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
(2)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商品棉基地,分析本区域有利于棉花种植的区位条件。
(3)结合区域自然特征,推测本区域可开发的能源资源。
(4)指出塔里木河补给方式。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钱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描述黑龙江在此河段的水文特征。
(2)结合图幅,从气候角度分析三江平原比中国南方地区水稻品质好的原因。
(3)简述本区气候类型及其气候主要特征。
2.单选题- (共13题)

【小题1】下图区域东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
A.反气旋频繁过境 | B.受沿岸寒流影响 |
C.东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 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
A.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 B.以山地丘陵为主 |
C.地势平坦 | D.光照充足 |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 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
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 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
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 | 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 |
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 | 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 |
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2010年之后,一些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开始在中西部地区布局,位于贵州省中部的贵安新区(国家级新区,位置见下图),因气候凉爽、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南用电成本较低、自然灾害少等优势,吸引了数十个大方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本区地形地势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 B.地表起伏和缓、多戈壁和沙漠 |
C.地表破碎、沟壑纵横 | D.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发育 |
A.水电 | B.石油资源 |
C.太阳能 | D.核能 |
A.热带季风气候 | B.温带季风气候 |
C.亚热带季风气候 | D.温带大陆性气候 |

【小题1】图中发生凌汛频率高的河段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春季凌汛时间延后 | B.冬季凌汛时间提早 |
C.春季凌汛规模变小 | D.冬季凌汛规模变大 |

【小题1】荆江段河道裁弯取直可以( )
A.加速洪水下泄 | B.增加河床淤积 |
C.减少上游来水量 | D.延长航运里程 |
A.麋鹿保护区所在地 | B.六合垸所在地 |
C.张智垸所在地 | D.天鹅洲故道 |

【小题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 |
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
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
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
A.北京市 | B.天津市 |
C.重庆市 | D.上海市 |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示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四川盆地 | B.华北平原 |
C.长江三角洲 | D.珠江三角洲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
A.川剧 | B.豫剧 | C.越剧 | D.粵剧 |
下表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下图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
A.治理盐碱地 | B.退耕还草 |
C.保护沼泽地 | D.植树造林 |
A.云贵高原东部 | B.松嫩平原中部 |
C.黄土高原中部 | D.内蒙古高原西部 |

【小题1】上图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图中影视城是我国著名的电影电视拍摄基地,该基地的外景景观特色是( )
A.林海雪原 | B.奇山秀水 |
C.椰风海韵 | D.大漠孤烟 |
A.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 | B.银川附近有“塞上江南”之称 |
C.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 D.位于东部平原,分布着肥沃的黑土地 |
A.寒潮 | B.水资源不足 |
C.土地盐碱化 | D.台风 |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本区自然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地跨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 |
B.地跨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 |
C.地跨中温带与亚热带 |
D.地跨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
A.市场 | B.技术 | C.资金 | D.交通 |

【小题1】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高压脊控制 | B.锋面活动 | C.反气旋过境 | D.热带气旋影响 |
A.江汉平原 | B.四川盆地 | C.珠江三角洲 | D.长江三角洲 |
3.选择题- (共1题)
4.多选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