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8316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6/28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云南省区域图。其北部为 “三江并流”地区,“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三条大江在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2003年7月2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自然遗产。
材料二 云南是普洱茶的故乡。其主产区为云南思茅、西双版纳两个地带,这里气候条件适宜,种植面积广。普洱茶是采用云南大叶种鲜叶经“杀青”、‘揉捻”、“干燥”、“渥堆”等工序加工而成。它以历史悠久、品质风格独特、药效显著而斐声中外,产品畅销国内及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三江并流”的成因。
(2)结合材料二,分析云南发展普洱茶产业的区位优势。
(3)针对云南干旱缺水的现状,有专家提出修建“滇中引水”工程,然而这一工程经过多年规划,屡遭搁浅。对此你持何观点?并说明理由。
2.
读下图“黄河干支流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分布图(图中IV—V—VI,水质从优到劣)”,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该河段河流的水文特征
(2)比较①、②两河段水质状况,并分析原因
(3)为提高图示河段水质状况提出合理化建议

2.单选题(共17题)

3.
秋色尽染的千佛山下,全运会的圣火缓缓熄灭,运动的激情化为难忘的回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11月28日晚在济南奥体中心体育馆闭幕。
身为志愿者的汪华为了做好不同民族运动员的服务工作,搜集了四项有关我国各民族的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A.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B.各民族大聚居,小杂居,相互交错居住
C.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
4.
属于澳门特别行政区特点的是:
A.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及周围岛屿组成
B.邻近经济特区深圳
C.是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运输中心
D.博彩旅游业是经济支柱
5.
下图是我国沿32°N所作的垂直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区正确的是:
A.①——青藏高原B.②——塔里木盆地
C.③——华北平原D.④——南海
【小题2】此图主要反映了我国的:
A.地形类型特征B.地势特征
C.轮廓特征D.位置特征
6.
下列山脉既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又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的是
A.秦岭B.太行山C.阴山D.大兴安岭
7.
长江下游地区,其南岸易发生塌方现象,造成的主要原因是:
A.南岸地层结构较疏松
B.人为因素
C.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
D.受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的作用
8.
近年来我国北方沙尘暴天气范围大,次数多,对北京市有很大威胁,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土壤中水分过少B.春季气温回升过快
C.绿地面积减少D.地势平坦
9.
地处30°N的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某年8月8日最高气温比8月9日高出7℃,造成这种现象可能是受下列哪种天气系统影响:
A.①B.②C.③D.④
10.
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B.海陆位置C.地形因素D.人为因素
【小题2】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因为:
A.季风气候显著B.气候复杂多样
C.夏季普遍高温D.雨热同期中
11.
下图是综合治理之前黄淮海平原上辛店洼某一地形断面(AB)与水位示意图,据图回答。

②线表示的河流水位一般出现在:
A.春夏季节B.夏秋季节
C.秋冬季节D.冬春季节
12.
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应该是全面的,但要把水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放在突出位置,做到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特色旅游、促进交通通信设施建设协调发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西北地区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冰川融水B.季节性冰川冰雪融水
C.湖泊水D.深层地下水
【小题2】引起西部地区沙漠化进程速度快的自然原因是:
A.西部地区的耕作与放牧的粗放
B.远离海洋,降水少,风蚀严重
C.西部地区易发生虫害和鼠害
D.西部地区毁林和开垦草原现象严重
13.
读武汉和开罗的降水量、蒸发量随月份变化示意图,回答第下列问题。

【小题1】6月份武汉的月降水量超过200毫米,该月的降雨类型主要是:
A.地形雨B.锋面雨C.台风雨D.对流雨
【小题2】当武汉正值图中阴影部分对应的月份时,常受下列哪种天气系统的影响:
A.B.C.D.
【小题3】位于同—纬度的开罗,降水量和蒸发量均与武汉相差悬殊,造成这—现象的原因是:
A.开罗位于山地背风坡,受焚风影响
B.开罗深居热带大陆内部,潮湿气流很难到达
C.开罗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D.开罗地势高,空气对流运动强
14.
有关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及解决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中上游地区植被差,降水下泄快是根本原因
B.污染严重,水质差,不节约用水是根本原因
C.“引滦入津”工程调节了海河径流季节的变化
D.农业生产中有多种旱地作物,采用喷灌式节约用水
15.
历史上,扬州曾经是我国最大的城市,近代以来,上海取代扬州成为全国最大商业中心,主要原因是:
A.上海人口多,商品需求量大B.上海交通方便,货物运输量大
C.扬州经济发展速度不如上海快D.上海的经济腹地广大
16.
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有自己的特点。你知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条件是什么吗?
A.自然资源丰富B.科技力量雄厚
C.位置优越D.劳动力资源充足
17.
工业布局要求合理,你认为下列哪个地区最适宜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A.华北平原B.准噶尔盆地
C.青藏高原 D.珠江三角洲地区
18.

   江西南昌市沿赣江而上20km已形成一片面积达4.5万亩的厚田沙漠,被称为“江南水乡第一大沙漠”。虽然专家们曾在此展开了多项治沙试验,但始终成效不大。沙漠中心的龙王庙村青壮年纷纷携全家外出打工。这里能找到的植被都成了村民的低热值薪柴,甚至有人在沙漠边缘哄抢盗伐林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江南水乡地区出现沙漠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乱砍滥伐B.生活习惯C.执法不严D.气候变迁
【小题2】本地区协调人地关系的当务之急是
A.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如推广省柴灶、沼气
B.先移民,后治理
C.加大对哄抢盗伐现象的处罚力度
D.建水电站
19.
我国政府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主要是为了:
A.宏观调控,微观搞活
B.统筹经济发展,协调地区差异
C.体现综合国力,加强经济交流
D.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

3.选择题(共2题)

20.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   )

21.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