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下图是中南半岛部分地区自然环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描述中南半岛北部的地形地势特点,并说明地形特点的形成过程。
(2)根据所学地理知识,推测图示区域北部(10°N以北)主要的气候类型。
(3)与甲河段相比,图中乙河段突出的水文特征有哪些,并分析原因。
(4)分析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对水稻主产区分布的有利影响。

(1)描述中南半岛北部的地形地势特点,并说明地形特点的形成过程。
(2)根据所学地理知识,推测图示区域北部(10°N以北)主要的气候类型。
(3)与甲河段相比,图中乙河段突出的水文特征有哪些,并分析原因。
(4)分析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对水稻主产区分布的有利影响。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 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 ℃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为主。
材料二 图是青藏高原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1)图中A、B两处均有森林分布,但A处种类更加复杂,试分析原因。
(2)据图判断该地区城市和旱作耕地空间分布的共同特征,并说明主要的自然原因。
材料一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 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 ℃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为主。
材料二 图是青藏高原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1)图中A、B两处均有森林分布,但A处种类更加复杂,试分析原因。
(2)据图判断该地区城市和旱作耕地空间分布的共同特征,并说明主要的自然原因。
3.
(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直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 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 当地菜农在寒潮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图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直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 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 当地菜农在寒潮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2.单选题- (共2题)
4.
图是极地投影示意图,图中小虚线圆为极圈,大虚线圆为回归线;弧线ACB为晨昏线,且AC段为晨线;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E经线的交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的日期可能是
A.3月21日 B. 6月22日 C. 9月23日 D. 12月22日【小题2】此时,满天星斗的城市可能是
A.开罗(30°N 、31°E)
B.北京(40°N、116°E)
C.安克雷奇(60°N、150°W)
D.布宜诺斯艾利斯(34°S、59°W)【小题3】该日,攀枝花市(26.5°N、101.5°E)的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最佳夹角是
A.3° B. 23.5° C. 26.5 ° D. 87°

【小题1】图示的日期可能是
A.3月21日 B. 6月22日 C. 9月23日 D. 12月22日【小题2】此时,满天星斗的城市可能是
A.开罗(30°N 、31°E)
B.北京(40°N、116°E)
C.安克雷奇(60°N、150°W)
D.布宜诺斯艾利斯(34°S、59°W)【小题3】该日,攀枝花市(26.5°N、101.5°E)的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最佳夹角是
A.3° B. 23.5° C. 26.5 ° D. 87°
5.
图是北半球500百帕等压面天气图,图中所示等值线为等高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500 hpa等压面上丙地的风向大致是
A.东风 B. 西风 C. 南风 D. 北风【小题2】图中甲、乙、丙、丁近地面同一高度气压由小到大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 丁、丙、甲、乙
B.乙、甲、丙、丁 D. 丁、丙、乙、甲

【小题1】图中500 hpa等压面上丙地的风向大致是
A.东风 B. 西风 C. 南风 D. 北风【小题2】图中甲、乙、丙、丁近地面同一高度气压由小到大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 丁、丙、甲、乙
B.乙、甲、丙、丁 D. 丁、丙、乙、甲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