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我国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表明: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镉、汞、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下图为甲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壤中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及用此4种元素计算出的综合污染指数。

(1)简述甲城市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情况空间分布特点。
(2)分析我国土壤中镉、汞、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分布特点的成因。
(3)简述土壤污染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主要影响,为防止我国土壤污染加剧并修复已污染的土壤,需采取哪些措施(任答两点)。
2.单选题- (共16题)

【小题1】能源消费与GDP的增长特点是
A.单位GDP能源消费2002年最低 |
B.单位GDP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 |
C.能源消费与GDP的年均增速相同 |
D.能源消费量2007年开始下降 |
A.GDP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
B.GDP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储量大小 |
C.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GDP增长 |
D.我国能源丰富,可以满足GDP高速增长的需要 |
A.中上游水库拦截泥沙量增多 | B.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轻 |
C.黄河流域的暴雨次数减少 | D.中下游河床泥沙淤积量加大 |
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下图是1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 )
①湖面低于海平面②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 ③环境调节作用减弱 ④含盐量降低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小题2】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
A. 围湖造田 B. 绿洲萎缩
C. 湖区汇水面积减少 D. 气候变干

【小题1】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A. 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
B. 2009~2010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
C. 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
D. 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
【小题2】该时期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鄱阳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 B. 鄱阳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
C. 鄱阳湖出水量的变化 D. 长江干流入湖水量的变化

【小题1】图中可知( )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
C.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 D.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
A.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 D.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小题1】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
A.东北风 | B.东南风 | C.西南风 | D.西北风 |
A.①地 | B.②地 | C.③地 | D.④地 |

【小题1】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A.0.55 0.50 | B.0.30 0.50 | C.0.55 0.35 | D.0.30 0.35 |
A.大气环流、地形 |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
C.纬度位置、地形 | 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 |
A.E | B.F | C.G | D.H |

【小题1】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台风 | B.海陆分布 |
C.大气环流 | D.地形 |
A.①地 | B.②地 |
C.③地 | D.④地 |
A.①地 | B.③地 |
C.②地 | D.④地 |

【小题1】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
A.反气旋频繁过境 | B.受沿岸寒流影响 |
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 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
A.风力堆积 | B.风力侵蚀 | C.流水堆积 | D.流水侵蚀 |
A.机械化水平高 | B.水利工程量大 |
C.经营方式粗放 | D.粮食单位面积总产量低 |

【小题1】甲乙两区域属于同一自然带,该自然带是
A.热带稀树草原带 |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A.1月 | B.4月 40° | C.7月 | D.10月 |

【小题1】“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
A.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 B.反气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
C.暖锋过境,气温升高 | D.位于西风带背风坡,气流下沉 |
A.东去种麦 | B.南下踏青 | C.西山牧羊 | D.北山滑雪 |
美洲王蝶有迁徙习性,寒潮会导致王蝶大量死亡,每年它们都会往返于加拿大东南部与墨西哥米却肯州之间。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示迁徙线路经过的陆地自然带不包括
A.常绿硬叶林带 B. 热带荒漠带
B.落叶阔叶林带 D. 常绿阔叶林带【小题2】推测美洲王蝶停留于米却肯州的主要时段是
A.2—6月 B. 4—8月 C. 7—11月 D. 11月至次年3月【小题3】当美洲王蝶到达加拿大东南部时,当地
A.房屋影子全年最长 B. 昼长短于米却肯州
B.太阳东北升西北落 D. 日出晚于米却肯州

【小题1】图中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
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 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 )
A.Ⅰ、Ⅱ、Ⅲ | B.Ⅰ、Ⅲ、Ⅱ |
C.Ⅱ、Ⅲ、Ⅰ | D.Ⅲ、Ⅰ、Ⅱ |
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到Ⅰ区 | 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 |
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 | 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 |

【小题1】经考证发现,近30年来,甲地海岸线基本稳定,乙地海岸线向海推进,丙地海岸线向陆后退。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三地海岸的
A.地貌形态 | B.抗侵蚀能力 | C.河网密度 | D.泥沙沉积量 |
A.烈度 | B.震中距 | C.震级 | D.震源深度 |
3.选择题- (共4题)
当前,我国大众创新创业与过去的创业相比发生了如下变化:
类别 | 特点 | 具体表现 |
创业主体 | 从小众到大众 | 众多草根群体投身创业,使创新创业成为一种价值导向和生活方式 |
创业服务 | 从政府主导 到市场发力 | 一大批市场化新型机构迅速成长,创业投资、互联网金融等服务快速发展,服务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 |
创业平台 | 从内部组织 到开放协同 | 互联网、开源技术平台等的发展,有效聚集了各类创业服务机构和创业人员 |
创业理念 | 从供给导向 到需求导向 | 社交网络链接了创业者奇思妙想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用户体验成为创新创业的出发点 |
创业领域 | 从传统产业 到新兴产业 | 新成员大多集中在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服务业及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跨界融合之处 |
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推动大众创新创业对打造我国经济发展新引擎的作用。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