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气候差异显著。结合图中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上海、哈尔滨秋季(9—11月)降水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上海与成都纬度位置相近,但成都的冬季气温高于上海,分析原因。
(3)夏季到拉萨旅游,游客必备防晒用品和较厚衣物。请分析其原因。

(1)比较上海、哈尔滨秋季(9—11月)降水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上海与成都纬度位置相近,但成都的冬季气温高于上海,分析原因。
(3)夏季到拉萨旅游,游客必备防晒用品和较厚衣物。请分析其原因。
2.
(2)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3)全球变暖会对上述两国国土产生什么影响?遏制全球变暖可采取哪些措施?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締约方会议于2011年11 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核心议题是“绿色气候基金”,目的是解决温室 气体排放及带来后果问题。
(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2)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3)全球变暖会对上述两国国土产生什么影响?遏制全球变暖可采取哪些措施?
2.单选题- (共5题)
3.
读下面四幅气候类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2】有关③、④两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两种气候都是雨热不同期 |
B.两种气候类型的成因相似 |
C.两种气候都分布在大陆西岸 |
D.两种气候在南北半球均有分布 |
4.
该图为“某地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影响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小题2】N地的气候类型是

【小题1】影响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大气环流,下垫面 | B.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
C.洋流,地形 | D.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 B.温带大陆性气候 |
C.温带季风气候 | D.地中海气候 |
5.
读某区域气候区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Ⅰ气候区和Ⅲ气候区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小题2】分布在Ⅱ气候区的R城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

【小题1】影响Ⅰ气候区和Ⅲ气候区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 | B.洋流 |
C.河流 | D.海陆位置 |
A.风力较弱 | B.气温较高 |
C.降水较少 | D.光照较强 |
6.
矮蒿草甸植被是高寒地区的典型植被。下表示意气候变暖下矮蒿草甸植被物候期的变化。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注:“+”表示提前,“-”表示延迟,“*”表示差异显著,“**”表示差异极显著。
【小题1】全球气候变暖使矮蒿草甸植被( )
【小题2】矮蒿草物候变化,使得( )
【小题3】该植被类型可能分布在( )

注:“+”表示提前,“-”表示延迟,“*”表示差异显著,“**”表示差异极显著。
【小题1】全球气候变暖使矮蒿草甸植被( )
A.植物种群平均生长期缩短 | B.营养期和结果期始期推迟 |
C.花期末期延迟 | D.生长期比正常年份延长 |
A.植物提前展叶和开花,减小遭受春季霜冻的可能性 |
B.植物成熟时期避开秋季霜冻,避免物种生殖失败 |
C.各物种间物候变化不同步,物种间相互作用脱节 |
D.减少物种间竞争,有利于减缓物种淘汰、灭亡速度 |
A.华北平原 | B.内蒙古高原 | C.青藏高原 | D.江南丘陵 |
7.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反映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的一种遥感指标(-1≤NDVI≤1,负值表示地面覆盖为水、雪等,0表示有岩石或裸土等,正值表示有植被覆盖)。下图为近15年来秦巴山区归一化植被指数、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量随时间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近15年来秦巴山区植被覆盖的变化趋势是( )
【小题2】造成秦巴山区植被覆盖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小题1】近15年来秦巴山区植被覆盖的变化趋势是( )
A.增加 | B.减少 |
C.先减少,后增加 | D.先增加,后减少 |
A.降水减少 | B.气候变冷 |
C.地形抬升 | D.土壤贫瘠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