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分别写出图中丹麦东西两侧海域的名称。
(2)运用材料:图中的数据和有关知识,分析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为什么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义务。
(3)开发新能源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措施之一,筒述图中甲国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材料一: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一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将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此次会议被极为悲情地称为“人类拯 救地球最后的机会。”但此次会议并非一帆风顺,会议一开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二氧化碳减排问题针锋相对,壁垒分明。
材料二:下图“部分国家人均能源消费”及“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 部分国家人均能源消费(2003年以世界平均水平为100))

(1)分别写出图中丹麦东西两侧海域的名称。
(2)运用材料:图中的数据和有关知识,分析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为什么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义务。
(3)开发新能源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措施之一,筒述图中甲国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2.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①、③两地的气候特征及成因。
(2)下表内容是图中丙国②河流域早期的开发利用情况,简述这种开发利用方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从工业生产的空间转移、工业制成品、农产品、矿产品的贸易等方面概述丙国和乙地区经济发展的互补性。
材料一:巴拿马运河把美洲分为南美洲和北美洲。美国、加拿大是北美洲的领土大国、资源大国,又是世界上商业贸易发达和城市化水平、工农业产值很高的资本主义国家;墨西哥、中关七国和西印度群岛诸国均为发展中国家。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这里形成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中关洲自由贸易区;集团对外既竞争又合作,对内各成员国之间关税互惠、取消贸易壁垒、组成共同市场,实行经济互补合作。
材料二:下图为某两区域图。


(1)简述①、③两地的气候特征及成因。
(2)下表内容是图中丙国②河流域早期的开发利用情况,简述这种开发利用方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从工业生产的空间转移、工业制成品、农产品、矿产品的贸易等方面概述丙国和乙地区经济发展的互补性。
2.单选题- (共2题)
3.
读图,N为北极点;此时P点为正午,且太阳高度为0°,当地北极星的仰角为68°,闭合等值线表示纬线。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题。

【小题1】此时全球新的一天所占的时间约为
【小题2】关于此季节此时下列各地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此时全球新的一天所占的时间约为
A.21小时 | B.15小时 | C.8小时 | D.3小时 |
A.东北平原千里冰封夜深沉 | B.尼罗河畔朝阳似火飞流沙 |
C.四川盆地日上中天赏梅花 | D.巴西高原夕阳西下映晚霞 |
4.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关于图甲中Q湖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P海东岸某国2/3为沙漠,却创造了现代节水农业佳绩,图乙是该国荒漠中的景观,该景观可能是

【小题1】关于图甲中Q湖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张裂处 | B.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 |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
A.人工绿洲 | B.油田 | C.自然绿洲 | D.城市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2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