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2014年02月07日至23日,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俄罗斯联邦著名疗养胜地索契市举行。读世界某区域图和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基辅和索契两城市气候数据统计

材料二:乌克兰是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享有“欧洲粮仓“的美称。据路透社报道称,中国计划在乌克兰购买300万公顷的农田,发展作物种植和养猪。如果这一投资最终成功,乌克兰将成为中国在海外最大的农业中心。
(1)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简述中国在乌克兰投资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
(2)比较分析索契和基辅的气温差异并说明索契成为俄罗斯著名疗养胜地的自然原因。
(3)分析第聂伯河径流量春季比夏季大的原因。

材料一:基辅和索契两城市气候数据统计

材料二:乌克兰是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享有“欧洲粮仓“的美称。据路透社报道称,中国计划在乌克兰购买300万公顷的农田,发展作物种植和养猪。如果这一投资最终成功,乌克兰将成为中国在海外最大的农业中心。
(1)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简述中国在乌克兰投资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
(2)比较分析索契和基辅的气温差异并说明索契成为俄罗斯著名疗养胜地的自然原因。
(3)分析第聂伯河径流量春季比夏季大的原因。
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甲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渭河平原是我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1997年7月29日在图甲区域内渭河平原的咸阳市杨陵区成立我国著名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陵示范区。
材料三:图乙为杨陵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示意图。

(1)分析限制图甲中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
(2)比较黄土高原和河西走廊聚落分布的地形差异及原因。
简述杨陵发展我国著名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材料一:图甲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渭河平原是我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1997年7月29日在图甲区域内渭河平原的咸阳市杨陵区成立我国著名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陵示范区。
材料三:图乙为杨陵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示意图。

(1)分析限制图甲中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
(2)比较黄土高原和河西走廊聚落分布的地形差异及原因。
简述杨陵发展我国著名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2.单选题- (共3题)
3.
【小题2】下列关于流域产业布局说法正确的是
近年来,新安江上游流域因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导致流域的生态破坏,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急剧扩大,水质逐年呈下降和富营养化趋势。建设生态共建区和共享区,既有利于流域生态管理和保护,又能促进流域产业合理布局。读新安江水资源共建共享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A.新安江流域植被减少,下渗增多 | B.防洪形势严峻,洪峰出现的时间提前 |
C.新安江流域气候恶化,温差减小 | D.城镇不透水面积增加,蒸发增强 |
A.大力发展光学、电子信息等尖端科技产业,进行产业转移升级 |
B.乙地区可利用当地丰富的矿产、水电资源,发展成为重工业基地 |
C.丙地区加快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
D.丁地区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发展柑橘、核桃、茶树等经济作物 |
4.

【小题1】2014年1月2日,“雪龙”号成功营救“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后准备撤离时被四周涌来的浮冰围困。之后,“雪龙”号抓住风向转变的有利时机,向东南方向突围。带来大量浮冰的天气系统及吹散浮冰的风可能是
【小题2】2014年2月8日“泰山”站正式建成时,“泰山”站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是
2013年11月第30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赴南极考察,并建立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东经76°58′,南纬73°51′)。途中“雪龙”号获悉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客轮在南极被浮冰困住随即赶往营救。
读“南极轮廓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2014年1月2日,“雪龙”号成功营救“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后准备撤离时被四周涌来的浮冰围困。之后,“雪龙”号抓住风向转变的有利时机,向东南方向突围。带来大量浮冰的天气系统及吹散浮冰的风可能是
A.反气旋强劲东风 | B.气旋强劲东风 |
C.气旋强劲西风 | D.反气旋强劲西风 |
A.极昼正午太阳高度约28° | B.昼长夜短正午太阳高度约28° |
C.极昼正午太阳高度约24° | D.昼短夜长正午太阳高度约24° |
5.
下图是1950年—2050年中国死亡率、出生率、劳动人口比例、老年人口抚养比变化曲线和印度劳动人口比例变化曲线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小题2】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甲—死亡率乙—出生率丙—印度劳动人口比例丁—中国劳动人口比例 |
B.甲—出生率乙—死亡率丙—印度劳动人口比例丁—中国劳动人口比例 |
C.甲—出生率乙—死亡率丙—中国劳动人口比例丁—印度劳动人口比例 |
D.甲—印度劳动人口比例乙—出生率丙—死亡率丁—中国劳动人口比例 |
A.中国人口最多的年份出现在2020-2025年 |
B.印度劳动力拐点比中国推迟约25年,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
C.中国劳动力优势在2013年开始逐渐下降,养老压力迅速增大 |
D.中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模式,人口历史上一直正增长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3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