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雅安地处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山川秀美,地理位置独特。雅安有三大特色“景观”:“雅雨”、“雅鱼”、“雅女”,并称“三雅”。一雅:雅雨。雅安雨多,自古以来便有“华西雨屏”、“雅州天漏”之称,年降水日数在200天以上,且有70%以上的降水发生在夜间,入夜开始飘落,天明云散雨收。二雅:雅鱼。雅安鱼,喜栖于水质优良的冷水激流中,是高原山区特有的品种,品质优越,但目前数量不多,已被列为四川省二级保护鱼类。三雅:雅女。站在大街上看来来往往的雅安美女,个个肤色白净、皮肤细腻、娥眉美目,观之赏心悦目。下图为雅安附近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下表为雅安气候资料统计表。
(1)结合材料分析雅安“天漏”的形成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大气热力性质及热力环流原理分析雅安夜雨多的原因。
(3)依据材料,从自然方面分析雅鱼生活环境的优越性。
(4)结合材料从自然方面分析雅女皮肤细腻白皙的原因。
20世纪80年代初,猫跳河流域90%的水能已被梯级开发,带动了周边能源、化工、机械、冶金、轻纺等工业的发展,并建成了农、牧、渔等生产基地,也对该流域内人口数量、城市化水平及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同行业、部门、地区之间的水资源利用矛盾日益加剧。

(1)分析梯级开发前,猫跳河河水季节变化大的原因。
(2)说明近年来猫跳河流域藻类大量爆发的原因。
(3)分析猫跳河流域的开发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4)猫跳河流域的梯级开发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不可逆转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了协调水利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2.单选题- (共10题)

【小题1】关于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有“高原大陆”之称 B. 平均气温比北冰洋要高
C. 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D. 矿产资源贫乏
【小题2】一考察船从长城站出发,顺西风漂流环绕南极大陆航行一周,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A.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小题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左所示的( )
A.①地附近 | B.②地附近 | C.③地附近 | D.④地附近 |
A.收集雨水 | B.方便通信 | C.增加采光 | D.通风换气 |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小题1】三江并流地区突出的地形特点是
A.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 B.南高北低,横断东西 |
C.板块挤压,地壳抬升 | D.流水侵蚀、切割作用 |
A.河流水流湍急 | B.受地形影响,降水量小 |
C.受地形限制,两岸陡峭 | D.该河为地上河 |

【小题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为青藏高原 | B.②为柴达木盆地 | C.③为汉水谷地 | D.④为喜马拉雅山 |
A.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 B.有坝子农业 | C.海拔较高,起伏不大 | D.喀斯特地貌广布 |
A.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 | B.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 |
C.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 | D.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 |
高考刚结束,小明同学到我国某省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旅游,旅游期问,小明既领略了高原风光,又穿越了高山峡谷,还参观了橡胶园。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小明旅游的省是
A. 云南省 B. 海南省 C. 贵州省 D. 广东省
【小题2】某天的下午l点20分,太阳直射小明头顶。此时他可能位于
A. 23°N, lOO°E B. 23°N, 120°E
C. 24°N, lOO°E D. 24°N, 120°E
A. 河流年径流量较大 B. 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季
C. 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D. 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
【小题2】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下列现象与此无关的是
A. 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需水量大增
B. 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C. 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
D. 气候变得干旱,降水减少
【小题1】该民谣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突出特点是
A.降水多 | B.风力大 | C.日照强 | D.气温高 |
A.高大、屋顶尖、窗大 | B.低矮、屋顶缓、窗大 |
C.高大、屋顶尖、窗小 | D.低矮、屋顶缓、窗小 |
A.渔业 | B.林业 | C.种植业 | D.牧业 |

【小题1】表中甲、乙、丙、丁四个国家分别是
A. 中国、印度、英国、俄罗斯 B. 俄罗斯、英国、中国、印度
C. 英国、俄罗斯、印度、中国 D. 印度、中国、俄罗斯、英国
【小题2】丁国耕地比重远低于丙国的主要原因是
①国土面积小于丙国 ②山区面积广大 ③干旱半干旱面积较广 ④人口密度大于丙国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A.使岷江水量的季节变化减小 | B.为南水北调中线提供更多的优质水源 |
C.减轻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危害 | D.限制炼铝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