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雅鲁藏布大峡谷(图中EF间)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之间,全长504.6千米,平均深度268米,最深处609米,是世界第一大峡谷,大峡谷核心无人区河段的峡谷河床上有罕见的四大瀑布群,一些主体瀑布的落差均在30-50米间。大峡谷单位面积水能的蕴藏量居世界之冠。下图为青藏高原局部地区示意图。

(1)简析雅鲁藏布江河水的补给来源。
(2)分析雅鲁藏布大峡谷成为青藏高原湿润区的原因。
(3)写出雅鲁藏布大峡谷段水能资源蕴藏量大的原因。
(4)关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水能的开发,一直存在支持和反对的观点。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福建省云霄县背山面海,种植枇杷的条件优越,枇杷产量大、品质好,2001年获“中国枇杷之乡”的美誉。云霄枇杷树根系浅,枝繁叶茂,性喜温暖,花期在11~12月,冬季低温会影响开花结果,果实转熟期,表面易受强日照灼伤。枇杷果皮薄嫩,果肉柔软多汁,不易储存,鲜果上市期短。枇杷套袋技术(果农把枇杷幼果装入特制纸袋)、枇杷与茶叶间种技术得到广泛推广。每年3~4月,当地举办以“浪漫云霄、欢乐采摘”为主题的枇杷节。下图示意云霄县位置范围。

(1)云霄县是我国枇杷越冬条件较好的地区之一。分析该县枇杷越冬条件好的原因。
(2)风害是影响云霄县枇杷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分析该县夏秋季节枇杷树容易受到风害的原因。
(3)简述果农把枇杷幼果装入特制纸袋对实现枇杷高产增收的作用。
(4)近年来,云霄县枇杷销售很好,果农纷纷计划扩大种植面积,对此专业人士围绕“是否扩大种植规模”展开了讨论,请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单选题- (共8题)

【小题1】受不同天气系统影响( )
A.甲地风向为东南风 | B.乙地狂风暴雪 |
C.丙地有连续性降水 | D.丁地雨过天晴 |
A.日出时刻晚,白昼时间短 |
B.气温较高,年较差较大 |
C.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
D.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
2018年11月26日凌晨,蚌埠市出现雾霾天气,能见度普遍低于200米,这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左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右下图为城区某处建筑在浓雾中若隐若现。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雾霾对近地面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①减弱 | B.③不变 | C.②减弱 | D.④减弱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增强 | B.②减弱 | C.③减弱 | D.④增强 |

【小题1】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
A.a増强 | B.b增强 | C.c减弱 | D.d减弱 |
A.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 | B.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 |
C.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 | D.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
A.结冰期变短 | B.丰水期水位上升 | C.流量更加稳定 | D.结冰期变长 |
下图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地区示意图”。图中M地是水草丰富的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20世纪初期以前是美国西部大开发时期,其显著的特点是西部土地的不断开发和耕地面积的急剧增长;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和专门化,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
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历史上开发M地区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有 ( )
①水土流失严重
②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③夏季土壤盐碱化严重
④土壤板结与酸化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A.地质、地形条件复杂,施工困难 |
B.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时易破坏生态环境 |
C.交通不便,施工难度大 |
D.水坝只有发电功能,防洪、航运、供水功能不明显 |

【小题1】图示河流建有众多的大坝,用于发电。但乙图大坝的发电使用年限大大低于设计年限,其原因主要是( )
A.工程质量低 | B.设计不准确 |
C.人为破坏严重 | D.泥沙淤积严重 |
A.已找到了比水电更好的能源 | B.恢复原始生态环境 |
C.水坝防洪功能丧失 | D.水电运营成本不断增加 |

【小题1】下列属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A.传统农业比重最大 | B.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 |
C.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 D.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
A.煤炭 | B.天然气 | C.火电 | D.水资源 |
上世纪60年代起,三代造林人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杨树”的塞罕坝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发现春季荒山南坡植树成活率低于北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要想快速获取我国国土植被覆盖情况应采用的技术是
A.GPS | B.RS |
C.GIS | D.数字地球 |
A.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
B.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
C.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 |
D.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
A.增加生物多样性 |
B.减轻风沙危害 |
C.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
D.减缓变暖趋势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