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大学区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83062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5/13

1.综合题(共3题)

1.
(环境保护)
近年来,利用生态工学原理设计、用于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而设计的“生态浮岛”工程项目发展迅速,在河道、湖泊水库治理中取得了较好效果。浮岛上主要种植美人蕉、空心菜、芦苇等多种植物。下图示意 “生态浮岛”原理。

(1)说明“生态浮岛”运用于河湖生态治理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生态浮岛”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费尔南迪纳岛是东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中的一个岛屿,面积635平方千米。该岛气候凉爽干燥,草类茂盛。岛上鸟类众多,但少有哺乳动物。每年6月天气骤然变化,“浓湿雾”从海上汹涌而来。结合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指出费尔南迪纳岛岩石类型及其成因。
(2)费尔南迪纳岛上少有哺乳动物,试推测其原因。
(3)分析费尔南迪纳岛6月多“浓湿雾”的原因。
3.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季节性是旅游产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对旅游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最显著的表现是在较短的特定时间内集中了大规模的客流,从而产生了旅游旺季和旅游淡季(下图)。“反季旅游”也称淡季旅游,是指避开旅游高峰时节进行的旅游活动。

说明发展反季旅游的好处并提出促进反季旅游发展的措施。

2.单选题(共4题)

4.

   青海湖形成初期,通过倒淌河与黄河水系相通,后逐渐演变为咸水湖。夏季青海湖流域风力最小,湖水表层平均温度约为16℃,底层平均温度约为9.5℃;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水温分层现象逐渐消失。下图示意青海湖位置。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的根本原因是(  )
A.入湖径流减少B.湖水蒸发加剧
C.入湖盐类物质增多D.外泄河道下游断流
【小题2】青海湖表层水温与底层差异在秋季变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湖底释放热量增多B.阳光透射深度增大
C.湖水上下扰动加剧D.表层水体蒸发散热减慢
【小题3】冬季,青海湖水体的特点是(  )
A.表层盐度高于底层B.底层水温高于表层
C.湖面中部结冰比湖岸早D.湖水含氧量增大
5.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入沪。读下图上海市外来人口与当地户籍人口数量对比分布(2010年)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由图示信息可判断
A.中心区外来人口分布密度最小B.外来人口主要分布在近郊区
C.由中心区向远郊区外来人口密度逐渐降低D.人口大规模由中心区向远郊区迁移
【小题2】上海市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对比的分布特点的主要成因是
①中心区地价昂贵,外来人口迁入成本大 ②中心区产业向远郊区大量迁移
③远郊区经济相对落后,对人口迁移吸引力小 ④近郊区为商业活动和工业中心,就业机会多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
黎明和黄昏,若天气晴朗,太阳即将升起或刚刚落到地平线0---6°的这段时间,天空依然明亮,蓝色的天空穹顶与西方地平线之间会浮现出金色至红色的光泽,气象学上称之为曙暮光,是风光摄影师最为钟情的黄金时间段。下图为“黎明与黄昏时段太阳高度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曙暮光”意味着瑰丽绚烂而又转瞬即逝的美图题材,需要抓住黎明或黄昏短短的
A.约12分钟左右B.约15分钟左右C.约24分钟左右D.约30分钟左右
【小题2】与“曙暮光”成因相同的是
A.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现象B.漠河北极村出现白夜现象
C.曼哈顿街道出现的悬日现象D.极圈内出现的极昼现象
7.
杭长高铁运行控制技术可以保证列车最小运行间隔3分钟,衢州境内设置了三个高铁站,在迎接呼啸而来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强大的高铁“虹吸效应”,即资金、人才和信息向规模大、实力强的城市聚集的现象。下图为杭长高铁简图,读图回答下题。

关于衢州面临的高铁“虹吸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被南昌和长沙虹吸B.产业错位发展,与邻近地区形成优势互补
C.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D.有利于吸收杭州高新技术企业落户衢州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