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斯里兰卡中部是该国重要的农业种植区,但由于技术落后,基本上处于靠天吃饭的原始农业状态。由我国某集团承建的M坝工程是斯里兰卡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水利枢纽工程,于2012年9月动工兴建,2015年3月大坝成功截流,2017年1月工程建成投入使用。下图示意斯里兰卡河流分布及M坝附近地区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1)简述M坝附近地区的气候特点,并分析大坝截流时间选择在3月的原因。
(2)分析该工程建设对当地非农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3)推测该工程发挥作用后,将对周围农业区的作物熟制产生怎样的影响?分析其原因。
斯里兰卡中部是该国重要的农业种植区,但由于技术落后,基本上处于靠天吃饭的原始农业状态。由我国某集团承建的M坝工程是斯里兰卡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水利枢纽工程,于2012年9月动工兴建,2015年3月大坝成功截流,2017年1月工程建成投入使用。下图示意斯里兰卡河流分布及M坝附近地区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1)简述M坝附近地区的气候特点,并分析大坝截流时间选择在3月的原因。
(2)分析该工程建设对当地非农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3)推测该工程发挥作用后,将对周围农业区的作物熟制产生怎样的影响?分析其原因。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夜雨,是指20时至次日8时的降水。下图中③地所在省(区)的夜雨比重多在70%以上,这种昼晴夜雨现象是农业生产最理想的降水形式。

(1)比较①地和②③地冬季(一月)气温的高低,并简述其原因。
(2)试分析③地昼晴夜雨对农业的有利影响。
(3)图中P地是该地区以煤为主导的电力和冶金工业城市,近年来,由于冶金工业产品价格持续下降,严重影响当地经济,请你为该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出谋献策。
夜雨,是指20时至次日8时的降水。下图中③地所在省(区)的夜雨比重多在70%以上,这种昼晴夜雨现象是农业生产最理想的降水形式。

(1)比较①地和②③地冬季(一月)气温的高低,并简述其原因。
(2)试分析③地昼晴夜雨对农业的有利影响。
(3)图中P地是该地区以煤为主导的电力和冶金工业城市,近年来,由于冶金工业产品价格持续下降,严重影响当地经济,请你为该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出谋献策。
2.单选题- (共5题)
4.
下图为某地1月、7月等温线分布图(等温距为4℃)。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地1月、7月的温差可能为( )
【小题2】导致图中②地7月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 )
【小题3】图中R河的汛期可能出现在( )

【小题1】图中①地1月、7月的温差可能为( )
A.8℃ | B.12℃ | C.16℃ | D.20℃ |
A.洋流 | B.海陆热力性质 | C.地形 | D.冬季风的影响 |
A.3~5月 | B.6~8月 |
C.9~11月 | D.12~次年2月 |
5.
下表为我国四省(区)水稻、小麦、棉花和甜菜播种面积(单位:千公顷)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表中②代表的农作物是
【小题2】江西省无农作物③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3】与河北省比较,黑龙江省农作物④分布面积更大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表中②代表的农作物是
A.甜菜 | B.棉花 | C.水稻 | D.小麦 |
A.气候 | B.地形 | C.市场 | D.交通 |
A.平原面积广大 | B.土壤深厚肥沃 | C.灌溉水源充足 | D.机械化水平高 |
6.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地(甲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某地(乙地)二十四节气的平均日照时间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立秋日(8月8日)前后乙地日照时数大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下列节气中,甲地气温最高的是

【小题1】立秋日(8月8日)前后乙地日照时数大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A.白昼时间长 | B.降水量少 | C.太阳高度大 | D.海拔高度低 |
A.立夏 | B.大暑 | C.夏至 | D.处暑 |
7.
下表为我国四省(区)水稻、小麦、棉花和甜菜播种面积(单位:千公顷)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②代表的农作物是( )
【小题2】江西省无农作物③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小题3】与河北省比较,黑龙江省农作物④分布面积更大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1】表中②代表的农作物是( )
A.甜菜 | B.棉花 | C.水稻 | D.小麦 |
A.气候 | B.地形 | C.市场 | D.交通 |
A.平原面积广大 | B.土壤深厚肥沃 | C.机械化水平高 | D.灌溉水源充足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