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12分)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图为某岛国示意图及相关气候资料统计图。该国面积28.8万平方千米,人口428万,森林覆盖率达30%,天然牧场和农场占国土面积的50%以上,有“世界净土”之称,为世界天然优质奶源生产国和乳畜产品出口国,但粮食不能自给。

(1)描述图中A地降水特点,并分析原因。(5分)
(2)简述该国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该国发展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条件。(4分)
(3)分析该国粮食不能自给的自然原因。(3分)
图为某岛国示意图及相关气候资料统计图。该国面积28.8万平方千米,人口428万,森林覆盖率达30%,天然牧场和农场占国土面积的50%以上,有“世界净土”之称,为世界天然优质奶源生产国和乳畜产品出口国,但粮食不能自给。

(1)描述图中A地降水特点,并分析原因。(5分)
(2)简述该国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该国发展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条件。(4分)
(3)分析该国粮食不能自给的自然原因。(3分)
2.
读关于南非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南非地理位置独特,国土面积约122万平方千米。农业、渔业较为发达,但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明显,耕地的分布不平衡,农业生产地区差异大。

(1)概述南非的海陆位置,并从航运角度分析其优劣。
(2)分析南非西部、南部沿海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优越条件。
(3)根据图文信息,归纳南非耕地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南非地理位置独特,国土面积约122万平方千米。农业、渔业较为发达,但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明显,耕地的分布不平衡,农业生产地区差异大。

(1)概述南非的海陆位置,并从航运角度分析其优劣。
(2)分析南非西部、南部沿海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优越条件。
(3)根据图文信息,归纳南非耕地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单选题- (共15题)
3.
读甲、乙两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国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国沿海有寒流经过,乙国沿海有暖流经过
②甲国沿海能见到沙漠景观,乙国沿海能见到冰蚀地貌
③甲、乙两国渔业都比较发达,且首都都濒临同一大洋
④甲国可看到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乙国可见到午夜太阳
【小题2】下列关于两图中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国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国沿海有寒流经过,乙国沿海有暖流经过
②甲国沿海能见到沙漠景观,乙国沿海能见到冰蚀地貌
③甲、乙两国渔业都比较发达,且首都都濒临同一大洋
④甲国可看到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乙国可见到午夜太阳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A.两山脉都位于板块交界处 |
B.降水都是东侧山地多于西侧 |
C.甲国分布的山脉的平均海拔与长度都大于乙国分布的山脉 |
D.两山脉都位于同一地震带上 |
4.
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下图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与②自然带不同——纬度位置不同 |
B.④与⑤气候不同——海陆位置不同 |
C.①与⑦植被相似——大气环流相同 |
D.⑤与⑥自然带不同——海拔高度不同 |
A.②地终年高温多雨 |
B.⑦地位于板块边界,多火山地震 |
C.⑤地种植园农业发达,商品率低 |
D.⑥地盛产柑桔、葡萄、油橄榄 |
5.
下图示意某大洲局部区域等值线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虚线表示的是( )
【小题2】影响图中虚线向南凸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3】甲乙丙丁四海域( )

【小题1】图中虚线表示的是( )
A.≥10℃积温 | B.一月海平面气压(hPa) |
C.年日照时数(h) | D.年降水量(mm) |
A.洋流因素 | B.地形因素 | C.纬度位置 | D.大气环流 |
A.甲海域盛行向陆风,洋流增温增湿作用强 | B.乙海域全年盛行离岸风,沿岸地区干旱少雨 |
C.丙海域以西海峡海水自东向西流 | D.丁以南海域风大浪高,常出现冰山,不利海航 |
6.
国家地理频道“探寻欧洲河流”摄制组到欧洲采访,历时一年,绘制出欧洲四条河流年相对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河流流量变化受气温影响明显的是( )
【小题2】①②③④四条河流依次位于( )

