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220年,道教领袖丘处机西行途经张家口的野狐岭时,叹曰:“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中原之风,自此隔绝矣。”下图为华北部分地区示意图。

(1)描述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特点,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2)分别说出丘处机登高之地南、北的自然带名称。
(3)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张家口以北地区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影响。
材料 1220年,道教领袖丘处机西行途经张家口的野狐岭时,叹曰:“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中原之风,自此隔绝矣。”下图为华北部分地区示意图。

(1)描述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特点,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2)分别说出丘处机登高之地南、北的自然带名称。
(3)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张家口以北地区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影响。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其神秘的色彩吸引了许多富有探险精神的驴友。
材料二 左图为驴友手绘雅鲁藏布大峡谷简及南迦巴瓦峰南北坡的垂直带谱图,右图为青藏高原隆起带来的环境变化图。


(1)驴友们发现在峡谷两侧有古海洋生物化石。试分析古海洋生物化石存在于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的原因。
(2)南迦巴瓦峰垂直带谱中,甲地的植被为__________,南北坡垂直带谱的差异,说明了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地的________、________密切相关。
(3)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简述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
材料一 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其神秘的色彩吸引了许多富有探险精神的驴友。
材料二 左图为驴友手绘雅鲁藏布大峡谷简及南迦巴瓦峰南北坡的垂直带谱图,右图为青藏高原隆起带来的环境变化图。


(1)驴友们发现在峡谷两侧有古海洋生物化石。试分析古海洋生物化石存在于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的原因。
(2)南迦巴瓦峰垂直带谱中,甲地的植被为__________,南北坡垂直带谱的差异,说明了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地的________、________密切相关。
(3)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简述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
3.
(题文)下图示意三座山地气候垂直带谱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对比规弄山南坡和大瑶山南坡山地气候垂直带谱,可得出什么规律?
(2)从热量条件上解释大明山东坡与西坡垂直气候带谱分布差异。
(3)总结三座山地植被类型分布的相似之处。

(1)对比规弄山南坡和大瑶山南坡山地气候垂直带谱,可得出什么规律?
(2)从热量条件上解释大明山东坡与西坡垂直气候带谱分布差异。
(3)总结三座山地植被类型分布的相似之处。
2.单选题- (共4题)
4.

【小题1】麦克默多干燥谷全年平均气温为-30℃,而冰层下的湖水水温远高于0℃,比较温暖,其主要原因是( )
【小题2】有关麦克默多干燥谷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推论正确的是( )
位于南极洲麦克默多湾以西的麦克默多干燥谷,大约有200多万年没有降水,是地球上条件最严酷的荒漠,是南极大陆唯一没有冰雪覆盖的地方。谷地迄今尚未发现地热活动。干燥谷中有冰层达数米厚的盐湖。干燥谷的边缘有时还能看到一条从冰川中流出的富含铁的河流,被称为“血瀑布”。如下图为南极洲麦克默多干燥谷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麦克默多干燥谷全年平均气温为-30℃,而冰层下的湖水水温远高于0℃,比较温暖,其主要原因是( )
A.湖底地壳活跃,释放大量热能 |
B.夏季冰川融水注入,增加了湖水的温度 |
C.阳光透过冰层,冰层阻止其热量散失 |
D.纬度高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 |
A.该地深受极地东北风的影响,风力强劲,干燥 |
B.该地多为V型谷、角峰、刃脊、冰斗等冰蚀地貌 |
C.每年7月在干燥谷附近可以看到“血瀑布”现象 |
D.在干燥谷谷底可能有风成沙丘的分布 |
5.
下图 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最可能是
【小题2】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有
①喜光②抗风③喜湿④耐寒⑤喜阴⑥耐贫瘠
【小题3】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

【小题1】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最可能是
A.1 800~1 900 m | B.1 900~2 000 m | C.2 000~2 100 m | D.2 100~2 200 m |
①喜光②抗风③喜湿④耐寒⑤喜阴⑥耐贫瘠
A.①⑥ | B.②③ | C.③⑤ | D.④⑥ |
A.土壤肥力增强 | B.封山育林 | C.气候变暖 | D.降水增加 |
6.
【小题1】图中字母a对应的自然带是( )
【小题2】k在南美洲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小题3】若t遭到破坏,当地( )
①水循环更加活跃
②生物多样性减少,载畜量降低
③土壤肥力下降,土地退化严重
④风力侵蚀减弱,流水地貌广布
下图表示陆地植被类型与纬度、干燥度(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关系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不同的植被类型。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字母a对应的自然带是( )
A.热带荒漠带 | B.热带草原带 |
C.热带雨林带 |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A.纬度 | B.海陆分布 |
C.洋流 | D.地形 |
①水循环更加活跃
②生物多样性减少,载畜量降低
③土壤肥力下降,土地退化严重
④风力侵蚀减弱,流水地貌广布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7.
【小题1】琵拉大沙丘东侧的森林为( )
【小题2】琵拉大沙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3】该地景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琵拉大沙丘坐落于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东经0度34分,北纬44度50分)的大西洋畔,它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琵拉大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推进,它吞没了部分房屋、道路乃至森林,给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琵拉大沙丘东侧的森林为( )
A.落叶阔叶林 | B.常绿阔叶林 |
C.常绿硬叶林 | D.针叶林 |
A.盛行西风将沙吹向岸边,使沙丘增生 |
B.山地阻挡海洋水汽的深入 |
C.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
D.寒流流经具有降温减湿作用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C.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 D.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