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地理卷(广东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83249

试卷类型:高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0/8/14

1.综合题(共4题)

1.
有报道说:“某年3月28日11时左右,N市出现了光化学烟雾”。为此,环保部门开展了调查。(共8分)
资料1:“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其表现之一是对眼睛有明显刺激。产生“光化学烟雾”的重要条件是:①有较高浓度的一次污染物(如NO2等);②有强烈太阳光和较长时间的日照。
资料2:3月24日-28日有关空气污染物的日平均值如表5所示。
监测项目
SO2
(mg/m3)
NO2
(mg/m3)
总悬浮微粒(TSP)
(mg/m3)
3月24日
0.034
0.022
0.266
3月26日
0.036
0.042
0.361
3月28日
0.089
0.065
0.462
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0.115
0.112
0.130
 
资料3:“霾”是一种类似于轻雾的天气现象。据气象资料统计,N市各个月份中,最低日照时数在3月。有关气象资料见表6。
日期
3月26日
3月27日
3月28日
日照时数
4小时
3小时
4小时
日照时间
11:00-15:00
12:00-15:00
12:00-16:00
风速状况
静风
静风
静风




天气状况
阴转晴
多云
晴间多云
 
资料4:对市民身体健康影响情况抽样调查结果见表7。
调查项目
“雾”的目击情况
因不适而就诊人数变化(医院就诊情况调查)
见到
未见
不清楚
眼睛
上呼吸道
头昏、疲劳
无反应
结果
55%
23%
22%
不明显(无因空气污染而受损病例)
略上升
不明显
 
 
根据上述资料,完成(1)-(3)题。
(1)3月24日-28日N市空气污染物浓度均呈现 趋势,最主要的污染物是
。(2分)
(2)此次污染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填正确项字母)。(2分)
A.眼睛
B.上呼吸道
C.身体疲劳
D.没有影响
 
(3)综合上述分析,是否可以确定这次污染就是光化学烟雾污染?请说明理由。(4分)
2.
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根据所给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资料:见下图。

1. 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   
2. 1999年以后,该地区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 (填正确项字母)。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
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D.生活污水排放增多
 
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其产生的原因是     
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3.
我国生物燃料乙醇项目是在“十五”期间提出的。近期,国家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积极稳妥地推动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材料1:

材料2:

材料3:   

材料4:

材料5:2000-2003年我国粮食供需状况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总产量(亿吨)
4.62
4.53
4.57
4.31
总需求(亿吨)
4.79
4.83
4.88
4.93
供需平衡(亿吨)
-0.17
-0.30
-0.31
-0.62
注:供需平衡=供给量-需求量
根据上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96—2003年,我国耕地数量总体上呈明显的________趋势。就各地区耕地数量占全国的比例来看,增加幅度最大的是________地区,下降幅度最大的是________地区。
(2)在非农建设用地中,占用耕地数量最多的类型是__  _______。2000年以后,非农建设用地数量呈______ __趋势。
(3)2000—2003年,我国粮食生产总量呈___   _____趋势。
(4)1950—1960年,J省玉米种植重心向_____  ___方向移动;1960年以后,J省玉米种植重心的总体移动方向是___   _____。
(5)你认为我国粮食燃料乙醇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4.
青藏铁路通车标志着西藏旅游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目前已经开通了北京、广州、上海、兰州、重庆至拉萨五条铁路客运线。
资料1:图22反映了西藏近25年来国内旅游者和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

资料2:图23反映了入藏旅客量变化的季节性特征。

根据所给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小题1】西藏旅游资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小题2】下列对西藏地区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气温年较差大B.高原湖泊多C.空气稀薄缺氧
D.太阳紫外线辐射强,日温差大E.北部降水丰富,强风雪天气多
F.水力资源、地热资源丰富G.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
【小题3】西藏近25年来的国内旅游者人次数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入藏旅客量的年内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分析青藏铁路通车对西藏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2.选择题(共5题)

5.

请从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A、B, C,和D)中,选出一个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选项替换句中的划线部分。

Don't be angry with Tom. Actually he doesn't know the truth, either.

6.

读“我国四大区域图”(如图),①区域与③区域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


7.

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在这一过程中,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w与时间t变化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  )

8.

看拼音,写汉字;

shèng lì

jiàng shì

wén jìng

nán hái

gào bié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blank#}4{#/blank#}

{#blank#}5{#/blank#}

9.

根据所给汉语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每空一词)

等公共汽车时插队是不礼貌的。

1.It's{#blank#}1{#/blank#} to cut in {#blank#}2{#/blank#}  when waiting for the bus.

