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8265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3/18

1.综合题(共5题)

1.
[环境保护]2014年4月,国家发布了“中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公报显示: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严重,耕地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上图为“土壤点位超标率统计图”,点位超标率是指土壤超标点位的数量占调查点位总数量的比例。下图为“我国土壤污染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土地利用类型看,受污染最严重的是____;从污染物类型看,造成土壤污染最严重的是________。
(2)造成土壤污染的物质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与北方相比,南方土壤污染面积更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__流域。
(4)土壤污染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为防止我国土壤污染加剧并修复已污染的土壤,需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黑鹳善于利用气流飞行,下图为“黑鹳分布与迁徙路径示意图”。
 
材料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非洲萨赫勒地区降水持续偏少。随着本区交通条件的改善及周边地区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传统游牧业不断向商品性定居牧业转化,且大量土地被开垦,原本是候鸟理想越冬地的萨赫勒现在鸟类觅食困难。
(1)黑鹳迁徙路径①、②沿线自然带更替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该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_______。
(2)黑鹳沿迁徙路径④、⑤飞行需借助冬季风,该季风常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_______等气象灾害。黑鹳沿迁徙路径③到达的越冬地,冬季较温暖的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
(3)萨赫勒地区鸟类觅食困难的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
(4)我国鄱阳湖地区是黑鹳重要越冬地,该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最主要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为促进鄱阳湖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需采取的生态措施有_____________。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为“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分布图”, 右图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结构图”。岸线资源包括港口和工业生产等所需的相关水域和陆域,一级岸线优于二级,二级优于三级。

材料二:近年来,杭州市政府着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下表是“2013年杭州市六大产业增加值占比一览表”。
产业分组
产值(亿元)
增长率(%)
占GDP比重(%)
文化创意
1359.51
18.0
16.3
旅游休闲
538.10
11.3
6.5
金融服务
879.33
10.0
10.5
电子商务
393.80
55. 7
4.7
信息软件
678.72
23.5
8.1
先进装备制造
969.93
8.8
11.6
 
(1)长江江苏段________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长三角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长三角城市群中能提供最多服务种类的城市是____________。
(3)2013年杭州市六大产业中,产值最大的是________产业,影响其发展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4)杭州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特点是___________,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4.
[海洋地理]帕劳是由一个大堡礁和无数小岛构成的岛国,城镇和工业少。帕劳近海水深大多不超过200米,海洋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为了给鱼类产卵和进食留有空间,自古以来帕劳渔民就留有足够数量的礁石区。
2015年10月,帕劳颁布了全新的保护区法案,对其80%的海域杜绝任何采掘和捕捞行为。下图为“帕劳国海洋保护区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帕劳的海岸类型主要是_______海岸,该海岸的生态功能主要是__________。
(2)帕劳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有_______。
(3)帕劳政府划定的海洋避难所区域远大于国内渔业区域,其目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政府可能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
5.
. [旅游地理]下图为“江西婺源旅游景点分布图及徽派民居图”。该区旅游线路主要有三条:北线(婺源—思溪延村—彩虹桥—理坑村—灵岩—卧龙谷)、西线(婺源—文公山—赋春古城—鸳鸯湖)、东线(婺源—李坑村—上下晓起村—江湾—江岭梯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婺源拥有“中国最美油菜花海”,其最佳观赏季节是_________。徽派民居具有较高的________价值与________价值。
(2)节假日到婺源“自驾游”的游客多来自江浙沪,从交通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
(3)与北线、西线相比,东线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主要有_。
(4)节假日期间, 婺源景区游客众多,形成“爆棚”现象,可能产生的社会问题有_______、_______等。

2.单选题(共11题)

