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在①②两海域中,容易出现海雾的是________海域,理由是 。
(2)图中海域有一世界著名的大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形成的有利条件。
(3)试分析P地冬季多降水的主要原因。
(4)日本是亚洲核能发电量最多的国家。试简述其优先发展核电的理由。
2.单选题- (共8题)
元旦节当天,我国东部地区某学校的地理兴趣小组在23.50N附近进行野外考察,下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考察区域简图。考察队员发现距离河岸大约20米远的地方有一条基本与河岸平行的大堤,高约5米,河岸与大堤之间有一大片平坦开阔的土地(图中EF段),很多地方长满芦苇,但有少数土地已种上了蔬菜。同时,当他们沿着河岸考察时还看到了一片鹅卵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理兴趣小组最有可能在图中哪处河岸发现鹅卵石
A.a | B.b | C.c | D.d |
A.提供后备耕地资源 | B.绿化河岸用地 |
C.附近居民住宅用地 | D.行洪通道 |
A.0.5倍 | B.1倍 | C.1.5倍 | D.2倍 |
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海浪。一般当海底浅源大地震(震源深度小于50 km,震级大于里氏6.5级)造成大洋地壳局部隆起或陷落,并且带动震源上方的深层(水深不小于1 000m )海水做大规模扰动时,就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下图表示了某海域四次地震的发生地、震级和震源深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海域地震频发的原因是
A.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板块的张裂处 |
B.地处大洋中脊,由海底扩张引起 |
C.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板块的碰撞处 |
D.由海底火山爆发引起 |
A.①地 | B.②地 | C.③地 | D.④地 |
美国一家天气预报网站拿奥巴马当招牌,用户只要输入城市或地区的英文名称,“奥巴马”就会向其预报天气并给出着装建议,(下图为12月某日的信息,数字表示当日最高气温,单位为℃)。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奥巴马”的不同着装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 | B.差异性 |
C.联系性 | D.有序性 |
A.北京受冬季风影响,多晴冷天气 |
B.北京纬度高,光照和紫外线强 |
C.北京受低压控制,多晴朗天气 |
D.北京受锋面系统控制,多晴朗天气 |

【小题1】P地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进退异常 | B.海陆位置不同 |
C.台风影响 | D.用水季节变化 |
A.人口稀少地区 | B.经济落后地区 | C.东部平原地区 | D.盆地高原地区 |
下图是“某种自然资源(阴影部分)的全球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
A.盆地和湖泊周围 | B.沿海与大陆架上 |
C.大陆边缘与岛屿 | D.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区 |
A.天然气 | B.石油 |
C.冰川 | D.煤炭 |
A.全球变暖 |
B.大气臭氧层变薄 |
C.人们的需求量增大 |
D.火山、地震频繁发生 |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
A.a增强 | B.b增强 |
C.c减弱 | D.d减弱 |
A.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 | B.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 |
C.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 | D.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
A.流量下降 | B.流速减小 |
C.含沙量增加 | D.流量会更加稳定 |

【小题1】影响图中左下方道路呈“之”字形的自然因素主要是( )
A.植被 | B.气候 | C.河流 | D.地形 |
A.缓解噪声污染 | B.提高通行效率 | C.减少洪涝灾害 | D.增加科技含量 |

【小题1】有关二氧化碳排放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大国的人均碳排放量大 | B.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较大 |
C.城市化水平与碳排放量呈正相关 | D.城市化水平与碳排放量呈反相关 |
①植树造林
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④加强国际合作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3.选择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