【小题1】图中河流流量变化受气温影响明显的是(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A.欧洲北部、欧洲东部、欧洲南部、欧洲西部 |
B.欧洲西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欧洲南部、欧洲东部 |
C.欧洲东部、欧洲北部、欧洲西部、阿尔卑斯山区 |
D.欧洲南部、阿尔卑斯山区、欧洲东部、欧洲西部 |
7.
下图中的甲区域为我国某地区,乙区域为世界某岛国轮廓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与乙岛国相比,甲区域( )
【小题2】水资源紧张是困扰乙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导致乙国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是该国( ) ①年降水量十分稀少 ②国土面积小,使得河流短小,淡水的储存条件差 ③年降水量虽十分丰富,但地区分布与季节变化很不均匀 ④人口急增与经济高速发展,对水的需求量大

【小题1】与乙岛国相比,甲区域( )
A.人口密度小,人口自然增长速度慢 | B.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慢 |
C.河流总长度大,水位季节变化大 | D.石油加工工业更发达,发展条件更优越 |
A.③④ | B.②④ | C.①④ | D.①② |
8.
【小题1】与90年代中期相比,现在珠江三角洲优势弱化较明显的是
【小题2】珠三角难以担得起“世界最大城市群”荣誉的主要问题可能是
【小题3】改革开放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珠江三角洲地区各个城市均大搞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做可能导致的现象是
世界银行2015年1月26日公布:中国珠江三角洲已在2010年超越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成为世界人口和面积最大的城市带。但珠三角存在的众多问题又难以担得起“世界最大城市群”的荣誉。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与90年代中期相比,现在珠江三角洲优势弱化较明显的是
A.优越的地理位置 | B.对外开放的前沿 |
C.便利的海陆运输 | D.全国最大的侨乡 |
A.城市间互通不够顺畅,规划协调程度低 |
B.人口众多,流动人口比例高 |
C.生态环境形势严峻,人地矛盾加剧 |
D.中心城市规模较小,辐射带动作用弱 |
A.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快速发展 | B.充分发挥各区域的地区优势 |
C.酸雨危害明显加重,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 D.重复建设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 |
9.
【小题1】每年冬季,美国退休老年人纷纷从北方迁移到此越冬,其主要原因是
A. 地形平坦 B. 气候温暖 C. 森林茂密 D. 就业率高
【小题2】上图农业区中,该州下列经济作物产量占美国比重最大的是
A. 甘蔗 B. 棉花 C. 大豆 D. 甜菜
【小题3】该州城市多沿海分布,与该分布特点形成无关的是
A. 内陆多沼泽分布 B. 临海交通便利 C. 临海开发较早 D. 临海地形平坦
美国佛罗里达州号称“阳光之州”,旅游和农业是其重要的经济支柱。下图为该州土地利用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每年冬季,美国退休老年人纷纷从北方迁移到此越冬,其主要原因是
A. 地形平坦 B. 气候温暖 C. 森林茂密 D. 就业率高
【小题2】上图农业区中,该州下列经济作物产量占美国比重最大的是
A. 甘蔗 B. 棉花 C. 大豆 D. 甜菜
【小题3】该州城市多沿海分布,与该分布特点形成无关的是
A. 内陆多沼泽分布 B. 临海交通便利 C. 临海开发较早 D. 临海地形平坦
10.
【小题1】关于南非的自然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南非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
【小题3】南非最大河流的上、中、下游分别以图中的甲、乙两点为分界点。其上游与中下游地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
2015年11月30日,***在参加法国巴黎举行的世界气候大会后,于12月1日至5日对津巴布韦、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并主持中非合作论坛峰会。
【小题1】关于南非的自然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山地为主,沿海平原面积狭小 | B.东高西低的高原地形,东南为山地 |
C.气候干旱,热带沙漠面积广大 | D.东部沿海分布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 |
A.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 B.农业经济发达,农产品产量高 |
C.地广人稀,热带草原面积广 | D.高温多雨的气候,雨热同期 |
A.上游地区支流多,水量大 | B.中下游水流平缓,航运价值较高 |
C.下游地区适宜发展乳畜业 | D.上游地区适合种植水稻等农作物 |
11.
下图为北欧土地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的林地、耕地、荒地,描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北欧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

