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普通高中2017年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必修科目)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82993

试卷类型:学业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7/6

1.判断题(共9题)

1.
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活动有关。    (    )
2.
无论高空还是近地面,气温低则气压高。
3.
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热力环流。    (    )
4.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是由冷锋造成的
5.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__
6.
人类活动可以加剧泥石流、地震、寒潮等地质灾害。    (    )
7.
环境人口容量与资源丰富程度、生活消费水平等呈正相关的关系。 (   )
8.
借助于遥感技术可有效地监测和预报洪涝、森林火灾、人口分布状况。(  )
9.
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2.综合题(共2题)

1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同学做了一次长途旅行,他的日记中写道:
7月10日,天气晴,我在云南昆明看石林(下左图)………
7月15日,天气晴,我在四川游览峨眉山…….
7月21日,天气阴,我到了首都北京,北京人说2011年的今天可以在北京看“海”(下中图)……
7月25日,天气晴,我在三江平原看到了连片的水稻田………
材料二 下左图为“某同学游览线路图”,右图为“山地自然带分布图”。

(1)该同学在旅途中发现越往北,白昼时间越________(“长”或“短”),该线路沿途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 体现了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峨眉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类似于图中的________ 图(“甲”“乙”“丙”或“丁”)
(2)石林是喀斯特地貔的精华,主要由石灰岩构成。该地貌的成因是________。
(3)下列水循环环节与2011年北京城市内涝形成原因相关的有    (    )
A.地表径流减少B.下渗减少C.蒸发增大D.降水增多
(4)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措施有________。
1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光热资源充足,是世界第五大产棉国,第二大棉花出口国,棉花是它主要   的外汇来源,平均棉花(籽棉)年产量为350万吨,棉花产值约占农业产值的40%。因其盛产棉花,故有“白金之国”的美誉,棉花种植历史已逾两千年。但是2016年始,乌兹别克斯坦计划未来五年减种10%的棉花,以保证小麦、水稻等粮食的供给和改善当地恶化的生态环境。下图为“乌兹别克斯坦示意图”,下表为“该国气候资料统计表”。

(1)分析乌兹别克斯坦盛产优质棉花的原因。
(2)从生态环境方面说明未来五年乌兹别克斯坦减少棉花种植的原因。
(3)有人建议在阿姆河上游通过修建水库来解决当地水源不足问题,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3.单选题(共12题)

12.
“神舟十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Y11”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如下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旧金山(西八区)的华侨观看此次发射实况的时间是    (    )
A.10月16日7:30B.10月16日15:30
C.10月17日7:30D.10月17日23:30
【小题3】【小题4】飞船飞行期间    (    )
A.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运动
B.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越来越快
C.北京和酒泉都是昼越来越长
D.北京和酒泉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13.
江苏省气象台2016年12月22日发布霾橙色预警信号,预计泰州地区可能会出现能见度小于2000米且相对湿度小于80的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此季节,能使雾霾迅速消散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B.C.D.
【小题2】雾霾天气发生时会导致
A.白天,①增强B.夜晚,②增强C.夜晚,③减弱D.白天,④减弱
14.
下图中①②③④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处于同一节气的一组是(  )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
【小题2】图④中气压带影响下的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多雨B.寒冷干燥C.炎热干燥D.温和湿润
15.
2015年12月,镇江市入选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海绵城市”是指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存水、净水,需要时把存蓄的水再“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读“海绵城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对图中水循环环节的影响符合实际的是
A.①增加B.②减少C.③减少D.④增加
【小题2】下列地区中,适宜建设“海绵城市”的是
A.塔里木盆地B.内蒙古高原C.华北平原D.青藏高原
16.
普陀山位于钱塘江口、舟山群岛东南部海域,古人称之为“海天佛国”。山体是燕山运动晚期的花岗岩,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侵蚀形成众多孤峰突兀的风景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普陀山主要由图乙中的哪类岩石组成
A.A类岩石B.B类岩石C.C类岩石D.D类岩石
【小题2】图甲地貌形成的过程是
A.岩浆喷出→风力沉积→流水侵蚀B.岩浆侵入→地壳运动→海浪侵蚀
C.沉积作用→岩浆侵入→风力侵蚀D.海浪沉积→地壳运动→冰川侵蚀
17.

