制成摩洛哥精油,产量较低,有“液体黄金”之称。下图为摩洛哥所在区域及马拉喀什气温和降水资料图。


(1)分析马拉喀什气温年较差较小的原因。
(2)推测“羊上树”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3)写出阿甘树对当地地理环境的生态意义。
(4)说明摩洛哥精油产量较低的原因。
2.单选题- (共4题)
3.

【小题1】麦克默多干燥谷全年平均气温为-30℃,而冰层下的湖水水温远高于0℃,比较温暖,其主要原因是( )
【小题2】有关麦克默多干燥谷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推论正确的是( )
位于南极洲麦克默多湾以西的麦克默多干燥谷,大约有200多万年没有降水,是地球上条件最严酷的荒漠,是南极大陆唯一没有冰雪覆盖的地方。谷地迄今尚未发现地热活动。干燥谷中有冰层达数米厚的盐湖。干燥谷的边缘有时还能看到一条从冰川中流出的富含铁的河流,被称为“血瀑布”。如下图为南极洲麦克默多干燥谷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麦克默多干燥谷全年平均气温为-30℃,而冰层下的湖水水温远高于0℃,比较温暖,其主要原因是( )
A.湖底地壳活跃,释放大量热能 |
B.夏季冰川融水注入,增加了湖水的温度 |
C.阳光透过冰层,冰层阻止其热量散失 |
D.纬度高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 |
A.该地深受极地东北风的影响,风力强劲,干燥 |
B.该地多为V型谷、角峰、刃脊、冰斗等冰蚀地貌 |
C.每年7月在干燥谷附近可以看到“血瀑布”现象 |
D.在干燥谷谷底可能有风成沙丘的分布 |
4.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的“地下四合院”,据说自其出现至今已有约四千年了。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约6~7 m,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洞,其中一孔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其他孔洞作为房屋使用。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地坑院直接反映的当地环境特点是( )
【小题2】图中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 )
【小题3】图示地区可能位于( )

【小题1】地坑院直接反映的当地环境特点是( )
A.土层深厚 | B.冬暖夏凉 |
C.降水较少 | D.木材短缺 |
A.挡风 | B.防水 |
C.阻沙 | D.遮阳 |
A.陕西 | B.黑龙江 |
C.新疆 | D.福建 |
5.
读甲、乙两岛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两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 )
【小题2】关于甲、乙两岛自然环境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3】影响乙岛城市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小题1】甲、乙两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 )
A.甲岛受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的影响、乙岛受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张裂的影响 |
B.甲岛受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的影响、乙岛受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张裂的影响 |
C.甲岛受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张裂的影响、乙岛受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的影响 |
D.甲岛受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张裂的影响、乙岛受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的影响 |
A.甲岛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乙岛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
B.乙岛河流径流量比甲岛河流大 |
C.甲岛终年受低气压带控制,乙岛终年受高气压带控制 |
D.甲、乙两岛自然带差异主要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A.地形和气候 | B.气候和交通 |
C.地形和交通 | D.交通和资源 |
6.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下列三幅图中分别标注了我国的甲、乙、丙三个不同区域,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区域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甲区与丙区的自然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3】比较甲、乙、丙三个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其共同点是( )



【小题1】下列关于区域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域的划分要素是一样的 |
B.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 |
C.区域不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
D.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 |
A.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 |
B.丙区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 |
C.丙区海拔高,气温低 |
D.甲区年降水量多,获得太阳辐射少 |
A.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
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 |
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 |
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