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8分)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与岩石分布图,科考工作者在P、T、K三种岩石中分别找到古生代(距今约5.7亿年~2.5亿年)、中生代(距今约2.5亿年~0.65亿年)和新生代(距今6500万年~现在)化石,Q为花岗岩。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M地的地形与地质构造,并简述地质构造的判断依据。
(2)简述Q类岩石转化为K类岩石的过程。
(3)图示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选择公路而不选择铁路。试从自然条件的角度说明原因。

(1)说出M地的地形与地质构造,并简述地质构造的判断依据。
(2)简述Q类岩石转化为K类岩石的过程。
(3)图示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选择公路而不选择铁路。试从自然条件的角度说明原因。
2.
(14分)读黄河流量与含沙量统计图(甲图)和黄河水系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黄河水的主要补给类型。(2分)
(2)指出黄河水量增加的河段并简要分析原因。(3分)
(3)分析A线在兰州至河口段下降,B折线在河口至陕县段迅速上升的原因。(5分)
(4)简述黄河郑州以下河段的特征。(4分)


(1)写出黄河水的主要补给类型。(2分)
(2)指出黄河水量增加的河段并简要分析原因。(3分)
(3)分析A线在兰州至河口段下降,B折线在河口至陕县段迅速上升的原因。(5分)
(4)简述黄河郑州以下河段的特征。(4分)
3.
(8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汉江全长1532公里,发源于秦岭南麓,在武汉市注入长江。历史上,汉江素有“千里黄金水道”之称,但近几十年来,汉江航运价值却不断降低。为更好地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大坝坝顶高程已由原来的162米加高至176.6米。下图为汉江上游流域示意图。

(1)秦岭是汉江北部支流的发源地,分析其对汉江北部支流水文特征的影响。(4分)
(2)简析丹江口大坝加高后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有利影响。(4分)
汉江全长1532公里,发源于秦岭南麓,在武汉市注入长江。历史上,汉江素有“千里黄金水道”之称,但近几十年来,汉江航运价值却不断降低。为更好地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大坝坝顶高程已由原来的162米加高至176.6米。下图为汉江上游流域示意图。

(1)秦岭是汉江北部支流的发源地,分析其对汉江北部支流水文特征的影响。(4分)
(2)简析丹江口大坝加高后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有利影响。(4分)
4.
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B两处河谷特征有何区别?原因是什么?(4分)
(2)说出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的成因。(3分)
(3)据图说明图示地区2010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并分析对地貌带来什么影响?(3分)

(1)图中A、B两处河谷特征有何区别?原因是什么?(4分)
(2)说出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的成因。(3分)
(3)据图说明图示地区2010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并分析对地貌带来什么影响?(3分)
2.单选题- (共3题)
5.
下图为南半球海区某季节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图中甲点距正北方向的高压中心不超过1100公里。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海区有一常年流向较稳定的洋流流经,该洋流的流向应该为
【小题2】该处的洋流

【小题1】图中甲海区有一常年流向较稳定的洋流流经,该洋流的流向应该为
A.自南向北 | B.自北向南 |
C.自西向东 | D.自东向西 |
A.在南美西部向南流 | B.在非洲大陆东部向北流 |
C.所在海区常年风平浪静 | D.常携带冰山环绕地球流动 |
6.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情景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
【小题2】对图示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小题1】“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情景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
A.页岩地区 | B.砾石层地区 |
C.石灰岩地区 | D.花岗岩地区 |
A.曾经经受水平挤压运动 | B.曾经经受水平扩张运动 |
C.没有良好的储油构造 | D.没有良好的储水构造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