   下图为我国2017年春运首日十大人口流出(入)城市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春运首日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口流动的方向主要是农村到城市
B. 十大流入城市都位于我国东部地区
C. 十大流出城市大多在沿海发达地区
D. 流出和流入地区分布基本是一致的
【小题2】现阶段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 政治因素
B. 经济因素
C. 社会因素
D. 环境因素
18.
图为某城市用地及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该城市规划合理,则甲、乙功能区和城市主导风向分别是( )
A.工业区、住宅区、西南风B.住宅区、工业区、东北风
C.工业区、住宅区、西北风D.住宅区、工业区、东南风
【小题2】下列城市规划的理由,正确的是( )
A.①处建钢铁厂——交通便利B.②处建大型仓库——水源充足
C.③处建信息产业园——科技水平高D.④处建食品加工厂——城市地价低
19.
下图示意不同类型餐馆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①②③④依次示意(  )
A.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西餐馆
B.粤菜馆、西餐馆、川菜馆、湘菜馆
C.西餐馆、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
D.湘菜馆、粤菜馆、西餐馆、川菜馆
【小题2】各类餐馆如此分布,能够(  )
A.降低餐馆原料的运输成本B.加速农业地域类型转变
C.促进城市服务范围的扩大D.体现出地域文化的扩散
20.
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业发展基本情况的比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③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水稻种植业B.混合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D.乳畜业
【小题2】关于②地区农业生产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机械化水平高B.市场适应性强C.经营粗放D.科技水平高
21.
左下图为沪宁杭工业区示意图,右下图为鲁尔工业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图中两工业区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是(   )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煤炭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水力资源丰富
⑤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 ⑥农业发达,著名的“鱼米之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④⑤⑥
【小题2】图示两工业区内钢铁工业发达,其钢铁工业发展共同的不利因素是(   )
A.铁矿资源缺乏B.劳动力短缺C.科技水平较低D.市场狭小
22.
2016年9月6日至9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成功举办“同饮一江水”中线水源考查活动。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引江济汉工程(旨在从长江干流中开挖一条人工运河向其第一大支流汉江“补水”)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次考查活动的核心内容不包括(  )
A.节约用水B.生态环境C.水质状况D.围湖造田
【小题2】引江济汉工程的影响,错误的叙述是(  )
A.增加汉江下游河段枯水期流量B.解决长江中游洪涝灾害问题
C.缩短长江和汉江的水运距离D.缓解汉江中下游水源短缺的矛盾
23.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山区某聚落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山区聚落的选址应趋利避害,图示地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其最
主要的原因是(  )
A.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多发区
B.靠山建住房,能避免大风、暴雨的侵袭
C.便于在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逃生
D.分布在高于洪水位的地方,以防御洪水
【小题2】下列措施中,既能提高农民收入,又能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是()
A.在山坡上有计划地栽培果树
B.在陡坡上修梯田种粮
C.大力发展山区旅游业
D.不断扩大内河水产养殖规模

4.填空题(共2题)

24.
读“江苏省主要物产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例甲、乙代表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   ▲  
(2)为立足本地资源,江苏应发展起来的工业有    ▲  、    ▲  
(3)目前,苏北地区承接苏南转移的产业,其工业类型主要属于劳动密集型,苏北地区承接这类产业的优势条件是    ▲  。
(4)近几年,江苏棉花生产萎缩,而蔬菜、花卉等迅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变化,试分析其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  
2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绿洲是指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它多呈带状或块状分布在河流或井、泉附近以及有冰雪融水灌溉的山麓地带,绿洲地区也是当地人口的主要聚居区。
材料二:近几年来,于田县大力发展红枣种植业,成为于田县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材料三:图甲为我国西北某地古绿洲与现代绿洲分布变化示意图。
   
(1)图示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__,当地绿洲农业的水源主要来源于  。该地气候特征与图乙、丙中的________一致。形成这样的自然环境特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该地区红枣质量优良的优越气候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在大力发展红枣种植业的同时,该地区也会出现________等生态环境问题。
(3)请你为于田的红枣产业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出谋划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9道)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