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材料一 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每年有震感的地震达1500多次,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日本迄今震级最高地震——里氏9.0级地震(图三),整个日本东北部海岸遭遇不同程度的海啸袭击。不久以后的3月24日,在缅甸东北部发生了里氏7.2级地震(图一)
材料二

(1)图一中所示半岛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该半岛的城市分布与河流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河流①是__________,它在中国境内被称为澜沧江,最终流入太平洋。(3分)
(2)图一所示该半岛区域重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其发展该粮食作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2分)
(3)据图二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4)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里氏9. 0级地震(图三),地震发生后,位于震中西北部的宫城县牡鹿半岛向震中所在的东南方向移动了5.3米,同时下沉了1.2米,由此说明了地壳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5)读图三所示,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并简要分析原因__________(3分)
(6)缅甸地震和日本地震时间间隔较短,但专家解释说二者没有直接的关系,专家这样说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7)读图三,有关日本气候及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1分)
①属于温带季风气候②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③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④年降水量太平洋沿岸少于日本海沿岸⑤冬季降水日本海沿岸多于太平洋沿岸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②③⑤ |
2.单选题- (共5题)

【小题1】甲岛在乙岛的
A.东南 | B.东北 | C.西北 | D.西南 |
A.甲岛南部是热带草原气候——成因是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 |
B.乙岛东部是热带雨林气候——成因主要是处在信风带的迎风坡,降水多 |
C.甲岛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D.乙岛东部是地中海气候——成因是受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量越大,降水变率越大 |
B.降水量越小,降水变率越大 |
C.降水变率与降水量大小无关 |
D.降水变率与降水量呈正相关 |
A.a地受地形影响,降水量比b地少 | B.a地受西风影响,降水量比b地多 |
C.a地降水变率数值介于20~30 | D.b地降水变率数值介于40~50 |
A.地形平坦 | B.温差大,光照足 | C.土壤肥沃 | D.水源充足 |

【小题1】有关图中A、B、C、D四地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地既在东半球又在南半球 |
B.图中B地经纬度是(30°N,135°W) |
C.图中C地处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
D.图中D地处在南半球的热带地区 |
A.东南 | B.西北 |
C.先东南后东北 | D.先东北后东南 |

【小题1】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
A.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
B.天气晴朗干燥,大气透明度好,光照时间长 |
C.地势高,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 |
D.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
A.北京 | B.拉萨 | C.上海 | D.重庆 |
读两个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A.孟买冬季寒冷干燥 |
B.洛杉矶夏季温和多雨 |
C.孟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
D.洛杉矶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
A.甲海域冬季时为逆时针运行 |
B.甲海域夏季时为逆时针运行 |
C.乙海域附近洋流向南流,为暖流 |
D.乙海域附近洋流向北流,为暖流 |
3.选择题- (共5题)
①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有很强的吸引与调运养分的效应
②加水是作为实验对照
③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可能与它能调运养分有关
④放射性糖分布不均匀是受单侧光的影响.
①用刀片将大麦种子切成有胚、无胚两半,消毒后在无菌条件下浸泡48h.
②按表在培养瓶中加入相应的试剂和材料,在30℃下振荡培养12h.
瓶号 | 缓冲液(mL) | 赤霉素溶液 | 实验材料 | ||
浓度(mol•L﹣1) | 用量(mL) | 有胚种子(个) | 无胚种子(个) | ||
1 | 2 | 0 | 10 | ||
2 | 2 | 0 | 10 | ||
3 | 1 | 2×10﹣8 | 1 | 10 | |
4 | 1 | 2×10﹣7 | 1 | 10 | |
5 | 1 | 2×10﹣6 | 1 | 10 | |
6 | 1 | 2×10﹣5 | 1 | 10 |
③取6支试管,编号并各加入1mL 0.1%淀粉溶液,再从上述培养瓶中各吸取0.2mL溶液加入对应编号试管并摇匀.将试管置于30℃恒温水浴保温10min,然后在各试管中立即加入2mL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
请回答:
①用刀片将大麦种子切成有胚、无胚两半,消毒后在无菌条件下浸泡48h.
②按表在培养瓶中加入相应的试剂和材料,在30℃下振荡培养12h.
瓶号 | 缓冲液(mL) | 赤霉素溶液 | 实验材料 | ||
浓度(mol•L﹣1) | 用量(mL) | 有胚种子(个) | 无胚种子(个) | ||
1 | 2 | 0 | 10 | ||
2 | 2 | 0 | 10 | ||
3 | 1 | 2×10﹣8 | 1 | 10 | |
4 | 1 | 2×10﹣7 | 1 | 10 | |
5 | 1 | 2×10﹣6 | 1 | 10 | |
6 | 1 | 2×10﹣5 | 1 | 10 |
③取6支试管,编号并各加入1mL 0.1%淀粉溶液,再从上述培养瓶中各吸取0.2mL溶液加入对应编号试管并摇匀.将试管置于30℃恒温水浴保温10min,然后在各试管中立即加入2mL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
请回答: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