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辽宁省庄河六高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8362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2/4/27

1.综合题(共3题)

1.
读图,回答问题:8分

⑴韩国一旅行团乘船在天津港上岸去北京游览,依次经过____海和____海。
⑵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大致以_________为界。
⑶图示河流径流量的变化特点是___     _  _;该河4、5、6月份径流量最小的原因是   
(4)华北平原风沙危害严重,风沙频率最高的季节是_____________。
(5)目前,制约甲地区工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______。天津在干湿区上属于_____
2.
读甲、乙两区域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A地植被类型为_____________,B地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地中均较为丰富的能源矿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图中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乙图中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_为主。
(4)甲所示国家国民经济中农业一直不占重要地位,但考虑到粮食安全的需要,仍需开辟土地进行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最合适的区域是_____________;若只考虑气候条件,农业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从下列选项中选择)
A.东北部水源B.东南部热量C.西北部热量D.西南部 光照
(5)乙图中B地所处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_,乙省会是__________________。
(6)与乙相比,甲地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材料一:2006年夏天,重庆市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为挽回旱灾的部分经济损失,重庆市政府组织农民工赴新疆摘棉花。事实上,以前就有大量重庆民工到新疆摘棉花。新疆建设兵团一位负责人称,重庆部分民工在新疆摘棉花挣到钱,进而开始在新疆包土地,种棉花。
材料二:新疆和重庆市农业人口和人均耕地面积资料(2004年)
 
农业人口(万)
人均耕地面积(亩)
新疆
1276
3.08
重庆
2378
1.08
材料三:乌鲁木齐至重庆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1)请根据材料二,说明以前为何就有大量重庆民工到新疆摘棉花?(2分)
(2)简要回答新疆种植棉花的有利气候条件?并说明制约新疆棉花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最不利自然条件。(4分)
(3)乌鲁木齐至重庆的地形剖面线穿越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盆地,是 (填字母)盆地。C是 盆地
(4)比较A、C两盆地内河流水文特征的相同点。(2分)

2.单选题(共7题)

4.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23—25题。

【小题1】图中①、②两地之间的山脉是
A.贺兰山B.阴山C.大巴山D.秦岭
【小题2】②所代表河流的是
A.长江B.汉水
C.淮河D.黄河
【小题3】关于①、②两地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是草原,②地是森林
B.①地是半干旱地区,②地是半湿润地区
C.①地是落叶阔叶林,②地是常绿阔叶林
D.①地是中温带,②地是暖温带
5.
该图是地图上的一段纬线,这段纬线穿过我国某地形区。据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P点附近的宗教圣地属于
A.佛教B.印度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
【小题2】该地形区粮食作物能够获得高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C.垦殖历史悠久,精耕细作
D.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小题3】图中箭头所示区域自然带分布主要表现为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布
6.
下列铁路线两端的城市1月平均气温差别最大的是
A.青藏线B.沪杭线C.京九线D.哈大线
7.
当地中海沿岸地区处于温和多雨季节时(    )
A.南京高温多雨B.亚洲热低压势力强
C.北京昼长夜短D.南极考察正处于最佳时期
8.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年度宜居状况做了评估。图中数字是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个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前30名城市个数较多的省级行政区组合是
A.湘、粤、桂
B.苏、皖、鄂
C.京、辽、鲁
D.沪、浙、赣
【小题2】西北地区的城市未排入前30名,其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
A.经济条件B.旅游资源C.城市建筑D.生态环境
9.
中东输出的石油,大部分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用油轮运出。图中B石油输出路线是
A.波斯湾一地中海一大西洋一西欧
B.波斯湾一好望角一大西洋一西欧、北美
C.波斯湾一印度洋一马六甲海峡一日本
D.波斯湾一阿拉伯海一印度洋一澳大利亚
10.
关于印度与我国国情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口大国
B.农业大国
C.降水季节变化大
D.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亚热带

3.选择题(共9题)

11.

2016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上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第十三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通过的首部                将于9月1日起施行。(    )

12.

2015年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              将纳入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成为可以自由使用的货币。(     )

13.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控制自耕小农,据以征收赋税、调发力役,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在此之前,历代的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据户头,收取粮食、丝绢等实物,有时亦收取钱币,名目与内容时有变化,税额也各有不同,但无不以个体农户为基础。清查户口、人丁,尽可能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防止自耕小农破产,均是历代一以贯之的政策。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这也是明代“一条鞭法”、清代“摊了入亩”等制度的主要内容。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土地兼并不再是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的清查与登记成为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活动。

                                          ——据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等

材料二

材料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今年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在我国实行了长达2600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

——摘自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3月5日)

14.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控制自耕小农,据以征收赋税、调发力役,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在此之前,历代的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据户头,收取粮食、丝绢等实物,有时亦收取钱币,名目与内容时有变化,税额也各有不同,但无不以个体农户为基础。清查户口、人丁,尽可能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防止自耕小农破产,均是历代一以贯之的政策。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这也是明代“一条鞭法”、清代“摊了入亩”等制度的主要内容。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土地兼并不再是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的清查与登记成为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活动。

                                          ——据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等

材料二

材料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今年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在我国实行了长达2600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

——摘自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3月5日)

15.
亚洲的东亚、南亚人口密集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B.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人口大量迁入
C.自然条件优越,人类聚居的历史悠久D.工业发展最早,商业贸易活动频繁
16.人体排尿的意义在于(   )
17.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4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目录A

第一章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节 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

    第二节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革命形势的成熟

    第三节 革命的开始  第一和第二次内战   共和国的建立

    第四节 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

第五节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第六节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  政变

第二章  (略)



——摘编自《世界历史·近代部分》,1972年版

目录B

第一章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

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

    第一节 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

    第二节  文艺复兴

第三节  宗教改革

第四节  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

第五节 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第二章  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

第二节  (略)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2011年版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18.

(2014·广东文综·39)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2001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

推断材料三中两种历史分期各自所用的角度,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

19.

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