6.
晨昏线上地方时为12时的P点,某时间段内的纬度位移如左图实线所示,右图为“二十四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P点位于①位置时,扬州的节气最可能是
A.清明B.惊蛰C.白露D.寒露
【小题2】P点由b移向c期间
A.扬州正午旗杆影子变长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C.扬州太阳从东北方升起D.扬州昼夜长短变幅变小
7.
下图为“2016年我国东部地区锋面雨带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影响各城市天气系统及各城市天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5月上旬受锋面影响,福州可能阴雨连绵
B.6月下句受冷锋影响,杭州低温少雨
C.7月中旬受副高影响,济南高温多雨
D.7月下句锋面雨带滞留北京,多暴雨
【小题2】2016年夏季,我国东部地区易出现
A.南北皆旱B.南北皆涝
C.南旱北涝D.南涝北旱
8.
下图中M、N海域均有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甲、乙两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B.乙使沿岸地区多森林景观
C.甲、乙流向为自南向北D.甲、乙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均凸向高纬
【小题2】关于M、N两海域渔场及沿岸渔产品加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都是寒暖流交汇B.两海域冬季风浪大,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捕捞
C.M海域沿岸劳动力工资高,不利于渔产品加工D.N海域沿岸人口密度小,渔产品消费市场小
9.

   植被浅沟常布置在城市道路两侧和不透水地面周边等地,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下图为植被浅沟示意图,箭头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  )
A.a增加B.b增加
C.c减少D.d减少
【小题2】建设植被浅沟对城市的影响是(  )
A.增加地表水资源B.缓解城市内涝
C.造成地面沉降D.加重热岛效应
10.
四川省大渡河畔的大瓦山崖壁陡峭,是典型的断块山。大瓦山基底是石灰岩,顶盖是玄武岩。下图为“大瓦山玄武岩绝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组成下列图中景观的岩石与大瓦山“顶盖”岩石成因一致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关于大瓦山地区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壳始终处于抬升状态B.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岩浆活动和断裂上升
C.陡立的峭壁主要由流水侵蚀而成D.岩浆活动发生于沉积作用之前
11.
下图为“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人口规模预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如果人口政策不变,我国未来人口总量的变化趋势是
A.基本稳定B.逐年增加C.先增后减D.逐年减少
【小题2】“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可能是
A.2015—2018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B.2018—2030年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衡
C.未来30年人口规模持续扩大D.未来30年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上升
12.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新、老城区分布图”,新城区的支柱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新城区区位选择的主要原因是临近
A.公路B.铁路C.航空港D.河流
【小题2】新城区建设对老城区的积极影响是
①缓解交通拥堵  ②优化空间结构  ③引发人口集聚  ④解决环境问题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3.
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美国等国家尝试了许多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意的农业类型是
A.节水农业B.精确农业C.有机农业D.生态农业
【小题2】对图中肥力、土壤状况、气象等信息进行处理,需运用
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
14.
2015年1月30日,中缅石油管道全线贯通。下图为“中国—缅甸油气管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中缅输气管道在施工难度上被称为“超级工程”的主要原因有
A.AB段,地势低平,洪涝灾害频繁B.BC段,地形崎岖,山高谷深
C.CD段,喀斯特地貌区,高温天气多D.AD段,多地震、泥石流等灾害
【小题2】中缅石油管道全线贯通有利于
A.拉动珠三角地区重化工业发展B.石油进口途径多元化,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C.促进沿线地区能源结构优化D.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状况
15.
下图为我国某地可持续发展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990—2000年该地(  )
A.环境污染指数持续上升
B.经济发展指数先降后升
C.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
D.经济发展指数与环境污染指数呈正相关
【小题2】该地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  )
A.1990—1995年
B.1995—2000年
C.2000—2005年
D.2005—2010年
16.
下图为“2013年我国四个地区各类耕地比重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可知
A.东部地区有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在全国最大B.25°以上坡耕地比重小的地区,灌溉设施多
C.耕地比重大的地区,25°以上坡耕地比重大D.中部地区25°以上坡耕地面积大于东部地区
【小题2】关于四个地区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有
A.东部地区人均耕地少,西部地区人均耕地多
B.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旱涝灾害发生频次高于东北部地区
C.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完善,中部地区机械化水平高
D.东北部地区与中部地区耕地面积相等,农业生产差异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