【小题1】关于图中的林地、耕地、荒地,描述正确的是( )
A.林地主要是常绿阔叶林 | B.耕地主要种植冬小麦 |
C.荒地主要是不合理耕作和人类破坏的结果 | D.耕地分布主要受地形和气温影响 |
A.降水少 | B.人均耕地面积小 | C.光热不足 | D.土壤贫瘠 |
12.
下图示意某地理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图层。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叠加丙与丁图层可以研究()
【小题2】为了较合理地得出丙图,需要叠加的图层有()

【小题1】叠加丙与丁图层可以研究()
A.河流分布 | B.地形特征 |
C.商店布局 | D.客货流量 |
A.甲与乙 | B.甲与丁 |
C.乙与丁 | D.甲、乙、丁 |
14.
贝加尔湖湖面每年1-5月封冻,冰厚可达90厘米,图为贝加尔湖地区等高线图。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贝加尔湖
A. 结冰主要原因是海拔高 B. 湖面中心结冰早于边缘
C. 位于山谷导致冰层深厚 D. 北部的封冻期长于南部
【小题2】贝加尔湖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是
A. 结冰时使气温降低 B. 融冰时使气温升高
C. 减小了气温年较差 D. 冰层增加空气湿度

【小题1】贝加尔湖
A. 结冰主要原因是海拔高 B. 湖面中心结冰早于边缘
C. 位于山谷导致冰层深厚 D. 北部的封冻期长于南部
【小题2】贝加尔湖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是
A. 结冰时使气温降低 B. 融冰时使气温升高
C. 减小了气温年较差 D. 冰层增加空气湿度
15.
读俄罗斯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和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自然地理环境由气候、地形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构成,俄罗斯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中,图例甲、乙、丙表示的自然地理要素
【小题2】根据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关于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及成因叙述错误的是
【小题3】俄罗斯与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的突出优势是


【小题1】自然地理环境由气候、地形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构成,俄罗斯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中,图例甲、乙、丙表示的自然地理要素
A.气候类型 | B.地形 | C.降水量 | D.植被 |
A.降水量从东向西递减 |
B.北部降水有季节变化 |
C.东西两岸降水差异较大 |
D.东岸因受东南信风及暖流的影响,降水多 |
A.轻重工业发达 | B.地广人稀 | C.矿产资源丰富 | D.科技力量雄厚 |
16.
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小题2】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
【小题3】下列解决青藏高原牧区能源问题的最合理措施是( )
【小题4】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生态作用是( )
【小题1】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③②① | B.②①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① |
A.地表起伏增大 | B.植被条件变差 |
C.土壤质地变差 | D.河流含沙量增大 |
A.樵采天然植被 | B.加大煤炭的开采 | C.大力发展薪炭林 | D.开发利用太阳能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 B.繁衍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 |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
17.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各题。
【小题1】据图判断,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小题2】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3】根据企业部门在产业链中的分工,传统产业大致可分为图示的六个类别。读深圳市自行车企业在价值链中的分布比例(分布率)示意图,完成下题。

图中自行车企业的六个类别中,附加值最高和分布率最高的企业分别是①零售企业 ②批发企业 ③优质企业 ④研发企业
【小题1】据图判断,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A.促进交通运输网的建设 |
B.提高煤炭产量 |
C.促进相关产业的转移 |
D.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 B.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
C.减少了当地大气污染物 | D.减缓了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

图中自行车企业的六个类别中,附加值最高和分布率最高的企业分别是①零售企业 ②批发企业 ③优质企业 ④研发企业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3.选择题- (共4题)
20.
某同学在借助计算器求“方程lgx=2﹣x的近似解(精确到0.1)”时,设f(x)=lgx+x﹣2,算得f(1)<0,f(2)>0;在以下过程中,他用“二分法”又取了4个x的值,计算了其函数值的正负,并得出判断:方程的近似解是x=1.8.那么他所取的x的4个值中最后一个值是{#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