格林一家人习惯晚饭后在小区里闲逛。

2.The Greens are used to {#blank#}3{#/blank#}、 {#blank#}4{#/blank#} in the community after dinner.

3.你认为太多的爱好会妨碍学业吗?

Do you think too many hobbies can  {#blank#}5{#/blank#}in the {#blank#}6{#/blank#}of schoolwork?

4.如果在牛奶里加点蜂蜜,品尝起来会非常美味。

If you {#blank#}7{#/blank#}____________ some honey to the milk, it will {#blank#}8{#/blank#} very delicious.

5.毫无疑问,中国人最了解茶文化。

 {#blank#}9{#/blank#}、 {#blank#}10{#/blank#}, the Chinese know about tea culture best.

3.单选题(共16题)

10.
下列人类活动与季节选择相宜的是()
A.长江截流——夏季B.黄河调水冲沙——冬季
C.珠江口补淡压咸——冬季D.海河紧急泄洪——春季
11.
20W 和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图中甲、丙在晨线上,此刻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回答下题

【小题1】该时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
A南半球B赤道 C东半球D西半球
【小题2】对图中此时甲乙丙丁各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白昼时间比乙地长B.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达90度
C.各地夜长丁丙乙甲由大到小D.各地日出的先后顺序是甲乙丙丁
【小题3】此时,下列各地情况可信的是
A.郑州市(约35N 114E)的中学生正在上学路上
B.南京市正处于一年中的低温季节
C.雅库茨克(约62N 130E) 已是白昼
D.澳大利亚某地房屋朝北窗户阳光射入室内面积接近一年中最小值
12.
图表示某时期内我国北方某地上空不同高度SO2浓度的变化。可能出现冷空气人侵的两个时段是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②和③
D.③和④
13.
四季如春的“春城”最可能出现在
A.高纬度、低海拔地区
B.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C.低纬度、低海拔地区
D.低纬度、高海拔地区
14.
下列选项与下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
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
15.
如果H1、H2分别表示在拉萨和上海地区空中打开降落伞的最低安全高度,可以判断(  )
A.H1>H2B.H1<H2
C.H1=H2D.H1、H2之间关系无法确定
16.
读下图及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河流R的流向为
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
【小题2】若此图表示某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形状况,此灾害做可能为
A.火山喷发B.滑坡C.地震D.泥石流
17.
下图反映了某市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该市 ( )
A.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B.1990年以后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C.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
D.1950~1980年期间城市发展非常迅速
18.
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回答:

【小题1】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
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
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小题2】(小题2)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总最低且增长缓慢
D.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19.
图中所示的生产模式最可能适用的地区及其优点是(  )
A.东北森林地区;利于林区经济发展
B.西北沙漠地区;利于生态环境改善
C.江南丘陵地区;利于循环经济发展
D.青藏高原地区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
20.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图显示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小题2】(小题2)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
A.1990年以前
B.1990~2000年之间
C.2000~2004年之间
D.2004年以后
21.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城市中饮食服务店应该( )
A.集中布局在居住区B.都远离居住区
C.分门别类进行布局D.集中布局在商业区
22.
资源型城市(依托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发展起来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有
①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  ②扩大资源开采规模,大量输出原料 
③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  ④发展传统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3.
目前对地球形状的精确研究主要是基于( )
A.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
24.
在森林中遭遇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顺风撤离
B.伺机逆风突破林火包围圈
C.火势突然减弱就可以放心休息
D.选择坑洞躲避
25.
该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7月均温(℃)等值线图,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 )
A.两地距海远近不同
B.甲地为盆地,乙地为高原
C.高山阻挡了水汽输送
D.两地纬度差异大

4.多选题(共3题)

26.
下图是我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路线上温室气体的分析结果,从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双选) ( )
A.二氧化碳浓度随纬度升高而表现出总体减小的趋势
B.甲烷浓度在40。N以北随纬度增高而增加
C.人类活动是造成沿线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D.洋流是造成沿线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变化的主要原闪
27.
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判断,图中M地的气候成因及特征是
A.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B.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C.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D.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温和多雨
28.
我国南方某省北部山区自高速公路通车后,在政府引导下,由原来粮油产地转变为鲜活农副产品基地。促使这种转变的区位因素是(  )
A.资金力量雄厚,机械化程度高
B.劳动者素养高,生产集聚条件好
C.劳动力充足,政策扶持
D.运输条件改善,缩短了产品运达市场的时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5道)

    单选题:(16道)

    多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